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建设行业专利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3-06-29张衡汇

四川建筑 2013年4期
关键词:申请量城建专利申请

张衡汇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12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五年,是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的五年。随着国家加快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的勘察设计单位搭建了舞台。

通过对即将跨入的“十二五”建设期行业发展涉及到的与市政相关专业发展形势分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机遇难得,机遇难求。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激励创造和推动运用相结合,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企业或单位在市政建设工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专利的申请、保护与转化[1],而利用专利成果信息进行技术战略局是企业或单位进行自我发展与技术保护的重要手段[2]。

1 专利现状分析

本次专利分析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以专利申请人和分类为检索字段进行专利检索所得数据的基础上,依据文献著录项目(包括年份、专利申请人、发明人、专利类型、分类号等)利用统计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

由于目前和在可预计的将来时间里,市政建设市场基本上是在国内,而且该领域外资进入的门槛较高,因此中国相关单位以及中国的专利的情况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也最能反映出当前的情况。因此本次分析集中在中国专利中进行。本文以作者所在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简称上海城建院)为基本参照,并全国范围内选取了五家同类型单位进行专利情况分析,分别是:(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3)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4)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该五家单位创建时间、业务范围、相关资质等基本相同。因此,选取这五家同类型单位作为样本与城建院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

2 上海城建院专利情况调查

2.1 上海城建院历年专利情况

上海城建院历年专利统计于表1。数据显示城建院在技术创新工作中,注重发挥产学研联合攻关的优势,积极与研究、设计与施工单位开展合作,合作中注重知识产权成果的形成并共享。近年来的专利共享数占集专利共享数的83%。以最有价值的发明专利为例,上海城建院的专利申请48 项,授权20,驳回或主动放弃7 项,维持有效20个。数据显示,发明专利驳回率较低,说明申请专利的专利性较高;但发明专利经审查主动放弃的申请中,有因为在申请前已被使用单位未经我方允许而公开的,说明在技术保密方面尚有可改进之处,在今后的知识产权工作中,通过培训在广大技术人员中树立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的策略。

另外,全部有权的专利目前均维持有效,说明城建院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对专利的权利维护工作高度重视。

表1 为上海城建院近年来申请专利情况

2.2 申请专利的技术分布

对前五名已公开的、已分配专利分类号的专利进行统计如表2 所示。

表2 专利数量前五名的专利分布

数据显示,城建院在涉及桥梁、地下结构和隧道方面的专利申请量领先于其它专业的专利申请,说明城建院在这两个专业方向上专利保护的意识较强,亦可能与该两个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两个专业方面的专利申请量。

3 市政建设行业专利情况分析

样本数据中,2010年的数据因专利申请公开时间(发明专利申请一般在申请一年半后公开、实用新型专利一般在申请后大约一年左右公开)的延迟,所以统计数量较少。

3.1 道路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9276 项。与市政领域另五个专业的样本相比,国内在道路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处于中等水平,近两年在总数量上刚刚超过每年1000 件,而且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是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两倍左右,设备改进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显著高于施工工艺改进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反映出该领域中近期发展趋势在于相关道路工程施工设备与机械方面的改进。

如果该领域内实际存在相当的研发活动,则可能是一个扩大保护范围的机会,争取在该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

(2)情况分析:从历年申请量可看出该领域申请量是持续增长的,说明该技术领域有着相当强的发展空间。申请量前五位是三家国内大型公司、一家美国大型公司和一家高校,分别为三一重工、长安大学、镇江华晨机械、美的集团、美国3M。城建院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很少。最活跃的是路面铺设设备;其次是道路标志或交通信号装置;再次是交通安全装置。道路的设计和布置也比较活跃,但仍明显不如前几个方面。

3.2 桥梁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3345 项。与市政行业另五个专业技术领域相比,国内在桥梁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偏低,2009年在总数量上还有所下降(不排除个别发明专利尚未公开导致)。桥梁工程属于技术性较高的专业领域,近年来我国的桥梁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建成了大量的国际先进的跨江跨河工程,而与之相应的专利申请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发展,该样本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国内桥梁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2)情况分析:从历年申请量可看出该领域申请量是持续增长的,说明该技术领域有着相当强的发展空间。申请量前五位排名依次为中铁大桥局、江苏法尔胜、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城建院。城建院排名第5 位。样本数据显示,城建院在桥梁工程科技创新工作中比较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应继续保持在桥梁工程专业领域中的专利优势地位。桥梁结构建筑细部为研究最多的方面,其次是桥梁架设设备。

3.3 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23245 项。与市政行业另五个专业技术领域相比,国内在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比较大,并从2000年起明显增长,并持续走高。这说明该领域内创新性研发十分活跃,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出该领域内近年有相当的竞争情况,也说明我国在此领域中近年来发展较快,该领域的相关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强。

(2)情况分析:近年持续增长的、数量很大的申请量表明,该领域技术发展势头强劲。该领域中,城建院排名第82位。上海的“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量较大,分列第6、7 位;考虑到中国矿业大学的实际申请领域更集中在采矿专业,在地下建筑和隧道专业方面,前五位排名的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与近年来国内地铁、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是印证的,同时也对城建院开展地下建筑和隧道工程的设计研究提出了挑战。

该领域的申请人中,从排前几位的公司看,因中国矿业大学主要集中在采矿方面,日本日立建机与日本株式会社小松属于施工机械方面,而上海隧道院(与城建院已有过多项专利的共同申请)与上海隧道股份(与城建院同属城建集团公司)是城建院的合作伙伴,城建院今后在地下空间和隧道工程的工程中应更多地加大合作力度,并共享知识产权;同时在其专利技术的交叉许可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结成专利联盟。比较活跃的是地下工程的基础工程和设备。

3.4 给排水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为6662 项。与市政行业另五个专业技术领域相比,国内在给排水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中等,而且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大大超过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这说明该领域内设备、装置方面的改进要大大多于施工技术的改进。

如果该领域内实际存在相当的研发活动,则可能是一个扩大保护范围的机会,争取在该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该领域中申请人比较分散,说明没有明显技术领先的单位。申请量最大的为个人,集中申请在无负压给水设备上。

(2)情况分析:虽有个别年份申请量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说明该技术领域仍在发展。该领域中申请人比较分散,并没有明显技术领先的单位。给水池的配置为研究最多的方面,其次是排水构筑物,然后是管道系统。

3.5 污水处理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37422 项。与市政行业另五个专业技术领域相比,国内在给污水处理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很大,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这说明该领域内创新性研发很活跃,竞争性强。样本数据显示,目前水处理研究与应用比较领先的单位以高校为主。

(2)情况分析:申请量大、逐年走高,该领域技术生命强。国内高校明显处于研发领先地位,前五位的单位是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城建院应注意与高校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并在工程应用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与开发,对改进部分注意申请专利。以悬浮杂质的絮凝或沉淀法、吸附法、磁场或电场的方法、渗析、渗透或反渗透法方面的手段在目前处于最多的使用和研究方面。除了一般性的处理方法外,研发比较集中的是生物处理方面。

3.6 交通工程专利情况

(1)各年度申请数量为5423 项。与市政行业另五个专业技术领域相比,国内在给交通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不大,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而且发明专利申请量领先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这说明该领域内创新性研发活跃程度近年来开始有所提高,这与近年来交通需求的迅猛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如何发挥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效用,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中进行了广泛地开发与研究。因此形成了近年来该领域中的专利申请数量的快速增长,尤以发明专利为多。

当前要紧抓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机遇、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城建院特别应在智能交通(ITS)领域加强申请力度,并将道路智能交通延伸到水域ITS,争取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该领域中,国外公司(日本公司)申请居多。

(2)情况分析:2000年以来,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而且发明专利申请量远远领先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该领域内居前六位的单位中,国外公司占了五家。该趋势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单位申请量较多,而且国外公司申请也比较活跃,故列出前60 位。其中,“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不但申请量最大,而且如果与位居第6 的相关企业“株式会社电装”申请量合在一起后数量达163 件,远远领先于其它公司。因此,在交通工程方面的专利申请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从申请人情况和申请量趋势看,该领域竞争将会十会激烈。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在该领域中极为活跃,其中交通运动的检测和控制、给出可变交通指令的装置、交通灯和车内导航系统比较活跃。

4 结论

(1)上海地区市政建设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比较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利申请量处于领先地位。城建院在同类单位相比,需要进一步加强专利工作。

(2)我国市政建设行业对专利知识产权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情况。

(3)我国市政建设行业应进一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城建院应在目前专利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专利申请与布局工作,以保持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黄浦区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战略制定”试点项目)

[1]赖院根,朱东华,胡望斌.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构建[J].科研管理,2007(5)

[2]曹雷.面向专利战略的专利信息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3):97-100

猜你喜欢

申请量城建专利申请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