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加压止血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2013-06-28健黄
蒋 健黄 莉
(1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 永州 425006;2 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6)
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加压止血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蒋 健1黄 莉2
(1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 永州 425006;2 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6)
目的 比较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加压止血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传统绷带加压止血组)和观察组62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鞘管部位渗血、迷走反射、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止血时间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止血方法。
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加压止血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技术方法,在临床上公认为判断颅内血管情况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术术后需压迫穿刺处动脉一定时间。压迫方法有多种,我们将传统绷带加压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传统绷带加压止血组)和观察组62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6±13.4)岁;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2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62.3 ±14.6)岁;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先将动脉鞘拔出2cm,用4层2cm×2cm的无菌纱布覆盖于穿刺处上方,将止血器压板垂直压于纱布上,以动脉穿刺处上方为压点,贴好绷带,旋转螺旋手柄到一定压力,之后拔出动脉鞘,再次加压至在无血渗出的同时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2h后减压1圈,再过6h后完全减压,20min后如果无出血,行局部换药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压迫止血期间,保持患者的穿刺侧下肢伸直位,并卧床休息。对照组采用传统绷带加压止血。术后将动脉鞘管拔出,徒手按压股动脉穿刺点20min,以1.5cm×3cm的纱布块局部按压,以纱布块为中心上面压3~5cm的厚纱布,纱布上平行腹股沟加压一卷绷带,且在大腿及腰部用另一卷绷带环绕,并保持压迫,垂直受力加压包扎,加沙袋压迫穿刺点8h,穿刺侧肢体制动24h后解除绷带。
1.3 观察指标
制动时间:皮肤穿刺点无活动性渗血或穿刺部位无血肿为判断标准;止血时间:从拔除动脉鞘管到无活动性出血的时间;并发症:局部是否有血肿,渗血、迷走反射、迟发出血、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止血时间与制动时间
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且制动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止血时间与患者制动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鞘管部位渗血、迷走反射、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传统绷带加压止血需要在动脉鞘管拔出后按压止血20min,使用胶带固定后用砂袋压迫8h,且肢体需要制动24h,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且此压迫法在压迫中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水疱渗血及皮下血肿多见。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的危险性,但发生率低于人工绷带法,且可采用湿润胶带的方法减轻皮损[2]。
并发症出现的常见原因:①患者的身体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活动受限,因此易导致精神紧张,腰背酸痛等皮肤损伤症状;②用弹力绷带包扎时,绷带与皮肤粘贴紧密,使皮肤分泌及排泄功能受到影响,且加压包扎不当常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引起局部缺血渗出,形成水疱;③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粘贴胶布部位常出现瘙痒不适,胶布边缘部位常起疱红肿[3];④为促进造影剂的排出患者饮水较多,又加上患者为卧位,可导致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患者不配合时容易引起穿刺点出血,局部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形成[2]。
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有如下优点。压板压力集中恒定。压力均匀和一致,压迫准确,操作简单,因此可以减轻操作者的操作强度[3]。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短于传统绷带加压止血法,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与传统压迫止血法相比。压迫器止血可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易于接受手术,减少家属陪伴时间。
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注意事项:注意确定鞘管入动脉口的位置,并适度外撤鞘管,避免压迫器基座妨碍鞘管的拔除,但鞘管决不能脱离血管。旋转螺旋手柄6~8周后拔出鞘管,速度注意缓慢,且注意轻柔。通过透明基座观察纱布上的血渍大小,通过判断是否有继续出血来酌情加压或减压[4]。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出现迷走反应时,可通过部分松解止血器缓解,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避免迷走反应的加重,导致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不良后果;出现皮下血肿时,可通过局部血管杂音听诊帮助排除假性动脉瘤脉。穿刺点过高或肥胖患者在压迫止血器的使用过程中易形成出血或血肿[5],因此此类患者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此法,如使用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拆除压迫器后教育患者维持一周内避免负重、过度屏气、用力排便和剧烈活动,以预防穿刺点的出血和血肿以及假性动脉瘤的出现[6]。
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止血时间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止血方法。
[1] 杨晖,肖红兵,张大东.Perclose TM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的观察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49.
[2] 童辉,徐丽.动脉压迫止血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2):2016-2017.
[3] 曾龙英.两种脑血管造影术后动脉压迫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2,25(1):147-148.
[4] 黄文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与传统压迫止血方法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14):1282-1283.
[5] 汪丽君,赵立波,谢代鑫,等.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动脉局部压迫止血方法及护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1):54-56.
[6] 马慧英.股动脉穿刺点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6):83-84.
Comparative Study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after Different Direct Pressur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Safety
JIANG Jian1, HUANG Li2
(1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Yongzhou 425006, China; 2 Yo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425006,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different after cerebral angiograph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rect pressure method.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12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 6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bandage compression hemostasis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2 cases (group artery compressor compression hemostasia).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oze blood sheath tube parts, vagus reflex, the incidence rate of hematoma, false aneurysm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eeding time and braking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rtery compression hemostat hemostatic hemostatic time is short, can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patients lie in bed time, is a kind of hemostatic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fter cerebral angiography;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Direct pressure
R743
B
1671-8194(2013)20-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