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2013-06-25凌涛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定位

凌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量的不断的增大。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发展也在悄然的改变,信息时代的革命性改变,电视媒体立足于社会信息的传播,将民生新闻不断的普遍化和深度化。各地电视台依靠自身的特色和资源,打造出具有品牌的民生新闻,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文章从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不断的与时俱进,了解人们的需求,扩大人们的视野,更加全面的关注普通人们的生活和细节。实现电视媒体的传播价值和实现人们的话语权,更加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电视 民生新闻 定位 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12-01

引言

电视民生新闻凭借着更加的贴近生活,更加的关注民生引起广大普通民众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积极发展,电视民生节目的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节目缺乏新意、同类节目泛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随着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节目的号召,全国的权威媒体也逐渐的加入这一行列,更多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以及电视人走入基层,和普通劳动人民交朋友,实现与民众的零距离接触。电视民生节目是人民信息生活话语权的一个交流平台,积极的加强民生节目创新和多样化,从而实现中国本土特色和人民疾苦的双向表达,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问题

1,民生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电视民生类节目的蓬勃发展,中央电视台民生节目《新闻调查》立足普通人的新闻事件,为这些人找一个合理的申诉平台,节目囊括的不仅仅是新闻更有背后全国各地普通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节目的权威性和基层性也让更多的电视台争先的模仿,如:南京电视台的《绝对现场》或者是杭州电视台的《新闻天天说》。无疑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和平民化的视角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积极的推动了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但是这个同质化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加重,民生节目的形式和风格都大同小异,一档节目比较红火,其它的电视台就进行争相的效仿,很难突出民生新闻的创造性。这么多的民生新闻节目都挤在一个电视的播出时段,必然会引起最后的竞争恶化以及节目恶性的循环。

2,民生节目选题的庸俗化。随着媒体的新兴发展,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都在不断的加大,受众的目光和视角也越来越挑剔,电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视媒体想要抓住受众的眼球,在民生节目的制作选题上逐渐的庸俗化,从而博取受众的眼睛。这种庸俗化简单的来说就是对老百姓生活中的奇闻异事的报道从而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甚至是一些“小三”事件、自杀、谋杀等等,从而让民生新闻逐渐的趋于媚俗,而缺乏民生节目的人文关怀。甚至有的时候在策划节目的时候为了所谓的宣传效果和视觉震撼力,将画面变得更加的神秘化和诡异化,宛如一部惊心动魄的悬疑片。民生新闻是切实的反应人们的基层生活,应该更加的凸显社会的人文性。

3,电视民生新闻那节目的社会监督功能错位。在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中所出现的负面报道,很多的记者或者是电视媒体都不能准确的把握其中的曝光度,过多的介入到主人公的事件当中,将自己当做是“审判者”,从而逾越了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媒体党和人民的喉舌,但是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保持新闻的公正性,从而保证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

4,民生新闻对受众定位的模糊化。电视节目的定位非常重要,这往往决定着节目受众群的范围,只有找准民生新闻的受众,有针对性的研究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更加的突出新闻受众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很多民生新闻都缺乏对于受众的准确定位,民生新闻往往只是局限在一个点上,对于城市市民的关注过多而缺乏对于农民生活的关心,忽略了民生新闻的全民化和广泛化,更多的更确切的反应出不同地域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剧,贫富差距不断的加大。民生新闻的定位模糊对整个节目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制约因素。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1,积极的实现民生节目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制作。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电视媒体对于基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报道也逐渐的增多。如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节期间的特别节目《你幸福吗》就是为了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而开设的节目,还有反映留守儿童过年的,还有农民工返乡的等等,都是根据现实的情况而开设的特色节目。在实现民生节目的个性化方面中央电视台也是别具一格,积极的发动那些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节目主持人融入到普通的生活中,从而使得节目更加的具有感染力,真正的实现民生节目的平民化。

2,加强民生节目的服务功能。媒体归根到底还是要落户到对人民的服务上面,民生节目被称为是“老百姓自己的节目”,在帮助老百姓以及提供信息方面要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拿中央电视台节目《今日说法》为例,就是讲述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犯罪的例子或者是碰到的一些维权现象从而给出专家建议或是法律援助,不断的普及人们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以及杜绝类似的犯罪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断的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民生节目在提升自我收视率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发挥节目的服务功能,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信息。

3,增强电视民生节目的人文关怀。民生节目最大的有点就在于它具有平民意识,能够更多的站在普通民众的视角增多人们的话语权,对人们的真实命运拥有深切的关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给予关注和帮助。同时民生节目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客观公正的报道模式,既要倾听人民的呼声还要帮助解决社会矛盾。如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节目将这些普通人请到大屏幕上,积极的宣传社会正能量,为平民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典范。

4,积极的引入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在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上一向习惯运用亲切朴实的语言以及相对简单的新闻模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在众多的形式中时间一久不免显得枯燥和乏味,这个时候对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营运而生,透过事件本身升华到事件的本质,从而不断的提高民生新闻的深度和内涵。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生活》栏目,对人们所关注的股票市场、工资改革以及住房贷款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从而对人民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引导,积极的构建主流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结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虽然只是一档电视节目,但是它所反映和表达的社会功能以及平民意识受到全社会的赞扬。在民生新闻节目的定位和发展上,要始终牢牢的把握“好看”、“有用”以及“重要”这三个因素,从而加强对民生新闻的深入报道,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文章从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以具体的节目为佐证,积极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的引导民生新闻节目关注民生和反映民情,弘扬真善美,宣传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 江元丽,调整期的民生新闻该如何发展[J],青年记者,2008

[3] 陈旭,电视民生新闻的误区及出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 张爽,张金桐,论民生新闻的特性及其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8

[5] 高红明,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6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电视定位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