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手术术后小关节保留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2013-06-23刘生
刘 生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1)
腰椎间盘手术术后小关节保留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刘 生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1)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手术术后小关节的完整性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腰椎间盘后路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0 年 8 月至 2012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单节段椎间盘摘除 L4-5,手术分别有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以及椎板间开窗。根据患者小关节的保留程度进行分组,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年对患者进行 JOA 评分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前,B 组、C 组、D 组、E 组患者与 A 组患者相比,手术前的 JOA 评分对比差异性不大(P> 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年 D 组患者以及 E 组患者的 JOA 评分下降明显,与 A 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1);B 组与 C 组患者手术后两年的 JOA 评分均低于 A 组患者,但与 A 组患者相比差异性不大(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关节的保留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后路手术时要将小关节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腰椎间盘手术;小关节;保留程度;疗效
在腰椎后路手术中常常要将脊柱的后路部分切除,但程度是不同的,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切除的范围,从单侧开窗,到全椎板切除等,部分患者还需要将小关节切除[1]。生物力学角度研究发现小关节对腰椎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但临床研究尚未发现小关节的保留程度与其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选取了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5例行单节段椎间盘摘除L4-5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5例行单节段椎间盘摘除L4-5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43±4.4)岁。病程3个月~19年,平均病程(9.2±2.3 )年。手术方式:全椎板切除14例,半椎板切除17例,椎板间开窗24例。本次研究患者均为保守治疗无效者,且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MRI、CT、X线片检查,同时排除椎体肿瘤以及椎体感染等疾病。
1.2 评估
本次研究根据患者的小关节的保留程度进行分组,A组患者为15例双侧完整组,B组患者为13例单侧小关节组,C组患者为12例双侧部分组,D组患者为8例单侧全切组,E组患者为7例单侧全切+对侧部分组。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JOA评分测量。并将小关节完整组的得分与不完整组患者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
2 结 果
手术前,B组、C组、D组、E组患者与A组患者相比,手术前的JOA评分对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年D组患者以及E组患者的JOA评分下降明显,与A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患者手术后两年的JOA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两年小关节的保留情况及其JOA评分比较
3 讨 论
小关节采用X线正位检查所显示的改变与MRI、CT以及X线斜位检查相比,其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MRI和CT均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脊柱的多数组织结构,且体位及周围组织对其的影响性较少,所以,为确保小关节的观测的准确性应该选择MRI和CT。由于通过小关节部位的扫描层不同,而有临床研究发现椎弓根上缘的水平层通过小关节的中心,从而能够在水平面上对整个小关节面清晰的显示,这就有助于小关节及其附属组织的研究[2]。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CT扫描时就是通过这一层面的检查来对小关节的结构以及形态作为评估标准。腰椎小关节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且其关节囊非常坚实。上下关节咬合紧密,属滑膜关节,具有滑膜组织、关节腔、软骨关节面以及脂肪壁[3]。腰段的关节软骨面的厚度在2~4mm左右,且其可随着压力的持续作用而呈现可复性的厚度变化,其不仅可以传递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关节三联体是脊柱的结构以及机能单位,其组成部分为腰椎下关节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椎间盘,而脊柱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就需要其来维持。三者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决定着腰椎结构的稳定性,而当一个部位出现异常就会牵连到其他两个[4]。若没有小关节则脊柱就只有运动轴心——椎间盘;而若没有椎间盘,那么小关节就会绕着轴心旋转,或者是沿着两关节的连线屈伸。而运动阶段所形成的三角则具有强劲的稳定性,且同时给予了活动的空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讲小关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负责承受压缩、剪切、牵连以及扭转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为腰椎提供活动范围[5]。临床有很多研究均证实在腰椎机构的稳定方面小关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通过JOA评分对治疗小效果进行评价,从临床的角度对小关节的保留程度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后路手术摘除椎间盘的三种手术中,试试双侧小关节全切除或者单侧小关节全切除的患者的JOA评分与完整组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侧小关节部分切除和双侧小关节部分切除的JOA评分与完整组的患者相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结果与临床报道相似。由此可知,小关节在损伤后改变了其腰椎的承载方式,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的椎间盘组织,从而影响到临床的治疗效果。所以,保证小关节的完整度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后路手术中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小关节的损伤。
[1]文霆,李康华,胡建中,等.腰椎间盘手术后小关节的完整性与疗效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2(4):785-786.
[2]徐宝山,Le Huec Jean-Gharles,夏群.内镜辅助微创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矢状平衡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8, 28(8):84-85.
[3]杨涛,苏鹏.腰椎问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7(24):35-36.
[4]黄韶荣,罗福如,艾昌淼,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06,12(10):35-36.
[5]Kuntz C 4th,Levin LS,Ondra Sl,et al. Neutral upright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from the occiput to the pelvis in asymptomatic adults:a review and re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J]. J Neurosurg Spine,2007,6(2):104-112.
R683.2
:B
:1671-8194(2013)04-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