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计量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3-06-25李华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李华

【摘 要】计量管理作为企业基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活动应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来开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计量无法顺利的开展,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此,本文针对企业计量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企业计量;现状;对策;管理对象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87-0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都对企业计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从多数企业来看,其计量检测设备装置水平明显低于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的装备水平,在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时,计量结果存在明显的不准确性。本文对此从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企业计量的现状及完善企业计量管理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

质量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奠基石,计量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又是工业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将计量检测、原材料及工艺装备作为现代生产的三大支柱。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空间时,主要依据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材料、工艺、技术及生产装备。每个产品最终质量的结果,终将依赖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环节、众多操作岗位中的质量掌控,而这些质量状况,都必须依赖准确可靠的计量手段与数据,以此来保证产品各个环节的生产质量。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中,计量作为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体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企业计量自身的性质来看,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为产品数据测量、测量过程及测量设备三个方面。计量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计量保证;测量过程是整个计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到测量对象、测量设备、测量环节等等;测量设备是计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测量过程的载体,换而言之,测量数据与测量过程都离不开测量设备。

二.企业计量的现状

(一)测量设备新、旧选型的矛盾日趋尖锐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企业开始使用新型测量测设,然而在这些新型测量设备无法在量传体系中找到适合的上一级标准,也就无法准确的对测量值进行传递,而企业为了保证这些测量值的准确性,不得已放弃使用新型测量设备,选用那些传统的测量设备,导致先进的生产设备无法投入使用的现象发生,进而激化了测量设备新、旧选型的矛盾。

(二)现代化程度越高的生产设备其测量设备的失控面就越大

现代化程度越高的生产设备其配备的测量设备就越先进,它们在拆卸、溯源和整机调试上难度都很大,以往检定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一台设备往往有多个或多种测量仪器、仪表组成,实施检定就有可能将设备解体,处理不当适得其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那么进厂安装和调试时没有进行分别检定和整体测试,以后就无法进行。这就导致了使用过程中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失控,从而降低了仪器的使用精度。

(三)企业结算矛盾不断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在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核算单位,而在传统计量传递链中的测量设备,需要在标准的实验室环境下方可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单位其测量环境条件不同,导致产品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在所有的企业管理中,多数管理人员将计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测量设备的管理上,忽略了各个结算测量点的综合平衡和全面监控,加大了结算数据间的差距,增加了各个单位的合作矛盾。

三.完善企业计量管理的途径

(一)规范计量器具的操作程序

企业在生产发展中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来增加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而企业从自身经济成本的角度出发,其计量投入也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对企业传统计量器具的使用模式进行改革,规范计量器的实际操作程序。在其规范操作程序的过程中,首先,对于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集团,可以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通过加大计量设备投入、完善企业计量管理制度来满足自身企业的生产需求;其次,针对那些具备一定计量检测能力的工业企业,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计量方面的投资需求,因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企业或测量机构展开多形式的合作,组建起独立经营、核算的股份制计量检测集团,在为母体企业提供计量检测服务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计量检测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计量检测能力;最后,对于那些计量检测能力严重不足的中小企业,可采用对计量检测集团参股或全部外包模式,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我国企业计量管理走向社会化合作的模式,可以解决我国企业计量投入不足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整体壮大我国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

(二)完善计量管理系统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量信息化、数字化在推动计量事业发展的同时,还符合了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现代化管理具体来管理企业计量,在节约管理资源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计量管理工作得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率。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能够结合着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发出兼容性好、易用性强的计量管理系统,确保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严格、统一、规范和有条不紊,进而实现计量管理系统的规范化管理。

(三)以测量数据管理为主,逐步扩大现场校验和测试的范围

在完善企业计量管理的过程中,测量数据能否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强化测量数据管理,逐步扩大产品现场校验与测试范围,缩小实验室检定的范围,将计量管理程序与计量数据检测、设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

(四)修正计量意识,提高计量人员素质

在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计量人员作为一切计量活动的策划者与实施者,其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计量检测结果与企业今后的发展。计量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受工资、奖金、转干、评定职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计量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活力,甚至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状。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对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使其在认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的同时,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此外,企业管理人员还应积极落实计量法制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等几方面的管理要求,以此来提高计量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进而为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 结:

综上所述,企业计量管理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从根本上对其引以重视,加大计量检测设备的投资力度,保证计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此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宇辉,郭立强.企业计量检测的作用和如何强化计量管理工作[J].经管空间,2008(12):24.

[2]陈俏.工业企业计量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工程计量,2006(2):27.

[3]田树静.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4]刘国军.计量管理系统的研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8.

[5]党引线.企业计量管理现状略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06):21-24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