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拟体验型游艇商务平台的构建层次
2013-06-26罗逸
【摘要】体验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很多设计领域的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体验作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一场新的设计革命,而游艇商务平台也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个可开发领域。本文总结了虚拟体验中的设计基本原则以及虚拟体验设计的结构层,试图将其应用到体验性游艇商务平台的构建中去。
【关键词】仿生设计;高性能船舶
一、虚拟体验与虚拟体验设计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VR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听、触、嗅等手段所感受到的虚拟幻境。在国内科技界,VR技术正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一)虚拟现实用以下3种基本技术进行了概括:
1、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2、采用多种功能传感器的交互式接口技术;
3、高清晰度显示技术。
(二)虚拟现实系统的技术
1、虚拟现实首先是一种可视化界面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虚拟环境,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环境能够精确表示物体的状态模型,二是环境的可视化及渲染。
2、虚拟现实仅是计算机系统设置的一个近似客观存在的环境,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三维视感、听感、触感和嗅感的感受。它是硬件、软件和外围设备的有机组合。
3、用户可通过自身的技能以6个自由度在这个仿真环境里进行交互操作。
4、虚拟现实的关键是传感技术。
5、虚拟现实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新型可感知动态数据库技术。可感知动态数据库技术与文字识别、图像理解、语音识别和匹配技术关系密切,并需结合高速的动态数据库检索技术。
6、虚拟现实不仅是计算机图形学或计算机成像生成的一幅画面,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各种人机界面与机交互,并在精神感觉上进入环境。它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和神经元技术。
二、游艇商务平台的现状
21世纪是游艇时代,游艇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尤其在发达国家,游艇需求越来越大,成为一种新的商务洽谈和休闲娱乐的选择,引领了全新的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奢侈品,游艇具有特定的消费人群,他们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识,更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因为游艇目标人群的这些特征,游艇商务网站的设计不同于其他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
可是在游艇领域,电子商务却鲜有发展,原因而在?我们课题组通过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其一,由于游艇的体量巨大,游艇的展售并不是十分方便,发展电子商务不能单靠网络上一张张宣传图片打动游艇的购买者以及潜在的用户;其次,现有的网上游艇交易平台如“中国游艇商务网”视觉效果与交互体验很差,这与游艇高档的生活趣味极不匹配;其三,“中国游艇商务网”没有一个可以供游艇买家、商家及相关爱好者相互交流的论坛空间,相互之间的信息没有能整合在一起。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游艇文化及其所倡导的休闲时尚、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有的平台并没有起到传播游艇文化的目的。
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在游艇作为一种舶来品,其影响与日俱增、其生活方式受人追捧的情势下,如果在国内市场上打造一个拥有良好视觉和交互体验,为游艇买家与游艇企业之间提供进行交易洽谈、虚拟展示、情景互动服务的虚拟商务平台肯定大有市场,同时,在内容设置上着力于传播一种休闲的、时尚前卫的生活方式,如,在商务平台上设置“游艇周边模块区”,内容上囊括相关的娱乐如钓鱼、水上高尔夫球、冲浪等信息以展示游艇海上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使用游艇虚拟商务平台的用户也逐渐成为游艇潜在的消费者,从而促进我国游艇行业的发展。
三、浅析虚拟体验型游艇商务平台的构建层次
综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认为虚拟体验型的游艇商务平台其结构应该包括四个层次,概念层、要素层、交互层、表现层。
1)概念层是虚拟产品的核心概念和创意。
2)要素层是设计分析的中心环节,连接创意和设计的桥梁。
3)交互层是产品和用户产生互动的空间。
4)表现层则是虚拟产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概念层重在创意,要素层重在分析,交互层重在方式,而表现层重在呈现。这四个层次就构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根源到表面的系统流程和框架。每一个层面都不是独立的,每个较高的层次有赖于下方的基础层次的支持,而较高层面设计的推进也有可能促进其基础层次的反思和调整。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虚拟体验正快步走向实用化,因此,作为一个的设计者,自然应该关注虚拟体验在设计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体验对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本文只是浅析了虚拟体验商务平台的结构层次,还有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待挖掘。
参考文献
[1] Ben Shneiderma:《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对话策略》,郎宗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2]赵丹亚、程健平:《信息化与生活》,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3][3](关)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林娜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罗逸(1989-),湖南娄底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