APP下载

56例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及联合用药指导

2013-07-02陈永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
关键词:过敏史喹诺酮氧氟沙星

陈永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0053)

56例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及联合用药指导

陈永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来上报的56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与患者的年龄、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及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有关。主要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肝肾损害等)、变态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结论 左氧氟沙星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在使用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ADR),此外临床药师还应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并促进其合理应用,提高左氧氟沙星用药的安全性。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是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药物氧氟沙星的S型异构体,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提高1倍,对临床分类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分枝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比氧氟沙星的较低[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率的提高,有关不良反应的报告也相应增多,现将本院上报的56例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至2011年我院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56例临床资料,年龄在26~75岁之间。56例病例中有2例磺胺过敏史,1例青霉素过敏史。

1.2 临床资料

56例中50例是通过静脉给药,只有6例是通过口服给药。5例每日剂量在0.2g,43例每日剂量在0.4g,8例日剂量在0.8g。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剂量、患者的过敏史有相关性[2]。

①年龄因素:通过资料分析发现,60岁以上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下降,药物代谢速度减慢有关。②给药途径:通过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大于口服给药,本报告中有50例是静脉给药,占89%。因此,建议临床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时,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方式。③给药剂量:有关资料显示,左氧氟沙星日剂量在0.4~0.8g时,ADR发生率显著增高,是日剂量0.2g的4.2倍[3]。见表1。④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用此药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比无过敏史的高,因此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表1 左氧氟沙星ADR与剂量和给药途径的相关性

2.2 主要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应:胃肠道反应是左氧氟沙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为部分药物局部刺激所致,发生率为2%~16%。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等。本报道中的56例ADR患者,有40例表现为胃肠道反应。②神经系统反应:主要见于肾功能减退和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情绪不安、严重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抽搐及癫痫发作等。56例左氧氟沙星ADR患者中有7例表现为头痛、头晕、疲倦、嗜睡; 1例膀胱炎女性患者在用药3天后出现失眠、幻听、幻视。③光毒性及皮肤反应:光毒性表现为皮肤日晒后出现少许红斑甚至大疱疹,所以用药期间应避免日光及人工紫外线照射。还有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斑丘疹、重症者出现表皮松懈性皮炎或剥脱性皮炎。本次收集的56例ADR患者中有5例出现斑丘疹。④过敏反应:56例报道中有2例过敏反应,表现为输液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慌、面色潮红、手指麻木感,1例既往有过敏史。⑤肝损害:氟喹诺酮类对肝功有一定影响,本报道中有1例出现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3 临床联合用药指导

适当的合并用药能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但如果不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易发生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合并用药种类增多而上升的趋势[4]。本人就多年的经验,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以分析,便于指导临床用药。

3.1 含镁、铝的制酸剂、含铁制剂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均可干扰本品的口服吸收,因此不宜合用,或在服用左氧氟沙星前后间隔2h后服用。

3.2 左氧氟沙星对茶碱类的血药浓度、AUC等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但有些文献报道,与氨茶碱合用易发生中枢神经反应[5]。

3.3 非甾体抗炎药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时,可能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抽搐发作的危险性。

3.4 华法林与左氧氟合用时,对华法林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但有该药能增加华法林作用的报告,因此,两者合用时应检测相应的凝血实验和出血情况。

3.5 西咪替丁对对左氧氟沙星的吸收过程无明显影响,但可使本品的ACU增高27%~38%,而总清除率与肾清除率降低21%~35%[6],然而上述变化并不足以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在临床抗感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临床医师在应用时如果能了解它的不良反应及其药物的相互作用,掌握合理用药的方法,更能发挥它的优越性。

[1] 肖永红.临床抗生素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72.

[2] 宋和勇,李新.我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青海医学杂志,2009,39(2):69-70.

[3] 方欢,张丽娜.53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10.

[4] 梁雁,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2(2):77-80.

[5] 张莉蓉,王永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物学杂志,2003,12(1):48-51.

[6] 曹昌斧.抗感染药物的临床治疗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243.

R969.3;R9

B

1671-8194(2013)23-0236-02

猜你喜欢

过敏史喹诺酮氧氟沙星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沉默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