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
2013-06-26冀丽俊陈捷
冀丽俊 陈捷
一、引言
目前,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输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能达到较好的平衡,是一个一直困扰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设计教育自身发展不够完善,历程较短;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条件、区域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对工业设计教育缺乏真正的了解,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上剧增,但是在质量上与企业的、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突出表现在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对于设计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社会实际需求最为迫切的是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具佳的工业设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才。
对此,我们提出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教室-工作室-办公室”模式。
二、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法
在介绍“教室-工作室-办公室”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对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作为我们推敲具体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方针。
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增强对设计由课堂的理性认识向实践项目过渡的感性认识,并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和新的知识。二是为学生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实践教学的导入能弥补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生存经验不足的缺陷,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现实需求,使学生能顺利地就业且融入社会;三是为工业设计教育自身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把专业课程与完成企业实践性设计工程二者相结合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科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实践性教学则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两点: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把课程学习环节与校外实践环节结合起来;二、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者的相互结合,既使学生在专业课堂中获取知识,又在动手实践训练中加强了所学的知识以及积累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工业设计教学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发展与完善。由此可见,实践教学使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市场变化之中,加上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学术、人才、资源等综合优势,可以使教育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对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思路等方面进行动态的调整与完善,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有力地保障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三、“教室-工作室-办公室”模式的具体实施
工业设计是一门同时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美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学科。在“教室-工作室-办公室”模式中,教室、工作室、办公室分别代表不同的教学培养阶段,也暗示着实践教学的目标所在。
(一)阶段一,教室模式
教室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其社会生活基础和专业基础的“根据地”。这里的“教室”,是泛指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素描、色彩、模型制作、软件应用等都应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理论基础也应该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迷惘到精通的过程,如三大构成、设计史论等课程都是应当顺利完成的。
(二)阶段二,工作室模式
在前一模式进入中后期时,学生导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高专业能力的场所,我们习惯称之为工作室。就学生而言,在学完一定的基础课后,进入工作室完成专业课学习期间,在接受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观念、科研方法外,与教师共同参与完成课题研究。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师的助手与伙伴,使师生关系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一方面必须主动地努力学习该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工作室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协作能力、交际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在设计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也受到较好的训练与发展。最后,与工作室其他专业方向,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或老师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可以全方位认识与了解工业设计,培养出多模式、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三)阶段三,办公室模式
此模式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开展学生工作室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二是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前者应以后者为目标,而后者应为前者做指导。
一方面,开展与企业工作室的合作项目,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通过教学与企业实践设计工程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体系,加强案例教育,借鉴了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加强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知识交融,迅速提高了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开展与企业工作室的合作项目,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教学与企业相结合,企业可以得到来自高校的技术力量,从而注入新鲜血液,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与企业的知名度。这就创造了工业设计实践性教学的条件与环境。
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经过工作室的磨练和提高,继而经过参与企业项目的实践,可以说能够具备进入社会企业的专业能力,如果办公室模式能够顺利地完成,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设计毕业生即谓水到渠成。
四、结语
新世纪需要大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工业设计人才,而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需要能促进教学、实践和科研的进一步结合,需要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配合。如不能与社会的需求、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对设计教育的思考.艺术教育[J],2005;4-5.
[2]何茵.消费者感性调研——促进设计成为企业的竞争资源.
[3]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装饰[J],2006:40.
作者简介:冀丽俊(1988-),山西介休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陈捷(1987-),山西介休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