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河地带的可持续开发

2013-06-29

四川建筑 2013年4期
关键词:滨河水区内河

郑 琪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31)

1 概念及背景

1.1 城市内河的概念

水是生命的源泉,几千年以来人类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通常所说的内河是指处于一个国家之中的河流,本文将已与城市融为一个整体的河流及“边缘性”河流流经城市的部分都作为研究的城市内河范畴。具体指发源于城市区域或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流或河流段,也包括一些历史上虽属人工开挖,但经多年演化已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渠系。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供水与排水、航运与渔业、环境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等复合型功能的城市河流。城市内河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她的健康与美丽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容貌。

1.2 内河与城市的关系

纵观内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担的功能、被利用开发的历程,大致经历了由繁荣到衰退继而再开发的过程,其承载的功能内容也随着城市的演进、水体与城市的关系发生着变化。

(1)唐宋以前,社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人们依赖于天然水源生活,河流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来源,同时兼顾着部分交通运输功能。唐宋至明清,城市贸易有了突破性发展,水上交通需求日益膨胀,许多滨河小城镇迅速兴起;晚清时期清政府闭关锁国压制海航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市内河的交通运输功能。河滨地带成为城市物资与信息的集散地,成了人气旺盛的商业文化中心,因此一度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

(2)20 世纪30~6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经历了从195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在短暂的恢复期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大都“赖水而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滨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交通技术的改进,原来繁荣的水运事业逐步衰退,居住人口开始减少,政府建设投资的热点也随之转移。

(3)1990年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化迈进,我国城市结构和功能进行着大规模、大范围的急剧调整和转换,城市产业的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产生对户外公共活动的需求增加,环境意识的提高产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升,导致对城市中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的渴求。另一方面,水处理技术的提高也为建设水体污染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城市内河集用地条件、环境、景观、情趣上的优势于一身,滨河地区再度成为人们居住活动理想的场所,也因此成为开发商眼中炙手可热的商业契机。城市河滨开发在这一系列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再度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

然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对城市内河滨河地带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怎样兼顾水体保护、建设开发双重目的而行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1.3 城市内河系统的特点

城市内河作为城市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承载着物质、信息、能量的流动以及通过调整达到一种自组织的秩序,从而形成了城市内河系统的开放性、平衡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1)开放性。城市内河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体,与外部环境广泛联系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传输,不断从系统外部引入负熵,保持自身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动态有序的系统。

(2)非平衡性。不同的河流区位条件、河流发展演化、河流性质规模,形成了河流间或同一河流不同河流段间的不平衡发展。但也正是这种不平衡促成了相互间的“信息”流动,形成系统内部的互补机制。

(3)非线性。城市内河系统内部的自然、社会以及经济要素不是简单叠加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多样性、复杂性,进而实现环境演变。

2 城市内河的综合效益

城市内河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机载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内河的综合效益按作用结果的不同包括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而这两方面效益主要通过三种作用方式表现: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涉及八方面的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内河的综合效益

2.1 生态价值

滨水区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这里的物质、能量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因此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很高。城市内河滨水区地处水陆交界边缘,是水域、陆域、空域的结合部,植被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热潮,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效益日益受到关注。2006年启动的沈阳市浑河综合提升改造规划带动了全市的水系绿化建设,全市水面面积增加了2530 hm2,增加绿化面积7515 hm2,地下水资源量也明显有所提升。采用PCC 方法估算,增加的绿化面积每年可吸收8×104t 二氧化碳,40×104t 污染物,城市热岛效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浑河的生物物种也有所增多,例如红嘴鸥、赤麻鸭、红隼等珍贵水禽和林鸟。

2.2 社会文化价值

水域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城市中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是改善城市空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空间保障,其表现出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城市文化的载体。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正所谓“得水则城存、失水则城亡;水足则城兴、水缺则城衰;水美则城荣,水恶则城枯”。水系联系这城市的文化脉络共同发展,见证城市兴衰,抒写多元水文化。

(2)特色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内河由其自身带型形态串联起沿途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展示城市文明、打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景观廊道。城市内河带动城市整体景观建设不仅能展示城市美好形象,同时可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幸福指数。

(3)高社会融合的潜力。滨水空间是城市的公共商品,不同社会群体均可共享,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场所与机遇。在促进社会各阶层间融合的同时,富有人情味的滨水区设计易使居民对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

钢渣作为建筑材料集料可以大比例利用钢渣资源,实现钢渣规模化应用,利用领域包括建筑砂浆、道路和混凝土等。

2.3 经济价值

2.3.1 直接经营性收益

城市内河整治后产生的直接性经营收益主要包括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带来的收益。对滨河公共空间的开发,强化了滨河的休闲娱乐功能,必然鼓励更多的城市居民参与户外活动。在加强了人们交往的同时,各种服务的提供将刺激经济消费,包括相应的交通、餐饮、门票及场所服务等收入。同时,这些直接经营收益的背后还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多,又多一角度的惠及到城市居民。

2.3.2 周边土地增值

土地增值是典型的外部性收益,因内河的环境整治使得滨河人居条件得到改善;滨河地带的功能复合对任何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从而使得内河周边土地利用性质发生转换、开发强度和经济密度增大。这些价值的增长直接体现在地价的增长上。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市内河整治对周边土地增值进行了定量评估。例如,对秦淮河(2000~2007年)综合整治效益的后评估中,研究者以城市土地分级及基准地价为依据,借助GIS 分析手段,求算不同土地类型转化面积,将基准地价与用地类型进行叠合计算,同时尽量剔除掉能够被城市地价总体边和解释的变化量,最终计算得出由内河整治工程带来的那部分增值。评估结果显示,秦淮河整治项目在2000~2007年这一时间段里,平均每年给周边土地产生70 多亿元的土地增值。另外,在上海张家浜河道综合整治效益分析及评价中,专家们通过量化计算发现随着张家浜河道的整治,沿岸房地产的价格逐渐上升。张家浜沿线地块平均每年增长200~500 元,并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00年开始,房产价格增长率都在6% 以上,最高增幅达到20%。

面对城市内河蕴含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在对城市内河的滨河地带开发中应协调自然、社会、经济三方平衡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并保障城市内河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可持续的为城市居民提供。

3 可持续开发模式

3.1 全线环境综合治理

要使城市内河承载更多的城市功能,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活跃的中心地带,首先取决于河滨环境,包括水域及邻水陆域的环境状况,因此,对河流及陆域环境的综合整治是首要工作。整治项目涉及清疏河床、清淤复氧、截污治污、整治两岸绿化、严格控制蓝线范围内建设情况等。同时,应结合生态修复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如:生态护坡的设计、生态网络的构建)对河流水体、堤岸、沿岸绿化及放大节点进行生态化改造,获得最大的水流渗透性和连续性。另外,重视水量的补给,可采用中水回灌等技术对内河水量进行补充。

3.2 合理功能定位,分段控制开发

(1)前工业化时代——“水”为居民的生活创造了必要条件,最基本的功能是灌溉功能、生活供水与排水功能,“水”成为大部分城市选址的首要因素。这一时期,人与水是和谐的共生关系,人类活动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尚未超过水的自净能力;

(2)工业化时代——“水”的首要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工业供水和排水功能,滨水地区成为工业、港口的聚集区,人类狂热地追求经济效益使水环境的自身平衡遭到破坏;

(3)后工业化时代——“水”的首要功能是游憩和景观功能,随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滨水地区成为环境优美、城市公共活动集中的城市核心区域,人类需要通过努力重新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平衡与统一。

张庭伟教授在《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中将滨河地带归纳为6 种类型:新开发的滨水区、生态保护性的滨水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区、旧工业改建的滨水区、与市中心区相连的多功能滨水区及旅游休憩滨水区。滨水区的类型往往取决于水体功能的合理定位,进一步决定了沿河两岸的功能开发。但水体功能的主次又有所区别,应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及城市发展的特定阶段合理定位,从而指导河岸两侧用地功能布局。例如,无锡古运河两侧的功能布局。市政府提出了“全线控制、重点保护、分段改造”的规划总目标,根据河道特征、河岸空间结构、沿河岸线利用、两岸景色等差异,分为了四个景观段落:米市船码头、都市风光段、文化长廊段、运河人家段。通过周边用地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空间特色营造来反映各段不同的功能,不仅增加了内河自身的趣味性,更有效结合城市特点、自然条件对周边用地规划进行了控制。

3.3 融入城市文化、打造城市特色

滨河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最重要的地段之一,通过景观的设计包括绿地系统、建筑形式、景观小品等,在满足河滨环境多样化要求的同时,可有机融入该城市特有的文化元素、展现城市姿态、体现城市魅力。从而强化城市形象,提升旅游价值。

3.4 循环开发模式

3.4.1 资金循环

城市内河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公共产品,具有开放性及公共属性。对内河环境的整治工程又是一项持续的、相对高成本的投入,而其环境收益又相对较为滞后。因此,使得私人投资望而却步,政府的财政支持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由前面的论述可见,城市滨河地带的开发产生的外部效益(尤其是对周边土地的增值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如果在城市内河地带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土地增值得到收益,私人、企业、政府,经由相关政策要求按照某一合理资金比率或其他方式返还部分收益作为新一轮的环境整治投入资金,形成“投入——收益——投入”的滚动发展模式,从而产生资金的良性循环,保障资金方面的可持续投入。

3.4.2 效益循环

城市内河的环境整治不是一项仅仅着眼于改善河道水体质量的项目,滨河地带的开发也不能是一项只偏重经济增值的建设措施。城市内河的保护、利用是涉及经济建设、生态修复、社会文化塑造三方面的综合性工程,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内河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结合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指导周边土地规划、集约高效开发带动经济增值,在建设中依据城市特色、以人为本的原则塑造城市软环境,从而实现自然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循环的模式(如图2),保障综合效益的可持续产出。

图2 内河效益循环示意

4 总结

过去人类利用各种形式的天然物资,且经常误用和浪费,似乎他们是自然给予人的特权。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人开始认识到资源是一种馈赠,是一笔应妥善利用的自然财富。因此,各种基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陆续展开。正是这些积极的探索过程及阶段性的成果对现代城市规划方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针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恶性膨胀状况应运而生的现代城市规划犹如一位已经完成使命的护卫正在等待后来者的更替,新的规划理念及方法在人们的呼唤与逐步摸索中登上舞台。城市内河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转化为社会资本为人类利用时,那种粗犷的开发模式已不再适宜。取而代之的开发模式应该是在尊重内河自然本性的前提下,配合经济建设、融入城市文化特色,实现城市内河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

[1]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0(9)

[2]毕凌岚,黄光宇.对现行城市土地规划的生态反思[J].城市规划汇刊,2003(5)

[3]梁晶,祁毅,曹大贵.城市内河整治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9)

[4]姚小琴,窦华港.天津海河廊道的生态修复[J].城市规划,2009(33)

[5]邰俊,杨凯,吴阿娜,等.上海张家浜河道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与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4(4)

猜你喜欢

滨河水区内河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滨河湿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价值探索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