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临高县调楼渔家文化初探

2013-06-26劳俊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南

劳俊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临高调楼渔家文化,本文通过对调楼渔家的生活文化、生产文化与崇拜文化进行调查,探究临高调楼渔家文化的基本内涵,还原渔家文化的历史意义,为今后弘扬临高调楼渔家文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海南;临高;调楼渔家文化

海南省临高县调楼镇地处北部湾畔,位于临高西部,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不仅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且还拥有独特的调楼渔家文化。调楼渔家文化与海南海洋文化有着相同的本质,却也有着鲜明的特性。从渔家民俗角度去看待调楼渔家文化主要包括渔家生活文化、生产文化与崇拜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临高调楼渔家生活文化

调楼渔家生活文化即渔民在漫长的海上生产生活形成共同的行为特征和风俗习惯,是调楼渔家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也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服饰、居住、饮食、娱乐、嫁娶和殡葬等习俗认识调楼渔家生活文化。

1.服饰习俗

临高调楼渔家汉子穿的是对襟衫、直笼裤。渔女穿的是左襟衫、直筒裤。渔女的左襟衫是无领、袖短、衣服扣子在身体左侧,衣服两侧下摆有分叉,上衣的前后看上去皆是空白,衣服无兜,显得十分简练。渔女服饰以“轻”、“薄”为主要特征,以抵御阳光和炎热的天气。解放前为了耐风化日晒和海水浸蚀,左襟衫缝制后要放进薯莨根皮的锅中熬煮,故衣服呈深褚色。渔家裤子不论男女都穿用布带绑扎的直笼裤,因从腰间至腿肚都是一样宽又叫“笼裤”。直笼裤无裤带孔无腰带无口袋,裤裆大、裤脚宽、裤脚短,远看像两个灯笼。

临高调楼渔家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宽檐帽。这种帽子直径达到80公分,戴在头上能把整个身体都遮住,既遮阳又能挡雨。要用竹子搭骨架芦苇填充,这样可以使帽面精细密闭。帽子编制好后还要在外层刷一层桐油,防止海水腐蚀和漏雨。为了这种大宽帽子不被海风吹走同时戴着舒服,还要在大帽子内部添一顶小帽子,小帽子内用干荷叶填充,戴上后再用绳带系住。所以也被称为“渔家双帽”。

面巾是渔女们的必备品,海边风大,为了保护皮肤,渔女们出门都会把脸用面巾遮起来。面巾样式划一,但色彩多样,有白巾、黑巾、蓝巾、花巾等。按照惯例,老年的妇女戴黑巾或白巾,中年妇女喜戴蓝巾或白巾,只有年轻的女子喜戴黄巾或花巾。花巾上有各种彩色图案,其中有绣着金龙的,俗称“龙巾”,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为了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渔民们喜欢佩戴一些金银首饰,一般渔家汉子喜欢佩戴项链,而渔女戴耳环和手镯居多。

2.居住习俗

临高调楼渔家民居主要有珊瑚礁独立古房、石木楼房、南洋小骑楼和“长方体状”民居四种风格,其中前面三者是调楼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分布在海边的珊瑚礁独立古房是以珊瑚礁为墙,木头和椰叶搭建屋顶的小单间建筑,是渔民最古老的最淳朴的建筑之一。早期的渔民在这小房子里吃喝拉撒,生活得十分简陋。后来,有些渔民出海挣了钱,于是从海边往内陆迁移,并在渔村里建造了古朴素雅的。这种石木楼房主体结构由玄武岩打造成的石块垒砌而成,墙体拿熟石灰涂抹,配上青瓦,外露青石,外观酷似江南民房。二楼的地板由木头拼接而成,楼顶竖着竹竿挂着从庙里祈福回来的三角型和四角型彩旗(一般与自家渔船的彩旗保持一致)。到了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远洋捞金归来的渔民还在渔村主干道建起了南洋小骑楼。与海南大部分的骑楼相比,调楼小骑楼更矮、楼型更小巧精致,外观更光彩夺目。现代渔村由于渔民喜欢群居的缘故,宅基地多为开间窄进深长,由此建造的房子成了“长方体状”。

渔家建筑还有一种最为特殊的用途就是被称之“女子会馆”。女子会馆是调楼渔村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调楼渔村沿袭“男出海,女守屋”的传统,男女见面不容易。为了解决婚姻大事,人们便在村庄四周设立女子馆。渔家汉子把去女子馆叫做“游馆”,通过渔歌“哩哩美”的形式与房屋内的渔女对歌,通过渔女的种种对歌考验,方可入室见面。

3.饮食习俗

民谚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调楼渔民每年春季鲜鱼上市,家家都要“腥腥锅”,除了熬鱼之外,渔民喜欢大如拳头的鱼包子、鱼丸子和鲜鱼面。各家还利用各种海产品酿制的泡酒,例如海蛇、海马、海虾、海参等的泡酒,每种泡酒的口感和功效各不一样,别具风味。

在出海捕鱼作业时,渔民在船上吃鱼的规矩更具有典型的渔民饮食风俗特征。上船后第一次吃鱼,必须把生鱼头拿到船头祭龙王海神;吃鱼不准去鳞,不准破肚,要整鱼下锅。最大的鱼头必须给“船老大(船长)”吃。吃饭时从锅里盛出一盘鱼放下之后,再也不许挪动这一盘,挪动就意味着“鱼跑了”,对海上生产不是好兆头。吃饭时,只准吃靠近自己的一边,不准伸筷子夹别人眼前的鱼菜,否则即被称为“过河”;发生这种情况,“老大”要夺下他的筷子扔进大海,因为习俗以为随便过河为险兆,扔下他的筷子算替他躲过一次危险。吃过饭后要把筷子扔在船板上,最好使之向前滑一段,取意“顺风顺溜”。在海上几乎顿顿吃鱼,每顿吃鱼都不许吃光,必须留下一碗鱼或鱼汤,下一次煮鱼时投入锅内,这意味着“鱼来不断”。

4.娱乐

调楼镇的渔歌“哩哩美”的起源可追溯到南宋绍兴年间。民间传说,时任临高县令谢渥体恤民众、关心教育和农事,更重理渔事。临高渔业连年丰收,渔村处处回荡着渔家姑娘们甜美动听的叫卖声。如得名于衬词的渔歌《哩哩美》就是起源于新盈后水湾一带渔姑的叫卖声(临高方言):“卖鱼(雷),大家来卖鱼(雷)……”。后来,渔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在赶海、织网、婚嫁等的时候,逐步以该旋律为口头创作并不断伸展,久而久之形成了优美动听、特色十足的渔歌“哩哩美”。

“哩哩美”渔歌的歌词善用“比”、“兴”、“叠”等直述形式,歌男唱女见景生情地自由抒发,尤其是双关比喻更成为这一民歌中最突出的艺术韵味。哩哩美的音乐基本结构独具一格,它以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二乐段为主歌,第三乐段为副歌。独唱多用主歌,对唱以主歌为领唱,副歌为齐唱衬托对唱气氛。民歌虽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调”之说,但哩哩美并非独腔独调,任何腔调中的细小变化和区别始终都遵循着一个基本旋律,这个最基本的曲调固定以后,旋律变化和调整一般都跳不出这个“窠臼”。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哩呵么哩哩美,哩哩美雷爱”这个衬词来贯穿整个基调的全过程,使基本律、变律、衬词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整个曲调就变得更丰富、更具多样性和立体感。从词义来看,一个“丽美”(美丽),一个“爱”字,其寓意爱情的词组是“丽美妹,雷爱你”。柔美的昵称和旋律表达其绵绵恋情,直抒胸臆、含蓄、特指、幽情,让人格外心怡。爱情是哩哩美的的永恒主题,调楼渔家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无不以哩哩美对歌为重要载体。时至今日,哩哩美已经演变成渔民在休憩、集会时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

5.殡葬

渔村丧礼有繁有简,但都举行棺材土葬。人死后,择时入殓,先洗尸体,换新衣服、鞋袜,由子女抬放入棺材,不钉棺盖。有钱人家请道士做3天3夜的报孝斋。直属的子、媳、女、孙和旁系新属的晚辈来人孝。人孝者要守灵,禁吃鱼腥。超斋功德完毕,选择吉日出殡。出殡时,一般先举行“开灵”仪式“一点主”,请名人“叫礼”和写铭旌,谥号、神主牌、祭文等,待亲友们吊祭礼毕后方可出殡。送葬时长子长孙抬着死者遗像,请乐坊陪送,由渔家妇女扛棺材,一路燃放鞭炮,颇为热闹。还不时有亲朋好友在路上献上披红和香,并燃炮竹为死者送行。送葬回来,所有亲友要跨过门前火堆才人宅。然后,进行“清洁”(换孝衣服、扫地、洗死者衣、被、席等),“祝福”(安放神主牌)。3天后,入孝者择时择向出门。死者直属的子、媳要守孝35天,在此期间不能出门、登高、睡床(只能睡草席)、使用筷子等。在死者入土三年内,死者直属的子、孙要守制(带孝)三年,期间禁办喜事,放鞭炮,贴春联,建新宅等。

在外死亡者,遗体要停放在村外入殓。在海上遇难找不到尸体者,等到做斋时才招魂立墓。

二、临高调楼渔家生产文化

1.船具

船是调楼渔家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渔民的家。逢年过节时,渔民在家中杀鸡祭神、接迎神明、粘贴对联、放炮庆贺等节事活动,均在船上再重复一遍。

造船在调楼渔家享有与盖房、娶亲、殡葬等一样重要的地位,都是请“先生”(主持祭祀的司仪)选好日子,请神明到场进行庄重的仪式,方可启动造船程序。选木是第一步,需要树龄几十年以上的老树,以杉木为主。木材买回后,要放在太阳下晾晒,边晒边观察,等木料干湿适中时,就开始解木。解木即从木料中解出造船用的各种不同形状的方料和木板,船骨架用方料,船边、船底用木板,一艘船需要用几十种不同的方料和木板。木料备好了,就可以正式开始造船了。

一般船东选择吉时带上丰盛的酒食和鞭炮到作坊,请船匠们立起龙骨。龙骨立起时,鞭炮齐鸣,船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红布和铜镜以及一些象征吉祥的物件,请船匠绑在头苏上。在造船过程中,闲人、孕妇和月经期女人等不得登船,以图吉利之意。此外,船头还要挂上镜子(取驱除妖魔鬼怪之意)、筛子(取渔业丰收之意)、剪刀(取剪除妖魔鬼怪之意)、红布(取避邪和吉庆之意)等,无不寄托着渔民对渔业生产丰收和出海打鱼顺利的美好愿望。龙骨立起后,船匠们就可以按照四个步骤开始施工,搭骨架、建驾驶楼、打灰和安装机器。

搭骨架就是在龙骨上安装横梁、横柴,然后把大斤固定在船体侧面。骨架搭起后,接着安装船板,形成一个完整的船身。这个过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方料与方料之间要用梯形榫口连接,板与板之间要凿孔,并用螺丝固定。以前的船尾较矮,到20世纪50年代,船尾改造成高翘式的,这是为了防止大浪涌到船上。今天的船很高大,船尾就不用再做得那么高了。现代的工序为了节省船家的时间,驾驶楼可以单独修建,建好后安装在甲板上,就可以进行打灰的工序了。打灰很轻松但技巧性要求高。要根据海南的气候,用桐油、石灰和椰丝按不同比例调出灰浆,把灰浆抹进船缝里,当缝隙里的灰浆风干后,再涂上一层桐油,船就可以入水了。在70年代,船上有大帆小帆,用小帆是为了增大风力。现在船的吨位增大,所以动力已改成了机械动力,主要是使用柴油机。在船下水确认船体安全后,就可以开始安装螺旋桨和柴油机。

渔船造好之后,渔民要在家里养一两只猪,以备渔船下水前求神仪式之用。渔船下水之时,亦请“先生”择日。届时通过一定的仪式,把神请到船上,以保佑渔民平安出海满载而归。调楼渔船与其他沿海地区的渔船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渔船上挂满了旗帜,旗帜的特点是一杆两旗,上一面是三角形小旗,下一面为长方形小旗,上写有“华光大帝”、“都统真君”、“御史真君”、“神山明王”、“辛帝判官”、“祖师功曹”、“玄天土帝”、“英烈天妃”、“五佛大帝”、“护法大将军”或“班帅侯王”等四、五个字,旗帜镶边,颜色各异,远远望去,赫然醒目。一般来说,大旗周围有十余面小红旗,据说以上都是传说中的海上保护神。

2.渔具

调楼渔民用的渔具主要是渔网。渔网的种类主要有三指网、四指网、小鱼网和灯光围网等,网的原料以前是麻,现在是胶丝,网纲有浮子。渔网一般由渔家女进行编织,调楼自古以来有“男出海女织网”的传统。渔家女们“手脚并用”在自家的院子、厅堂、门前,利用树桩、椅子或门把挂上网线,尼龙线一穿一绕一拉,埋头飞快地穿梭织网。在调楼还可以听见渔女边织网边唱道:“一网金,二网银,三网打个聚宝盆,四网打个铜罗群,五网拉个蚶螺满,六网虾蟹满仓盛,网网船只都不空哟,满船载着返家门,娘娘保佑好收成,来年为娘娘修庙镀金身”。

现在的渔网大多为机器编织的格大型捕捞笼网,可在水深50米内作业,而渔家女的手织技术可为机器网提供缝补支持。

3.捕捞作业

调楼渔民在出海作业之前,都有一定的仪式,其中最普遍的便是到自己所崇拜的主神庙宇做祈祷,期盼主神保佑自己出海一帆风顺,渔业生产取得大丰收。

在撒网之前,先由船老大观察鱼情,他像一名渔船指挥官,能掌握住季节、风向、潮流的变化,准确地判断出“鱼红”,即鱼群集结游动的迹象。快撒网之时,船老大站在船头上,上半身探出船舷,凭耳朵听水面的声音进行判断,哪种响动是航船激起的浪花声,哪种响动是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然后,他再仔细观察船灯下海面涌起的波浪形状,就能定下是否命令撒网的决心。撒网时2人一起进行,2至3小时后拉网,边取鱼,边拉网,这都是机械作业。待鱼捕上来之后,把它们装进随船带来的冰箱里面,以起保鲜作用。

4.晒盐作业

调楼镇龙楼村的古盐田是始建于唐代,曾是海南6大盐场之一,作为调楼镇的一项重要支柱性产业一直被人们所重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调楼镇龙楼村的古盐田很具规模,面积达1400余亩。这里的盐田原本也是采用晒制卤水的方式制盐,然而1966年因为国家提倡“晒水”制盐,即直接把海水引入盐槽中晒制,所以对盐田进行了改建,把原来的火山石做的盐槽改为石砖铺底,并根据功能的不同,将盐槽划分为初级池、中级池、高级池和结晶池。晒出来的海盐色泽淳朴、颗粒大、含盐分高、矿物质含量丰富,除了能做佐料外还可入药,有清热和刺激、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有助于排出体内老化物和去除表面死皮层)等功效。

(三)临高调楼渔家崇拜文化

调楼渔民主要信奉道教,有部分民众信奉佛教,还有少数民众信奉基督教。

在调楼的渔村里,每走几步都会有一个庙宇,庙宇的名字五花八门,峻灵王庙、陈杨庙、火光庙、关马庙、天后宫等等。体现了调楼渔民信仰的广泛性、功利性(即对自己有用的神都信仰)和实用性,这蕴涵着调楼渔民文化的兼容性特征。按照当地百姓祭祀的主神不同,偶像、摆设各异,每个庙宇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现代调楼渔村的庙会,迷信的色彩更少,文化的氛围更浓。人们在庙会上听渔歌、吟诗联、展绘画、看舞狮表演,庙宇成为人们交流休闲的新场所。

每年的元月十六日是调楼的“游公节”(公是指各个神庙里供奉的神明)。元月十六的凌晨,组织该活动的老人叫来青壮年用神龛把庙里的神明“请”出来,在锣鼓队的簇拥下,挨家挨户上门去接受渔民的供奉同时也为每家每户祈福。渔家为了迎接神明,在那天先杀鸡祭祖,而后备好披红、令旗和“金牌”,用小碗盛上米,米上斜插着供奉给神明的红包,和香烛一道摆在门前的供桌上。待“游公”队伍临近,家长点燃香烛带领全家在门前恭候神明。在拜香祈祷、神明入屋祈福之后,可把披红、令旗和“金牌”贡献给神明,最后点燃鞭炮欢送神明。

渔民认为有船必有“船龙爷”,因而他们把祭船叫做“做顺风”。海上捕鱼每月“两水洋”也就是每半个月叫做“一水洋”。在海上捕鱼捕了“一水洋”,船就要进港对渔网进行更换或修补,柴油、汽油要补给,船上吃的粮食、菜蔬、水等也重新补足,船也要整洁一番。就在船进行休整几天后,新一个水洋开始的头叫做“水头”。而“做水头”是向“船龙爷”进行的祭祀膜拜的活动,每“水洋”一次,雷打不动。“做水头”一般先到村上的神殿(按各家信奉的主神去不同的庙宇)祭拜当地保护神,再来到船“龙门头”请“船龙爷”,再在船驾驶室左边(小护边)的地方请(祭)“小老爷”。至于船上有无“小老爷”要因船而定,一般来说,船上曾死过人,或船运载过“宝贝”(死人)的,都要设小老爷。因为海上遇到“宝贝”(或日“元宝”),必须要把他装上岸,然后搞些木头代棺材(叫做“板头份”)送山上埋葬,这是渔民的惯例,而这个“小老爷”渔民也是十分敬重的。“做水头”仪式与盘头(碗菜)比较简朴,殿前、船上都一样,船老大与伙计们点燃香烛、桌上摆了猪肉、豆腐、点心(糕点)、老酒,待许了愿,加酒三巡、烧了千岁、放过鞭炮、膜拜了就完事。不过在膜拜过程中,只有船老大是不拜的,因渔民认为船老大比船龙爷来得大。

渔民除了每水洋要祭船外,到了过年也是要祭船的,形式与上同。

综上所述,调楼渔家文化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琼北文化中重要的典型的代表,它不仅反映调楼渔民对南海的认知历程,而且还折射出调楼渔家的生产、生活、崇拜等。调楼人民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也就是创造调楼渔家文化的历史。正确地解读这段历史孕育出渔家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渔家文化的基本内涵,还原渔家文化的历史意义,为传承和保护临高调楼渔家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林贤东.海南岛的海洋民俗文化

[2]陈学诚.临海沿海渔民的风俗.临海新闻网

[3]2012年12月21日访临高调楼镇黄龙村老渔民黄宗所记。

[4]王勇.海味十足的海南西部渔民服饰.海南日报

[5]谢盛涛.临高渔歌哩哩美·让人一“听”钟情的民歌艺术奇葩.海南在线

[6]戎海.海南临高两处千年古盐田濒临废弃.海南日报

猜你喜欢

海南
The Taste of Summer
2022年“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名单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礼物
礼物
《海南新语》评介
海南师范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作品
海南,海南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