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播电视研究十个关键词(上)
2013-06-21陈力丹李志敏
□陈力丹 李志敏
2012年,新媒介技术及社会化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加深,反映在研究层面,不仅出现了对一些传统概念的新认识,一些新的概念推出,更有对广播电视未来出路的新思考。本文以关键词的形式,对这一年内的广播电视研究情况作一大致的梳理。
模式引进
2012年7月至9月,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 “灿星制作”购买《The Voice》版权的《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在全国热播,使得“模式引进”这个话题再次为广播电视学界所关注。
近两年来,《中国达人秀》《我心唱响》《年代秀》《中国好声音》等海外模式产品登录中国电视荧屏,并接连取得收视热点,各卫视从“简单临摹”到“主动购买”,“模式引进”已然成为中国电视进行收视竞争的重要 “砝码”。一般而言,节目引进后,外方会提供整套的制作、执行、营销的方案以及对引进方团队全程培训,这对引进方提升节目制作的专业水准及制作理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采用引进优秀节目模式的方法直接参与国内电视的竞争,不仅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也有利于较大程度上规避竞争失败的风险。但是,有研究者指出,这种“模式景观却让业界陷入了一种模式焦虑中,一方面为已有节目模式的生命力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为如何寻找到新的、富有竞争力的节目模式而殚精竭虑,助长了模式复制与克隆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焦虑——迷惑——恐惧——复制’的创新怪圈。”①
另有研究者认为,模式引进挑战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法则,让中方陷入“被运作”的专业主义局面中。“版权引进并不能保证栏目的万无一失,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要求模式引进必须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关键是要通过模式引进,深入反思本土电视栏目创作的原创力问题,取长补短,创作本土化的优秀电视栏目”,“模式讲究坚持,中国电视人对模式的认识和创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一个持久的心态,这样才会有中国电视人独创的模式。”②
节目创新
伴随“限广令”和“限娱令”等文件的生效,以及各卫视电视节目的改版,“节目创新”一词成了2012年内广播电视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广播节目的创新上,有研究者认为,现在单纯地依据目标听众文化、经济身份设置频率和节目的做法,既忽视了拥有共同身份认同感的群体内部的复杂性,又不利于具有不同身份认同的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相互尊重。可以尝试广播节目样态创新的另一思路,即通过频率设置、节目样态和内容的区分等,体现这种“复杂性”及促进不同文化认同的人相互理解,同时注意让广播的内容而不是广播媒介本身成为人们参与的焦点。③
在电视节目的创新上,有研究者指出,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创新面临着四重困境,即 “互联网新媒体崛起,电视传媒传统优势丧失”,“庙堂里的山寨模仿,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乏力”,“娱乐节目畸形膨大,电视的新闻功能被弱化”,“体制内的多重桎梏,电视新闻的路越走越窄”。④也有研究者指出,通过“台内职工创意征集→专家评出最佳创意→制作样片→通过审核→批量生产”的途径,不仅造成节目形态同质化,也无法与观众的审美取向合拍。由此,要体贴、详细地收集各种潜在受众群体的节目体验,通过推演用户体验,改善节目。⑤另有研究者认为,要破除创新即“以旧换新”的误区,“在保持节目原有形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观众需求、市场反馈作出自我调适,更能够使创新持续发展。此外,不能以孤立的眼光来进行栏目的开发和改进,须将栏目创新置身于电视频道整体的品牌发展格局之下,并贯穿整个节目生命周期。”⑥
还有研究者指出,探讨广电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策略时,多数人聚集在传统媒体如何应用新媒体技术来革新节目内容,少有关注广电体制改革及生产流程方面的问题。传统广电媒体现有的流程,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使组织扁平化,实现“信息的专业化处理节点”角色转换,才能使广电媒体在信息生成的大流程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依托自身原有的优势,衔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输出渠道及最终的获取信息的观众,在竞争中独树一帜。⑦
微博互动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微博互动”成为2012年内广播电视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词。很多研究者指出,广播电视的未来在于深刻理解“互动”和“参与”,并几乎一致看好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弥补广播和电视内容稍纵即逝、信息流动方向单一、反馈慢等不足。但有研究者指出,就我国目前广播和电视互动实践的思路来看,实际上十分狭隘。比如电视,有研究者指出,当前电视机构与受众的互动,偏重于追求荧屏上的热闹喧嚣,以短信投票互动方式为主,过于追求短信利润,存在庸俗化、同质化等问题。而“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互动,互动主体不是局限于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的电视台,而是涵盖了丰富业务和互动手段的、具有整合意识的现代电视机构。”⑧
另有研究者认为,互动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提高媒体公信力;运用得不好,特别在设置话题内容和控制回馈言论两个方面,可能反而误导受众,“只有将网络平台上互动的结果回馈到电视新闻中,才能真正实现新闻互动的一个循环”。⑨而广播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当前,电台节目与听众的互动方式仅限于热线、短信、微博等几种方式,“广播传受互动理念,不仅体现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互动形态的多样化,也应体现在基于网络、线下圈子、用户自制内容等三条宏观路径上的最优化改革。”⑩
关于新媒体格局对传统媒体未来的影响,有研究者指出,利用新媒体提高节目的“互动”和“参与度”是一个新的思路。但这种思路“更易将受众引向黏着度更高、形式更新颖的微博、微信或者论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创意举办的节目反而为新兴媒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和平台,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11)另一研究者则认为,虽然网络带走了众多观众,但一个反向的事实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视频网站”已经同电视机和机顶盒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把视频带进了客厅的革命性的举动,正在改变电视的定义,改变电视机前受众的使用习惯,这对于电视来讲,“一方面,电视的大众到达的影响力将继续存在,一些电视类型的大众传播优势正在通过碎片化媒体得以补充和放大;另一方面,技术也正在把网络带进客厅,电视获得新的机遇更新自己。”(12)
传播语态
面对社会化媒体的冲击以及新闻直播的常态化,2012年内,广电新闻的播报方式及传播语态转型受到了广播电视学界的关注。
语态是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在节目中的叙述态度、说话方式,怎样运用语言以及用什么方式说话,深刻地影响着节目的风格和传播效果。就电视媒体来讲,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我国电视传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说话方式——官方语态与民间语态,有多种不同“说”的方式。官方语态端庄大气、字正腔圆,彰显着栏目权威及可信度。但是,“端庄严肃的官方语态经常容易导致板着面孔说话,其信息流动方式往往是由少数权威向所有观众的单向流动。由此导致一部分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因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话方式而渐渐远离了电视媒体。”(13)
其次,就广播媒体而言,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广播新闻主持人的播出存在着机械播读新闻稿、串联词无新意无信息含量、发表不恰当或者无用的评论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广播新闻节目“播音声音相似、风格单一”,“播音声音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而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播音主持体制。现有的播音主持体制已不符合时代需要,具体表现在:其一,主持人在广播新闻的整个制作流程中,处于最末端,只对读音而不是对稿件内容负责,造成了其新闻深度解读能力的欠缺,且没有对新闻的发言权;其二,选拔制度更多注重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声音条件乃至长相,导致对主持人自身应具有的新闻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关注不够;其三,专业训练、工作压力以及现有评价制度等,也是造成广播新闻主持人表现不佳的原因。作者认为,在新的需求下,主持人应该是节目的控制者、新闻的叙述者和新闻的评论者,“大胆破除我国现有播音主持体制,摈弃‘秀外’不‘慧中’的主持人,任用资深编辑/记者担任新闻节目主持人,进一步深入变革广播的说话方式,或许会成为提升广播新闻质量的一个突破口。”(14)
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新闻播音总体分播报式语态和对话式语态,而播报“并不是固定的强调而是变化的语流”,“不是僵化的外表而是共鸣的情感”,“不是表达的形式化而是感受的深化”,“不是居高临下的宣讲灌输而是真诚真实的信息表达”,“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说教式的新闻内容影响了新闻的表达方式,所以追根溯源,要回归播报式的本真样态,就要从新闻内容和新闻制作方式入手,写出让民众有亲切感,不仅能够入眼入耳还能入脑入心的新闻。”(15)
3D电视
2012年元月,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合开办的国内首个立体电视节目综合性试验频道开播,引起一些学者对3D电视的关注。
3D电视,即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自2010年1月韩国SKY开通世界上第一个3D电视频道,美国探索频道、索尼、IMAX公司于2011年启播3D频道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开播了3D电视。截至2012年6月,我国3D电视试验播出2400多小时,国内30个省、直辖市,130家有线网络公司接收该频道。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明确我国今后五年3D电视的发展目标是:一是制定国家3D立体电视标准,二是提高3D立体影视制播能力,到“十二五”末开通10个播出3D立体电视节目的频道,对3D立体影视存储量和播发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16)
有研究者认为,“3D电视不仅为广大观众带来优质、震撼的视觉享受,更将引领现代电视行业实现新一轮的跨越”。(17)另有研究者分析指出:3D 电视尚存在接收设备价格高昂、观看视觉副作用亟待克服、设备及节目制作无出台的标准可依、片源短缺等技术上的困境;我国3D试验频道运行中存在内容平平、频道定位不准、专业的制作队伍和经费缺乏等问题。因而,目前相关的3D研究探讨也多停留在技术方面,亟需展开内容方面的探讨研究。(18)(未 完 待 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