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故事学对联

2013-06-25三十一三十二张永剑

对联 2013年8期
关键词:药名药铺拟声词

(三十一/三十二)□张永剑

药名入联有奇趣

【对联故事】(三十一)

从前有位老中医开了一间药铺,因业务繁忙便想找一帮手。这老中医颇通文墨,于是将中药名拟成上联贴在门口,声明如果有人能对出下联就破格录用。他撰的上联是:“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一连几天也没人能对出。老中医有些犯嘀咕,感觉招聘的可能性不大。

到了第四天,一个青年来到店铺门口,挥毫写下一比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灵芝天仙。”老中医一读大为惊喜,便招那青年为司药。并有了招他为婿的想法。

药铺老板的女儿长得貌若天仙,聪明伶俐,识文断字。她见青年长得一表人才,有意想试探一下青年的才学。恰有一天她见母亲也来了,此女触景生情,说出一个上联:“一阵乳香知母至;”要青年对,那青年抬头看见窗户纸已陈旧破损便随口答道:“半窗故纸防风来。”药铺老板的女儿心中大喜,当下就和那青年定下了婚约。

【对联1】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灵芝天仙。

【对联2】

一阵乳香知母至;

半窗故纸防风来。

【对联知识】

药铺联:悬挂在药铺门口的对联。其内容常常是表述或赞美行医人的医德、医术、药铺的渊源或历史等,有的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将药名串联起来,表达出特别的含义。

对联1的巧妙之处在于上下联各巧嵌九种草药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本无牵涉的草药名周密地串联起来,上联展现了一个老将军的威武,下联描绘出一个女子的花容月貌。自然妥帖,叙事清楚,生动有趣。

对联2的上联触景生情,巧借药名描绘场景,表达对母亲的喜爱。下联生动自然,表达准确,巧嵌药名写出了窗户纸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风吹进来。

【练习】

读故事,理解药名在联语中的含义

清朝末年,山东某城有一药铺,名叫保和堂,是个百年老店。药店老板由于经营有方,做到近悦远来,历年赚了不少钱。

店里有位大先生(店员),家有茅屋数楹,田地四五亩,称得上是小康之家。儿子十四五岁,常在店里“学生意”,由于诚实勤谨,深得店东的嘉许。

一年冬季,“大先生”受店主人的委派,带着儿子到四川去采购药材。山高水远,转眼到了第二年,清明、谷雨已过,麦子由绿而黄,立夏后临近小满,就要开镰收麦了,可是“大先生”和他的儿子还远在四川未归。妻子一人在家,全没主意,只好央人写了封信,信上只写了一行字:“小麦已熟,附子芨草当归。”

“大先生”看罢信递给儿子:“家中麦好收了,要我们早点回去。”做一行,谙一行,你妈的信里含有三味药名哩!”

何人不起故园情?“大先生”接信后归心似箭,无奈有一笔大宗买卖正在洽谈,成功的话,百把“大龙洋”(银元)可以到手,再说临走时店主也多次说过,安心在外做生意,家里有事一切由店主安排。于是,“大先生”当晚便拟好一份书信,第二天就差人送回。信上也是一句话:“大财未进,阿胶全蝎半夏。”

来信三言两语,复信言简意赅。妻子接到信,请王先生过目。王先生一看,不由得连声喊“妙!”妻子虽然莫名其妙,但见先生的喜悦之情,料想并非祸事,也就放心了。

【对联】

大财未进,阿胶全蝎半夏;

小麦已熟,附子芨草当归。

【答案】

上联的含义是:“我”还有一大笔生意没有做好,教妻子夏令暂且歇息,不要过于忙碌,累坏了身体。“阿胶”即“阿娇”,“全蝎”即“权歇”,“半夏”是常用药名。下联的含义是:麦子熟了,家中没有劳力,希望他们父子及早回家。“附子”是“父子”,“芨草”是“及早”,“当归” 也是常用药名。上下联都是通过三个药名串联而成,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拟声词联

【对联故事】(三十二)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庆祝国家和人民春天的到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之中。

在一家乐器店里,两个青年伙计敲锣打鼓,吸引得众多顾客纷沓而至。老板见此情景,高兴地对青年伙计说:“你们帮我想想,在咱们店门上贴副春联,要有行业特色,行吗?”

两个青年店员聪明伶俐,其中一个望着手中的锣鼓。机灵一动,念道:“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另一位伙计受了启发,瞧瞧手中的铜钹,脱口而出:“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对联知识】

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事物或感情。在汉语里,它只是汉字,当成“音标”符号,用来表音,而和字义无关。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作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这副对联运用象声词模仿响亮而有节奏的锣鼓“当庆”和铜钹“且狂”的声音,描写了人们如释负重的轻松心情和无法遏制的幸福感觉,渲染了人们庆祝的气氛。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种很有时代特色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庆祝活动,仿佛跃然纸上,目可见,耳能闻。

【练习】

读故事,学习拟声词的写法对语言表达的作用

祝枝山是明代的才子,他不仅书法当朝一绝,吟诗作对也是名扬天下。

一天,祝枝山闲来无事,游至西湖,恰巧与杭州举人徐子健相遇。这徐子健也有才名,经常与文人雅士唱和,几乎没有遇到过难堪。这次幸会祝大才子,徐子健怎肯放过机会,于是说:“久闻祝兄大名,如雷灌耳今有一对请教,不知可否?”

祝枝山游戏文字,鲜有对手,闻听此言,精神大振,自谦几句说:“谈不到请教,你就马儿伸腿——出蹄(题)吧。”徐子建一听,这不是借题骂我吗好,你叫我出题(蹄),不妨就以蹄为题吧,于是吟了上联“马过木桥,蹄擂鼓,咚咚咚。口中说着,举手连擂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想,你这是借拳打我呀,好哇,你名为请教,实则打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吟道:“鸡啄铜盆,嘴敲锣,哐哐哐。”边说边在徐子建脸上轻轻拍了三个耳光。徐子建受此戏谑,非但不生气,连声说;“佩服,佩服!祝兄果然名不虚传。”

【对联】

马过木桥,蹄擂鼓,咚咚咚

鸡啄铜盆,嘴敲锣,哐哐哐

【答案】

下联祝枝山以“鸡啄铜盆”像罗的声音“哐哐哐”来对徐子健“马过木桥”像鼓的声音“咚咚咚。”对两种动物的动作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再配上二人的手势,真是妙不可言。

猜你喜欢

药名药铺拟声词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照分析
汉英拟声词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药铺天堂
药名
芦根
郭继业开药铺
本期主题:药铺的故事
买药
夸海口了
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