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39人体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情况调查分析

2013-06-30何玲王佐伟

当代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高血脂高血糖

何玲 王佐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紊乱的发病逐年升高,并常在同一个体聚集存在[1],因而对“三高”的检测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部分珠海市直干部2011年在我院体检资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部分珠海市直干部2011年在我院体检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40例,女1199例。

1.2 方法 嘱体检者清晨空腹抽血,以清晨空腹血为主,使用美国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包括:CHO、TG、GLU、LDL。使用血压计(鱼跃620A)进行血压测量。

1.3 诊断标准[3]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判定高血压。

高血脂:TC>5.7mmol/L或者TG>1.69mmol/L,一项或两项指标异常可判定高血脂。

高血糖:根据WHO提出的诊断标准(199)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2h>11.1mmol/L,可判定为高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本组共检测3239人,其中452人检出高血压,检出率14%;934人检出高血脂,检出率28.9%;216人检出高血糖,检出率6.7%。

2.2 高血压检出情况分析 -24~54岁接受检验人群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14.4%)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P<0.01);55~65+岁女性高血压检出率(37.8%)高于男性检出率(30%),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χ2=3.17);男性25~64岁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69,P<0.01);-24~34岁、55~65+岁高血压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64岁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9,P<0.01);-24~34岁、55~65+岁高血压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 高血脂检出情况分析 25~64岁接受检验人群中男性高血脂检出率(38.7%)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0.83,P<0.01);>65女性高血脂检出率(56%)明显高于高于男性检出率(20%),两组具有明显差异(χ2=21.12,P<0.01);-24岁女性高血脂检查率(22%)高于男性检出率(7%),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性(χ2=2.38,P>0.05);男性-24~54岁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1,P<0.01);45~64岁高血脂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55~65+岁高血脂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9.54);女性25~65+岁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1,P<0.01);-24~34岁高血脂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1)。详情见表2。

2.4 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 55~64岁接受检验人群中女性高血糖检出率(30%)明显高于男性检出率(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P<0.05),其余组间对于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5~65+岁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45.84);-24~44岁高血糖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65+岁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3,P<0.01);-24~34岁高血糖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1 2011年部分珠海市直干部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检出情况表

表2 2011年部分珠海市直干部不同年龄人群高血脂检出情况表

表3 2011年部分珠海市直干部不同年龄人群高血糖检出情况表

3 讨论

本次体检结果显示珠海市直干部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本组共检测3239人,其中452人检出高血压,检出率14%;934人检出高血脂,检出率28.9%;216人检出高血糖,检出率6.7%,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结果[2],而与国内其他地区分析比较发现,其检测结果有高有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不同有关系[3]。

本次体检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存在着性别、年龄的差异。男性25~64岁、女性25~64岁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24~54岁、女性25~65+岁高血脂检出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35~65+岁、女性25~65+岁高血糖检出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从而可提示我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具有逐年龄段增高的趋势, 这与国内有关研究报告相符[4]。

同时,“三高”检出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为中老年体检者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体内各种激素分泌的失调等因素有关;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而大多数中青年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其机体机能不断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人们不断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盐、高胆固醇的食品,而这些食品往往缺少维生素、纤维素等健康饮食因素;体检者缺乏运动,导致出现肥胖,则能进一步加重其“三高”的发病概率[5]。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平日应酬较多,导致其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与女性不同有关,女性55~64岁高血压检出率高于男性,>65岁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绝经前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综上所述,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存在差异。我们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特点进行综合医学干预。

[1]蒙涛,马树人,田小沂.2006年东营市某大型国有企业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22-24.

[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874.

[3]乔爱.铁路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0):913-914.

[4]刘正淑,罗红霞,王永红,等.重庆市某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0(1):99-102.

[5]张丽萍,李风华,杨平,等.10502人体检者血糖、血脂和尿酸的检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741-744.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爱抽烟,当心牙掉光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