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对农药认识de几种误区及剖析

2013-06-30孙世顺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农田毒性

□孙世顺

众所周知,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扑灭有害生物,因而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与农药的使用量呈正相关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化防的重要作用。因此,化防无疑仍将是病虫防治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产品增产的有力保障。如果摒弃化防,人们的粮食危机还会不断加剧,甚至直接在不远的将来危及人类的生存。但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毒性、残留、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特别是一部分极端环保主义者更是全面反对使用农药,在“化学有害论”的影响下,人们谈农药色变,对农药的认识也出现了种种误区。本文意在从概念等几个方面澄清认识,并初步分析化学农药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

一、化学农药具有普遍且较高的毒性

农药的毒性是公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死于农药中毒的人数达数千人。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杂草(包括有害动物)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不言而喻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各种农药的毒性水平差别很大,并非任何农药都是高风险的有毒物质。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注册农药都是低毒或实际无毒的化合物,其中个别品种也仅属于中等毒性。

我们通常用动物的口服致死中量(LD50值)表达农药的毒性,该数值越小表明毒性越大,当LD50大于2000mg/kg体重的农药,被称为“实际无毒”农药。实际上,某些医药用品、食品、饮料、嗜好品和生活用化学品的“毒性水平”远高于某些农药。例如,咖啡因(含于茶、咖啡、可乐中)LD50为200mg/kg体重,远大于低毒农药马拉硫磷(LD50为2100mg/kg体重);常见药品阿司匹林(LD50为1700mg/kg体重)的毒性远大于杀菌剂多菌灵(LD50>10000),甚至食盐(LD50为3750mg/kg体重)的毒性也远远大于多菌灵。实际上毒性较强的农药都有严格的使用限制。同时,真正的高毒和剧毒农药还必须在安全使用规则的指导下限时限量使用,绝大多数农药中毒事故都是由于违背了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是不遵守规则而发生的严重后果。

二、化学农药普遍具有难以驱除的残毒

农药残毒是公众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人们担心残毒会使人出现慢性中毒,即引起“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早期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具有高毒高残留,确实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如今这类农药已经停产,退出了历史舞台。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在农产品上或环境中所残存的药量,它可以以多种方式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迁而不断降解,各种农药都有一定允许的残留量标准。另外,在施药和农作物采收之前,还有安全间隔期的问题,安全间隔期是经过许多部门合作研究才确定的,由联合国(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告发布实施。它要求农药使用者在农药使用后,必须超过安全间隔期才能采收,而绝大多数农药可以在此期间降解完,成为几乎无残毒的农药。只要严格按照此要求施药,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就不会超标。

三、农药的使用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农药必然给人们留下了一定的担忧。实际上环境污染是指各种有害生物或物质在环境(土壤、水、大气)中的最大负荷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开始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农药只是污染环境的因子之一。所以,并非凡是使用了农药就必然发生环境污染。许多农药在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中能通过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化学分解等自洁能力而逐渐降低到最大负荷量以下甚至全部降解。大量研究早已证明,在残留阈值以下时,许多农药还对环境有某些积极的影响,例如,有些生长调节剂一类的农药可以刺激土壤有效微生物的繁殖,刺激蚯蚓的生长繁殖,刺激作物根系发育生长等。因此,农药只要不超过环境的最大负荷量,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需要使用者严格按照施药规程和根据防治对象控制农药的施用浓度和次数。有些环保主义者提出“零残留”的要求,不接受残留不超标的表达,实际是反对使用农药,这样做无异于因噎废食。

四、农药的施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并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

正常情况下施用农药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呢?这还得从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来看。农田是一种在人类主动控制下的开放型生态系统,不同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是,农田生态系统是以人类的需要为中心而存在的,农田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产品并源源不断地输出,而且输出量非常大,这一过程实则对农田生态系统有破坏,因而还需要人们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和能量作为补充,才能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人类能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农田环境补充新的能量和物质,能有意识地主动恢复并大幅度提高农田的再生产能力,从而能不断维护和发展农田的动态生态平衡。因此,在科学的管理下,人类在农田上进行的活动不存在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而恰恰是在有意识的营造一个能不断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更高级的农田生态平衡,也不影响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复杂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生物之间的食物链也很复杂、加之农药覆盖面积有限,因而,不至于导致生物的灭绝。事实证明,到目前没有哪种生物因为使用农药而灭绝。相反,在农药的选择下,生物的抗药性增强,生存力有一定的增强。

总之,公众对农药负面作用的担忧是客观存在的,对农药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当然,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高枕无忧,一定要高度警惕,防止农药带来的安全隐患。要消除以上这几种误区,从生产部门来说,需要作大量的科研工作,大力发展高效无毒无残毒农药,确保上市的农药安全有效;销售部门应对上市的农产品检测把关,防止带药出售;农药使用者需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定期培训,掌握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主管部门需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如此多部门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消除公众的不必要疑虑。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农田毒性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