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07-01黄艳萍
黄艳萍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韶关 512000)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艳萍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韶关 512000)
目的 探讨行剖宫产孕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方法 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ATPP、FIB、D-D、AT-Ⅲ、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积极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及早诊断,采取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1],为了更好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因素,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29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剖宫产术后正常患者各29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9例,年龄(29.3±3.2)岁。对照组正常患者29例,年龄(29.7±3.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查阅病历的形式收集两组相关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清晨空腹抽血,D-二聚体(D-D)(ELISA法)、抗凝血酶-Ⅲ(AT-Ⅲ) 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纤维蛋白原( FIB)、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ATPP、FIB、D-D、AT-Ⅲ、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χ—±s)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2]。黄启涛等[3]回顾性调查了广东省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13家三甲医院共169218名孕产妇病历资料,以探讨广东省不同地域孕产妇围生期栓塞性疾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高危因素,结论认为不同地域围生期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存在着一定差异,并认为对不同地域栓塞性疾病发病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有文献报道[4],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因为妊娠晚期由于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从而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剖宫产手术创伤损伤血管壁,暴露出胶原纤维,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使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减少,同时使胎盘蜕膜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导致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加快了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5];而且妊娠孕妇缺乏体育锻炼,尤其剖宫产术后,较长时间卧床,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6]。在本次研究中,29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ATPP、FIB、D-D、AT-Ⅲ、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近期有文献报道[7],改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笔者认为积极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及早诊断,采取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丹丽等[8]研究探讨剖宫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认为剖宫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C反应蛋白有关。在临床中,笔者也发现患者产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静脉壁损伤等因素有关,笔者认为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产后早下床活动可一定程度上促进静脉回流,然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 James AH.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9,29(3):326-326.
[2] 周庆红,邱国凤.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5):120-120.
[3] 黄启涛,钟梅,王晨虹,等.广东省不同地域孕产妇围生期栓塞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413-417.
[4] 张桂香,徐桂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与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7):2171-2171.
[5] 刘丽,曲哲,王浩.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2例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8 (23):90-90.
[6] 王晓英.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26例临床分析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91-1892.
[7] 衣英.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5184-5184.
[8] 高丹丽,杨小杰,林黎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81-3584.
Analysis of Relevant Factors of Cesarean Section Afte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HUANG Yan-p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Shaoguan 512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of lower limb deep lin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caesarean section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ATPP, FIB, D-D, AT- Ⅲ,CR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ositive 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blood clots, through early diagnosis,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its incide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regnant women.
Cesarean se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Pregnant women
R719.8
B
1671-8194(2013)21-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