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门户(EIP)初探

2013-06-25李建旭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系统集成

李建旭

【摘 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门户已经成为了企业决策层重点思考的方向。本文从企业信息门户的特点,来描述企业信息门户的由来与优势,着重介绍了企业信息门户架构设计和实现方法。以此帮助企业信息化人员更深入了解企业信息门户的相关知识,拓展更丰富的思路。【关键词】EIP 系统孤岛 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H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03-02

1、EIP由来

互联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原有以人为本的作业型态,面临网络的冲击,如何运用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成为企业最重视的课题。各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不断深化,企业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也愈来愈多、愈来愈繁杂。这些为满足不同业务需求而在不同阶段建设的各种信息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系统与系统缺乏整体的考虑。系统间彼此孤立,数据分散;用户必须频繁的登录不同的系统,使用方法不统一、安全性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与控制;对于企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来说,所需要的资源存放在不同的系统当中,导致频繁的在系统间来回的切换;同一信息在财务、ERP、CRM 等系统可能都保存,导致信息的不一致,不同的信息由于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也很难形成组织统一的信息模型;由于不同的业务流程在不同的系统流转而无法满足,企业的协同效率明显受到制约。这些现象已直接阻碍企业信息化系统价值的发挥,也造成资源及成本的大幅消耗。

因此为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成功实施企业EIP 系统, EIP 是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的缩写,简称企业信息门户。EIP 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管理,更是一种服务的价值。它能够让企业实现用户在不同地点快速获取信息,提供有效的获取知识、整合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传承知识的平台,提升企业间协同效率、业务灵活度,减少资源及成本的无必要消耗。

2、EIP特点

企业信息门户具有以用户为中心、统一基础架构、高度集成、完善安全措施等特点,帮助企业实现如下目标:

1)集成传统网站、业务办公系统。

2)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迅速地获得个性化的内容、应用和服务,并提供统一的访问方式;

3)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企业运营数据和信息,提供高效获取知识、整合知识、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

4)打通全企业业务流程过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协作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业务灵活性和透明度;

5)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应对端到端的新的服务模式。

6)多数企业的 IT 系统是由多个分散的内部和外部的 IT 系统构成的,企业门户可以将这些系统集成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电子商务的功能。

7)许多现有的商务站点都不能处理遗留系统,企业门户可以解决大型企业的遗留系统与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的一系列问题。

8)由于具有个性化的功能,因此可以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加直观、易用的界面,并且能简化用户的使用并节省时间。

企业信息门户可以实现内外部网站信息集成、业务分类、个性化展示和系统资源管理的集成,实现纵向的企业内部的协同应用和横向的企业间协同应用。在应用时不再是“人找事”而是“事找人”,通过一个整合的、个性化的场景界面,企业中不同人员可以方便地处理他的任务、访问相关的信息和处理相关业务。

3、技术架构

EIP按照技术实现角度,可以划分为门户的接入层、核心层及其它企业应用。接入层在技术上提供各种用户访问的渠道和方式;核心层通过提供访问安全、展现管理、策略管理、访问控制、内容应用聚集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要素,实现EIP的若干业务功能;企业应用是EIP后台的各类已建或待建的系统,作为EIP需要聚集和访问的信息资源。

另外还有贯穿EIP的两条线:一条是统一资源管理,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角色权限、地址域名、应用系统等等信息资源的编码、维护、部署等;另一条是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EIP的技术架构可以用图1表示:图1

1)接入层

EIP能够支持领导、员工及合作伙伴使用不同的访问设备及使用不同的信息浏览工具访问门户的信息内容和应用资源。门户接入层提供诸如Intranet、GPRS、SMS、PSTN、Internet等接入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格式信息展现功能。

2)核心层

核心层包括访问安全、内容展现、策略管理、访问控制和内容应用聚集等功能,用于用户的访问身份认证、用户访问策略管理、后台应用系统的访问管理及信息的个性化等功能。

3)软硬件结构

出于开放性、安全性和通用性的考虑,建立EIP时基于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原则,服务器应采用双机集群或负载均衡设计,多个服务器同时工作,负载均衡,互相冗余。

在软件方面,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及易维护性,建议EIP采用三到N层次的应用架构进行建设,现阶段业界比较推崇的三层架构为J2EE技术(大多数网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逻辑上的三层次架构)。

逻辑三层次架构具有展现层(主要通过使用JSP、Servlet技术对客户端进行展现)、应用逻辑层及数据层,这三层构成了所谓的Model-View-Controller结构。展现层负责输入及输出客户所要看的数据信息,应用逻辑层专门处理应用逻辑、访问和查询后台的企业业务应用与数据。

4、实施步骤

根据以上对EIP系统的技术架构分析和建设规划,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就可以逐步搭建起企业的信息门户。

1)构建目录服务(LDAP)

从应用层面考虑,要为用户建立一个统一的权限管理体系,用户仅需要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系统设定的权限,访问各应用系统的资源。

目前,企业的IT应用系统数量较多,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最佳方案是建立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量级目录许可协议)服务器,EIP系统就可以利用LDAP作为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认证的基础。

使用LDAP,不仅可以实现单点维护用户资料,还可以减少用户因需要记住大量的网站地址、用户名、密码等数据造成的麻烦,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在实现“统一登录”后,用户后续的访问,无论是Web还是非Web的资源,都无需再进行登录。

猜你喜欢

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分析
Wonderware系统软件在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
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系统自适应集成方法
统一用户与单点登录实现应用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基于全流程可视化的仓储管理信息化提升研究
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系统集成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录播平台的搭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