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在金融管理体制中的应用探究

2013-06-25李晓东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李晓东

【摘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使人类的经济活动步伐大为加快,这种影响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子化监管;金融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08-0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使人类的经济活动步伐大为加快,这种影响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电子化监管的内容及问题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经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3部分。就电子化监管而言,其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对日常业务经营的监管。实行电子化监管后,金融监管的模式将由单一的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审查并重的模式转变。其中,作为电子化监管的主要内容,非现场审查被看做是日常监督和持续监管的基础而被广泛使用。从整体流程上看,非现场检查分为银行机构数据(信息)的采集输入、数据查询分析和生成报表预警3个阶段。所谓非现场审查,是指监管机构通过定期和小定期地对被监管机构上报的各种统计资料、报表等,按一定的程序与标准进行审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报表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准确性极为重要。监管机构除要求受检机构通过网络传送各种报表外,也可主动从金融电子化信息系统中查询所需的监管信息。需强调的是,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应加强对监管权限及网络本身安全的管理。

在采集到所需的信息后,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分析,迅速、准确地确定金融机构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各种业务的经营状况,并跟踪观测风险的变化趋势,必要时给予预警,从而形成集资料收集、分析和反馈于一体的非现场监控体系。在技术上可选用目前应用较广且效果显著的金融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一种支持决策过程的、集成的、多维的、随时间而变的、相对稳定的海量数据集合,是当今信息管理的主流趋势。利用金融数据仓库以及建立在其上的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知识发现技术,对监管数据进行抽取、集成、转换和综合,并调用相关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可确保风险监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一技术无疑将为我国电子化监管系统的建立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电子化监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同时,电子化监管由于借助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监管方式来说,应该更富有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对监管流程的改进以及监管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同时,对金融电子化信息系统的监管也应被列为电子化监管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电子化监管涉及的关键问题

1.合理设计监管指标体系

在电子化监管方式下,监管部门的监管内容是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体现的。因此,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指标体系成为电子化监管的基础环节。由于电子化监管体系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等小同层次,相对于各个层次,监管指标的具体设计也应有所小同。对于各项量化指标的风险区间的设计是电子化监管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建议设置监管指导线、最低比率与目标比率等,将谨慎和弹性原则相结合,合规性和风险性指标相结合,借鉴和运用国际监管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以更好地适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共享信息

金融监管主要由银监会负责,但其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有稽核功能。若要求受检行向这些职能部门一上报所需的金融报表,无疑会造成重复和低效率。因此,必须改变这种非现场监督数据分散割据的状况。具体办法是,由各级金融监管中心统一收集各类所需报表,经计算机加工后,转送给各职能部门,减少商业银行重复报表的弊端,提高非现场检查的效率,同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对于重要的报表,各职能部门可要求商业银行直接报送。广泛采集的数据被存储在集中的金融数据仓库中,通过强大的通信网络将其传送到小同监督部门,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3.加强金融计算机检查

金融计算机检查是指监管部门为防范信息技术诱发金融风险,而对金融业务系统、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及金融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进行的全而检查监督。它是对现代化的金融业务工具、载体、环境的全方位检查,对金融计算机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再监督。在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工程建设中,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是: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对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实施检查监督几乎是个空白,金融电子化工程己经形成了一把巨大的“双刃剑”。对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堵塞高新技术环境下的漏洞,防范金融领域的技术风险,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开展金融计算机检查己经成为对金融机构检查、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信息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在信息经济时代,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但如上所述,金融信息化在给金融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不消除金融信息化所产生的金融风险,金融业就很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本文针对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l)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银行等金融部门应当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比如,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权限管理,在操作口令、权限分配上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相互制约,设置口令时不要过于简单,尽可能大小写、中英文混用,并且口令要定期更换;加强网络系统维护,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查杀计算机病毒;对过期或作废的报表、磁盘、光盘、文件等进行登记注册并统一销毁,防止不法分子窃取其中所含的重要信息;对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处罚措施,以起到警告和威慑效果。

(2)运用信息化支持管理决策。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搜集金融信息,通过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把它转化为有用的管理决策信息。信息的充分性和真实性是现代金融决策的基础条件。一些金融机构出现决策失误,就是由于在决策阶段忽视信息的价值,由于虚假的信息而造成许多误导和误判。以不变应万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经验决策,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可能会受到致命的打击。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必须快速获得精简的、完整的、时效性强的信息,包括国内外经济信息、客户信息和金融机构内部的经营、财务、现金流等方面的信息,而这都需要信息技术发挥关键作用。把金融信息和金融风险预防的研究以及金融政策工程研究纳人决策体系,形成科学决策机制,才有可能在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利用信息化强化金融风险的应变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金融领域的收益和风险变得更加令人难以捉摸,旦夕之间,可能获取暴利,也可能全盘皆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正改变着货币的国别性和银行的地域性,传统的金融交易和清算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家既要有能力分享国际资源,又要有能力保障自己的金融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说,谁在信息基础和信息制度方面占优势,那么谁在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资源的利用方面就占有优势。因此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就成为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金融信息化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金融信息化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积极研究计算机技术,使其对金融管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洋.试论国际金融信息化发展对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启示[J].中国经济评论

[2]陈逢吉.金融信息化:商业银行创新的基础[J].华南金融电脑3范静,等.金融信息化对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

[3]李刚.商业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4]李志彤.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软科学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术
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控制管理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探讨
探讨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矩阵LU分解的并行处理
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