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封建社会的“佣工”与“匠作行”
2013-06-24石耘
石耘
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村一直存在大量无地或少地的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活,无地者就自谋职业,有的人外出做佣工,有的人从事匠作行或其他职业,这些人长年累月辛勤劳动,流血流汗,为当时的社会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他们的生活可谓斑驳陆离,千差万别。
佣工
当时的佣工,分为长工、短工、季节工。主要是给地主、富农家做帮工,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的农村非常普遍,可以说村村都有。长工,是指一年以上,甚至多年,还有的一辈子在一家扛长工。短工、季节工,属于临时性质,只是在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或大忙时干十天二十天。
长工的日常工作,一般是大地主家里长工多,择菜剥葱,各管一工。“牛把子”负责犁地、耙地、运粪;“牲口把子”负责赶车、放磙、拉庄稼;“杂工”负责担水、喂猪、挑茅粪;“磨倌”负责磨面、碾米、漏粉。中小地主家里长工少,有的只有一个长工,各种农活、杂活一篮子。长工们一年365天,起五更,搭黄昏,总有干不完的活,十分辛苦!
佣工的工钱,是根据技术特长、工期长短等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的。一般地讲,长工因工作时间长,有忙有闲,有劳有逸,工资定额相应就稍低一些;临时工、季节工,因为突击抢收抢种,劳动强度大,工资定额就稍高一些。
技术特长界定的根据,一是“全把式”——扬场、放磙、扛布袋、摇耧、撒籽、犁耙地、磨浆、漏粉样样在行,工资就稍高一些;二是“半边俏”——只会一种技术,如有的只会犁地,不会耩地,只会扬场,不会钐麦,工资就稍低一些;三是“生白茬”——光会挑水、喂猪、担茅粪,工钱就更低;四是“长工娃”——十几岁的孩子,光会割草、放羊、放牛,光管饭,没有工钱。当时的工钱,因为物价不稳定,大多以小麦折算,小麦的计量单位是石、斗、升、合,一石小麦的约重450市斤—500市斤。一个长工一年的工钱,最多不超过两石,一般只有一石多,最少的只有几斗。
有不少顺口溜是形容长工生活状况的。如“长工活,慢慢磨,磨到天黑吃窝窝”。窝窝也叫“狼戴帽”,形状和帽子差不多,是用偎米细糠参搅玉米面制作的,为了好熟,在中间捏个坑;有的还用这些面拍成饼或切成糕,丢在锅里煮,既省事又省火,只要汤滚好,窝窝也就煮熟啦。因为里边有糠,吃了以后,大便很困难,往往把肛门憋流血。即使这样的窝窝,也不能放开肚皮吃,每顿吃几个是有数量限制的。再如“你哄我肚皮,我哄你地皮”。地主不让长工吃饱,用糠窝哄长工的肚皮,长工就消极怠工,哄地主的地皮。就拿锄地来说,只刮一层地皮,隔一锄,锄一锄,就像猫盖屎一样,庄稼自然长不好。还有说“山顶戴帽,长工睡觉”。戴帽就是山头被乌云笼罩,意味着大雨即将来临。下雨天干不成活,长工就可以睡大觉,解解乏困,这是长工很难得的休息机会。
长工一般是按长幼顺序,称呼主人为“大掌柜”、“二掌柜”、“三掌柜”。掌柜家的孩子被称为“少掌柜”。而主人称呼年龄稍大的长工时在其姓氏后边加一个“家”字,如:“张家”、“王家”、“李家”,对年轻的则直呼其名。
在对待长工的态度上,多数掌柜的比较苛刻,光嫌长工干活少。高玉宝的《半夜鸡叫》就是对当时情况的鲜明写照。长工为了应付掌柜,光干“面子活”,见掌柜来了,就干一阵子,掌柜一走,就躺在地里睡觉。
也有个别掌柜比较开明,对长工采取“君买臣心”的方法。有的亲自领着长工干活,有的还帮长工娶媳妇成家。
匠作行
所谓匠作行,主要分为铁匠、木匠、银匠、泥水匠、土工油漆匠等。按旧时的说法,匠人是“踩百家门,吃百家饭”。
木匠。木匠又分大木作、小木作、细作木匠、解匠等。小木作,主要是制作各种家具,如:桌椅、板凳、床柜等。过去没有家具厂,一般的农户遇到婚丧嫁娶,都把匠人请到家里,一干就是个把月甚至更长时间。
大木作主要是修建房屋。技术高的匠人,一到冬春农闲季节,建房户就找上门,有的甚至要提前几个月预订,工钱也比较高。技术一般化或较低的匠人,则需要自己上门找活干,有的还要到外地才能找上活干。因为修建房屋工程量大,一班匠人至少有十来个,其中成手匠人两三个,半成手和生白茬学徒六七人。
解匠,主要是拉大锯。因为当时没有电锯,有的圆木很粗很大,需要用大锯解。解匠就是把大件圆木解成板材。解匠的工具很简单,只有一条大锯,锯条宽约十几公分,没有锯梁。解圆木的活属于重体力劳动,所以干这行的都是血气方刚、拳大胳膊粗的年轻人。解匠的工钱,是根据锯解的尺寸和材质的硬度计算的。
细作木匠,主要是雕刻书画硬屏、虫鸟花卉、人物故事。如“二龙戏珠”、“八仙庆寿”、“二十四孝”、“天女散花”、“水漫金山”、福禄寿三星等装饰品,农村主要是大户用的八仙桌、顶子床、四挂架床等。
铁匠。农村的铁匠,一般是在自己家里开个铁匠炉,一般有师傅一人,一手掌钳、一手掌手锤,徒弟两至三人,分别掌握大锤、二锤。
铁匠炉打的主要是农具,刀类有铡刀、菜刀、剪刀、砍刀等,其他还有镢头、钯子、铁锨、锄头、镰刀、斧头等,都是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
银匠。银匠也和铁匠一样,在自己家里或集镇上,开个银匠炉。其主要业务是搞来料加工,人们把自己家里的旧首饰或银圆拿到银匠炉,加工一些需要的首饰。有的银匠就利用这个机会,掺杂使假。
油漆匠。旧时,多用桐油和生漆(也叫大漆)。油漆家具时,先把桐油熬好,再把家具搭上底色,将桐油涂在上面,涂得遍数越多,家具就越明光锃亮。一般农家用的家具和陪送闺女的嫁妆、老人用的棺木都使用桐油,只有富贵之家才用生漆。大漆漆出来的家具,油光透亮,能照见人影,且不怕潮湿,经久耐用。
土匠。在农村的用场主要是挖窑院。窑洞经济实惠,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住窑洞的人比较普遍。除挖窑院外,土匠也做打水井、红薯窖、挖掘墓穴等活。
土匠的工具比较简单,一根木钩担两个箢篼,也就是带绊的小土簸箕和镢头钯子。土匠的工钱,有的是包工,如挖一所窑院或打一孔窑多少钱,也有的是按开挖土坑的体积计算的。
土坯匠。是以打坯为职业。旧时土坯在农村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可砌院墙,亦可盖房垒山墙,还可垒炉灶等。土坯虽然没有青砖坚固耐用,但价格低廉,能解燃眉之急。打坯的工具也很简单,只需一个坯杵子、一个坯模子。土坯的工钱是按堵计算的,一堵250个土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