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平”

2013-06-28于兴洲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不平公平矛盾

文|于兴洲

(作者系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平”字的本意很简单,就是无倾斜、无凹凸的意思。但其涵义博大精微,和平、平等、公平、平衡……“平”字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渗透于国家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千百年来,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情境各不相同,人们却都为了达到“平”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和”能使事物繁衍发展,使国家兴旺发达,“平”则是“和”的前提与基础。西周末期的思想家史伯向郑桓公分析西周将要灭亡的原因时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没有生气了。在这里,“平”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道德经》讲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大象”就是“道”,亦即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君只要遵守“道”,就会无往而不胜,使天下归顺,人民过上安宁生活。孔子后半生聚徒讲学,对弟子们讲了那么多的话,归根结底,就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平”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

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社会理想中,“平等”与“公平”始终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不论是农民起义运动提出的“均贫富”,还是近现代民主革命提出的“三民主义”,其出发点与立足点都在于求“平”。孙中山曾说:“‘三民主义’就是要全国四万万人动员起来‘打不平’。民族主义是对外打不平的。全国之内,不但受满清的压迫,并且受英、法、德、俄、美、日本等外国诸列强的压迫。这是很不平的。古人说不平则鸣。所以全国便要把这个不平来打平它。民权主义是对内打不平的。国内有什么不平的大事呢?就是有了皇帝或者军阀官僚的专制,四万万人还是不能管国事,还是做他们少数人的奴隶。所以对国内的专制打不平,便要应用民权主义。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民生主义是对谁打不平呢?是为贫富的不平等,要把它们打到平等。”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路线,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打不平”。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战,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以后,相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在继续“打不平”。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核心思想,就是追求社会的“平等”与“公平”。社会进步无止境,“打不平”无止境,追求“平”无止境。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必须坚持做到“平衡”。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在享受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尝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同时,要能够“知足知止”。这就是说,对自然界的开发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平”。亦即把开发与保护、污染与治理、今世利用与永续发展兼顾周到,保持生态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平衡。失去了这个平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就处于紧张对立状态,人类终将自食其果。

在人们日常生活层面,“平”字的涵义更为丰富。“平民”之“平”,意为一般的、普通的;“平心静气”“平心而论”之“平”,意为安定、安静;人们不分贫富高下,叫“平起平坐”;为官者不摆官僚架子,叫“平易近人”;同事间发生了矛盾纠纷,请第三方来调解,叫平(同评)理;如果调解人不是一碗水端平,叫屈的一方就“不平则鸣”,等等。

“平”字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情绪心态等诸多方面,大者如社会革命与政治生活,小者如人的日常行止与人际交往。涉及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从古至今。在讨论“平”字涵义的同时,应该作些深入的理性思考,探究其学理和文化价值。

其一,“平”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平则公,平则正,平则稳。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按自己的轨道有序运行,并保持着稳固的关系,这是由于它们相互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在国民经济领域,如果各行各业之间平衡协调、运行有序,那么此时正是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如果各系统相互间发生了掣肘问题,那么就必须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理顺相互关系,才能引导市场经济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生活领域,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尺,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通过改革和健全法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使全体成员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平衡与和谐,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要义也在于平衡,如饮食平衡、动静平衡、劳逸平衡、心理心态平衡等,其中尤以心态平衡最为重要。总而言之,一切事物都有趋“平”性,追求平衡,达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

其二,“平”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体现。事物之“平”的状态,是事物矛盾双方在对立、竞争、斗争过程中出现的对称平衡或相对平衡状态。这时事物矛盾状态表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其基本特征是“和”。具体表现有多种情况,可以是互相依赖、互相联合、互相渗透、互相融洽,也可以是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事物在这种状态下,是矛盾双方中代表先进力量的一方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因而也是整个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好和最充满希望的时机。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平”与“和”,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表现,并且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也正因如此,才表现出“平”与“和”的难得与珍贵。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状态,是矛盾双方的对抗。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贯穿事物变化之始终。此时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起主导作用,表现为对抗的不可调和性,其基本特征由“和”转变为“分”。即代表新质和先进力量的一方同代表旧质和衰败力量的一方进行激烈斗争,新的战胜旧的,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光明的战胜阴暗的,从而消除事物发展的障碍,促进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创平衡与和谐的新局面,推动事物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统一性与对立性、斗争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状态。这两种状态交替转换,而斗争性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使在同一性、统一性为主要表现形式时,亦即事物处在总体平衡和谐状态时,也同样伴之以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斗争。没有斗争性的存在,同一性、平衡性就会遭到破坏甚至丧失。所以,这种斗争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求得平衡与促进事物和谐发展才是目的。

哲学意义的斗争或者说矛盾运动,就是追求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界的万物、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人的思维心态中的矛盾现象,都是在从不平到平、平又发生不平、不平后再追求平的循环往复、逐步提升的过程中。每循环一次,“平”的程度就提升一个层次,但永无止境。

其三,“平”是一种思想文化,也是做人治世的一门学问。清朝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平均篇》中写到:“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其邃初乎!”可见龚氏认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平之”。如前所述,“平”字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和平、平等、公平、平衡等词语,自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修身养性等方面,并且对不同时期的人们具有不同寻常的亲和力,这必有深厚的道理在其中。所以,“平”实际上就是一门学问。对“平”学进行深入地考察与研究,不仅对总结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平”的内涵,对于做好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一定大有益处。

猜你喜欢

不平公平矛盾
公平对抗
河里鱼多
Cycling in America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不平的镜子
笨柴兄弟
咏费城自由钟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