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琼瑶,败也琼瑶
2013-06-27苏锦瑟
苏锦瑟
2012年7月,媒体再次传出她已离婚的消息。虽是空穴来风,却也未必无因。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女孩了,面对婚变传闻,依然云淡风轻,因为她的情感经历,远比她拍过的任何一部琼瑶戏都要缠绵悱恻,心酸坎坷。
她就是林青霞。
2011年,林青霞出版了散文集《窗里窗外》。琼瑶在序中写道:“看到这个书名,我就知道,青霞受《窗外》的影响,实在很大。她的17岁,以至后来的电影岁月,都在《窗外》的开始下而改变。我常常想,如果青霞没有拍《窗外》,她现在会有怎样的人生?”
小说《窗外》写的是琼瑶18岁时的爱情。当年,她高考无望,被家人忽视,爱上比自己大25岁的国文老师。所以,整个故事都流露着悲凉入骨的绝望。
接拍电影《窗外》时,林青霞只有17岁。当时她高考落榜,前途迷茫。17岁的林青霞跟18岁的琼瑶一样,单薄羸弱,忧郁自卑。相似处不仅如此:琼瑶母亲用绝食抗议女儿拍摄《窗外》;林青霞母亲也曾用绝食来阻止女儿拍摄《窗外》。
或许因为母亲都性格刚烈,事业再成功也得不到家人的肯定,林青霞和琼瑶的心理年龄都似乎停留在了十七八岁。她们一生都对爱有着超乎强烈的渴望,但是面对感情时又异常优柔寡断。
渴望爱情的林青霞,在《窗外》剧组遇到了与她纠缠一生的秦汉,延续了琼瑶式的绝望。秦汉比林青霞大8岁,成熟儒雅,风度翩翩。林青霞后来形容自己对秦汉的感觉,用了“迷倒”这两个字,可见其用情之深。之后,林青霞和秦汉在戏里爱得死去活来,戏外也难分难舍。然而,这个男人却使君有妇。从那以后,林青霞仿佛在用自己真实的人生,书写一部缠绵悱恻的琼瑶小说。她的情,如云一般,漂泊不定。
1985年,琼瑶鼓励已是单身的秦汉再次追求林青霞,此时距离拍摄《窗外》已过了13年。然而,此时的林青霞已中琼瑶的毒太深。她渴望的爱人要像琼瑶小说里的男主角一样浪漫、多情,每天都能给她带来惊喜。而现实里的秦汉,非常实际,毫无情趣。因为早年经历坎坷,他对金钱看得很重。
走下神坛的林青霞与秦汉,不适应人间烟火里的鸡毛蒜皮,甚至为了是吃牛排还是吃鱼这种小事争吵、冷战。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金童玉女,花好月圆。实际上,这份爱情已成鸡肋:林青霞对秦汉感到失望,秦汉因林青霞而沉默疲惫。可是,他们都为这段爱情付出了太过沉重的代价,难以割舍。
导致林青霞与秦汉决裂的导火索,是一张机票。一次,在香港的林青霞给秦汉打电话,希望他能来陪她过圣诞节。秦汉淡淡地说:“既然这样,那机票钱你出吧。”林青霞感到很难堪,但还是给秦汉买了机票。然而,秦汉说:“你给我买机票,我也不一定来!”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容忍爱人的这种轻慢,何况是成名多年的林青霞。至此,两个人22年的缘分,烟消云散。
1992年,林青霞认识了Esprit亚洲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邢李原。此时,林青霞38岁,觉得自己应该脚踏实地一些,结婚生子。此时,邢李原对林青霞展开了热烈追求。邢李原成熟稳重、温柔体贴、多金浪漫,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感动了林青霞。林青霞在一片争议声中,嫁给了貌不惊人的邢李原,并为其生育了两个女儿。
林青霞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琼瑶的魔咒,其实不然。琼瑶有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失火的天堂》。这又是一个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只是他们没有像童话里那样获得幸福——追求完美的王子无法接受灰姑娘悲惨的过去,最后灰姑娘自杀了,死时留下这样一句话:“我终于知道天堂的颜色了,它是火焰般的红,因为天堂早就失火了。”
灰姑娘林青霞没有悲惨的过去,却在当下留有遗憾——没有儿子。这同样让追求完美的邢李原无法容忍,两人渐渐貌合神离。2001年,小女儿出生后,两人开始分房而睡。因为林青霞不能再生育,港媒传出邢李原与公司女员工关系暧昧的绯闻。之后几年,林青霞与邢李原的婚变传闻屡见报端。林青霞曾经亲口说,由于邢李原工作忙碌,两个人靠传真机来沟通。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感觉分外悲凉,这样的婚姻,名存实亡。
2007年,林青霞承认自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自杀倾向”。婚姻幸福的女人,怎么会想到自杀呢?从那以后,邢李原再也无法堵住众人之口,成为一名渣男。
其实,林青霞从来没有改变,她一直生活在琼瑶筑就的浪漫梦里。或许,20岁的林青霞在台北阳明山别墅拍琼瑶电影时,这种浪漫就已经在她心里扎根了。然而,金钱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红颜未老恩先断,似乎成为所有“琼女”郎的宿命。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纵观林青霞这一生的爱恨情仇,成也琼瑶,败也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