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013-06-28武娅
武 娅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医院儿科,江苏 南京 210012)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武 娅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医院儿科,江苏 南京 2100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独使用西医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先天性因素或者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主要的发病人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难治病症,在临床上复发率高,病程短,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1]。西医治疗见效快,但是远期的疗效不理想,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现在对我院在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使用中西医方法和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的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占129例,治疗组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占80例,女性患儿占49例,患儿的年龄在1~7岁之间;对照组的患者单独使用西医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占78例,女性患儿占51例,患儿的年龄在2~6岁之间。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0.5mg灭活卡介苗进行隔日肌注治疗,每周治疗3次,使用1mg/(kg·d)葡萄糖酸锌分3次进行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使用中药白术、生黄芪、丹参和党参各6g,陈皮、炙甘草和防风各3g,茯苓5g,加入300mL冷水浸泡30min之后煎到100~150mL,再加入冷水200mL煎到80~100mL,两次取汁进行混合使用。全部患者在呼吸道感染得到控制后开始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是1年。
1.2.2 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1年后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4次;有效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1年后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在5~7次之间;无效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1年后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7次。
1.2.3 统计分析
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难治病症,在临床上复发率高,病程短,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卡介苗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能够增加多种抗原免疫原性。中药黄芪、白术和防风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免疫球蛋白合成,党参、茯苓和陈皮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使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改善虎兄弟到的防御功能[2,3]。通过上述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1] 徐华英,汪红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关系的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1(8):152-153.
[2] 王志敏.益表固本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14(11):138-139.
[3] 赵童童,王建玲,舒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2,3(1):95-96.
R272
B
1671-8194(2013)20-0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