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石水库水文特性分析

2013-06-30刘福林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3期
关键词:大凌河白石年际

张 磊,高 宇,刘福林,孙 磊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1 流域概况

白石水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附近的大凌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513 m,最大坝高50.3 m,水库总库容为16.45亿m3,设计正常高水位127.0 m,相应库容为10亿m3,死水位108 m,相应库容1.3亿m3,为多年调节水库。

大凌河流域属寒温带夏雨炎热型气候,受南来温暖气团与北来大陆气团影响及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春少雨干燥,是辽宁省的干旱地区,有十年九旱之称,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 降水

2.1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流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华北气旋、台风及低压冷锋,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50~590 mm之间,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水年比值一般可达3.5倍,年内分配的差异也很明显,多集中于6—9月,约占80%,其中7—8月占50%左右。以白石水库流域3个站为例,白石水库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内分配见表1。

汛期降水量多集中在几次暴雨,其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很大,是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一个显著特征。如:朝阳站1990—200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22 mm (1994年7月12日),占该站当月降水量的32.7%,占该站当年降水量的16.0%,占该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23.9%;九连洞站1990—200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32.4 mm(1994年7月12日),占该站当月降水量的32.4%,占该站当年降水量的17.1%,占该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28.0%。白石站1990—200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13.9 mm (1994年7月12日),占该站当月降水量的29.5%,占该站当年降水量的15.0%,占该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23.9%。

表1 白石水库流域3个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1990—2005年)

2.2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白石水库3个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86.87 mm,年际变化比较明显,3个站的年最大、最小降水量相差倍数平均在2.5倍左右,见表2。

3 径流

白石水库位于大凌河干流的中下游,其主要支流有牛亡牛河、凉水河子河,干支流上主要水文站分别是朝阳站、九连洞站、凉水河子站。白石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补给,枯水期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因此,河川径流的变化与降水存在明显的关系。也可以说,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了径流在年际、年内及时段上的分配特征。

表2 白石水库流域3个站年最大、最小降水量及相差倍数统计表(1990—2005年)

表3 白石水库流域3个站年平均、最大年、最小年径流量及相差倍数统计表(1990—2005年)

3.1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为相近,径流量主要集中于夏秋雨季,7—9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从白石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与年平均径流量相关关系分析,白石水库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9.18 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08。

3.2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年径流极值比(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可以反映年径流多年变化的幅度。白石水库流域年际变化明显,干支流上3个主要站年平均径流量为6.9亿m3,3个站年平均最大、最小年径流量及相差倍数统计结果见表3。

4 泥沙

河流输沙量主要受气候、降水、径流、流域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朝阳站、九连洞站、凉水河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 1068.19万 t、1160.69万 t、76.81万 t,年最大输沙量分别为7773.5万t、8811.5万t、303.5万t,年最小输沙量分别为68.5万t、84.6万t、12.1万t。

由于大凌河流域暴雨多发生在汛期,故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几场洪水中。如大凌河干流朝阳站6—9月沙量占全年沙量的98.3%以上,7,8两月占全年沙量的83.9%。

5 结语

白石水库是辽宁省“九五”期间水资源开发的重点工程,是大凌河流域的控制性骨干工程,同时也是阜新市、北票市及朝阳市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因此,分析白石水库降水特性,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研究洪水过程,解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1]张丽娟.密云水库水文特性分析[J].北京水务,2007(4):40—42.

猜你喜欢

大凌河白石年际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石塔
秋辞(组诗)
红砖白石五店市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
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和年际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