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互动式教学与人文性
2013-06-26周柳亚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论断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根据教育学原理,并结合本科生的特点,将互动式教学引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在互动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人文性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互动式教学;人文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具有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等本质属性,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而“原理”课教学总体效果不理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以为这和在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揭示“原理”的科学性、政治性一面,对人文性的一面挖掘不够有关。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有必要把人文性作为重要的切人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我们将互动式教学引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在互动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人文性价值。人文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属性与基本功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象是人,重视人、关注人,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完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的功能与品格,也是其人文性的基本定义。
一、“原理”课教学人文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1.教学内容的重复性。由于该课程一直从中学开始贯穿到大学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和厌学心理,而“原理”课程作为哲学的学科特点又决定了其本身过于关注抽象思维,更使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把“原理”边缘化。因此,如何把学生早已有所知的抽象理论用一种感性轻松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2.教学方法的呆板性。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当的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及参与度。但目前的教学形式主要仍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状态,老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忽视了思想上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互动。这种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违背,是对人文性的忽视。因此,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任何理论的讲解都离不开对方法论的研究。“原理”课本身所具有的强理论性的特点,更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置于互动中的学生真正领会原理的意义,在互动中提升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育方向的偏颇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但是现实说明,当前的原理教学中存在着过于注重世界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忽视了人生观教育,重教书而轻育人,重传授知识而轻视或忽视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发现和指导。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正入脑人心,需要我们更多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走进他们生命的深处,去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实际需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处处感到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就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之中,就在生活的零零散散之中,就在灵魂的隐蔽处,这样学生才会在原理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4.教师教学态度的惰性。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决定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认知特色以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高校“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大学生的具体特点,不断摸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双方的配合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原理”课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明显不足,其中教师的教学惰性是主要原因,缺少为人师者的奉献精神,不愿花费心思和精力去研究层出不穷摆在他们面前的学生的现实问题,对教学工作抱着应付的心理,奉行“过得去就行”的原则。思想政治教学是个讲良心的工作,也许它并不要求教育者一定要有多高深的知识,但它一定要求教育者是热爱他的本职工作热爱教育的。
二、互动式教学是实现“原理”课人文性价值的有效形式
教学体系是对教材体系的再创造,是教材内容进学生头脑的重要环节,“原理”课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质,就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为了进一步深化教材,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文性,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有效形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理论法”、“启发法”等注入式教学截然不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反映和创造。互动式教学由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发展心理学的“双主体”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媒体是教材。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通过积极探究,使“死”的教材转化为“活”的能力。从“学”的角度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则是认知的主体,老师则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究学习,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可见,互动式教学过程应包括三个层面,即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和师生与社会间的互动,后者即指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间的互动。“原理”课的互动式教学的开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1.基本原理是教学互动的前提
基本理论知识的传输是保证有效互动的前提,所以,只有在引导学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学生的互动热情才会被唤起,互动的过程才会顺畅,互动的效果才会显现。尽管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必要,但是因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学习过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所以,在讲清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较少地占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去重复基本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关注并结合社会现象和问题,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某一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体会,甚至是困惑。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教师也很推崇师生互动,并坚持寓教于乐。然而,他们不是把教学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而是放在自己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常常把各自收集到的大量笑料、故事倾注于课堂上,教师学生都很活跃,互动有加,但无主题、无观点,课后学生茫然一片,一无所获。
2.有效激励是教学互动的保障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原理”课课堂互动的动机主要是外在动机,一半以上的学生是为了多拿平时成绩,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在刚开始时,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被动参与,且内心带有极大的抵触情绪。然而,随着参与互动时间的持续,参与次数的增加,学生的胆识变大,参与能力逐步提高,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慢慢养成了参与互动的习惯,先前的被动参与也逐渐转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并从互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这将极大地改善课堂互动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和利用平时成绩,尽可能地发挥它最大的激励作用。
3.合理点评是教学互动的必须
当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依据选材的境况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意见之后,内心最渴望的是希望从教师处得到观点正确与否的评定。一般来说,教师的点评应当在剖示自己观点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互动热情与探讨精神多予以鼓励和赞许。尤其是对那些提出争议性问题的学生,使其感觉到互动的最大价值不是仅仅在于观点的正确与错误,而在于其是否付出了思维、是否用了真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互动教学的全面、充分与学生互动激情的延续。在点评时需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用简练的语言恰当地点评从而激励学生的发言并帮助观点模糊的学生理清思路,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及全面的了解。
三、在“原理”课互动式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建议
虽然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并可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但是要在“原理”课程当中顺利的实现,需要一些必须的条件。
1.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提高“原理”课互动式教学的实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并注重创新精神,提升课堂的驾驭能力。
处在大一大二的学生对自我概念的形成还不够完善,对自我的定位也不是很准确。因此,“原理”课教师本身扮演的就是学生榜样的角色,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理”课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应塑造自己的灵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学生心里深深扎根,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影响和帮助他们一生。
互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上进行改造,要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资料方面做充分的准备。教师需要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应对课堂出现的自己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和情况。因此,“原理”课教师要回答学生提出的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问题,必须拓宽自己理论和现实视野,增加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表现为: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等等。”学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对象,“原理”课教师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观点、途径、手段对学生进行施教,不但要从教育目标出发,还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重视学生,才有可能被学生接受,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在“原理”课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多注重人文关怀,具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的敏感之处,即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来自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教师既不能消极回避,也不能强硬说服。其次,要善于寻找学生情感的共鸣之处。生活是情感的源泉,离开生活的人文关怀是苍白无力的,也无法得到学生心灵上的感应,对生活感受的认同是实现教育双方情感共鸣的前提。再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注重人文关怀,必须关注人的情绪和感受。积极开展赏识教育,通过巧妙的行为激励,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勇于表现、敢于表达、勇于参与,激发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热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和老师的思维互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理”课教学的有效实施,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张天宝.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
[4]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周柳亚(1965-),女(汉),浙江富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