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新乡卫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2013-06-21张凯雷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张凯雷 (新乡学院艺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一、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
滨水区,根据韦氏字典的解释:“河流边缘、港湾等的土地”;根据牛津英语词典(1991 年版)的解释为:“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综上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泛指毗邻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之区域的土地。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所,另一方面还有防洪、生态、景观的功能。一般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连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总称,其空间的形态受水文特征和城市肌理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个部分组成,是水体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城市中独特的建设用地。
城市景观,目前学术上广义的理解为:一个城市或城市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文化特征、人的视觉感受形象及特质生活空间等。城市景观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本身的活动和其特有的动态的生活空间。近年来,对文化景观的研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而狭义的城市景观则主要侧重于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城市风貌形象,更强调视觉美学上的特征。
二、卫河滨水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1.卫河水系环境概况
新乡市域范围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黄河流经新乡170公里,流域面积4021平方公里。市区属海河流域,流域面积4148平方公里。黄、海河流域分别占新乡市总面积的49.2%,50.8%。现流经市行政辖区内的河流主要有卫河、共产主义渠、西孟姜女河、东孟姜女河、引黄人民胜利渠、赵定河及南水北调干渠(在建)。湖泊两处,分别是南湖、牧野湖;水景公园四处,分别是植物园、人民公园、和谐公园、卫河公园。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合河以下干流长283km。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呈梳齿状分布于干流左岸,源短流急,洪水突发性强。干流弯曲,河槽窄深,是一条蜿蜒型河道。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卫河曾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内河航道(新乡——天津), 对新乡市工商业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促进作用。民末清初,往来于新乡、天津的货船达700余只,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1/3,船民3000余人。当时商业集中的北关街,如游、卫等家各大行号都是前门设店,后门建有泊位,供货船停靠装卸货物。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由于道清、京汉铁路的通车,卫河航运受到影响,水运事业日渐萧条。 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生产恢复发展,卫河航运开始复苏。1952年引黄人民胜利渠通水后,卫河得到了水源的补给,新乡——天津恢复通航。百吨以上的大船和小火轮,可以四季通畅,为新乡市的航运业带来了黄金季节。50年代以后,引黄济卫的结果虽然一度促进了航运业的兴旺发达,但由于黄河含沙量过大,淤塞了河道,最终导致了航运业的衰落。
2.卫河滨水景观建设现状
如今的卫河是新乡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重要的景观河道,集中体现新乡历史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景观带和生态轴。根据新乡市总体规划,市区卫河全段功能结构划分为三大段,即铁西郊野段(京广铁路以西)、核心段(京广铁路以东、东干道以西)、新区郊野段(东干道以东)。(图1)
图1 卫河市区段卫星图
牧野湖(新区郊野段)
牧野湖一期工程西起牧野湖拱桥东至牧野路,北以现防洪通道为界南至平原路,总占地面积22.3万㎡,建成后水面面积11.1万㎡。牧野湖二期工程西起牧野湖大桥东至东牧村橡胶坝,全长950米,总占地面积10.87万㎡。增加公共绿地面积33.17万㎡。
饮马口段(核心段)
饮马口段位于平原路以北,荣校路以南,该地区人口稠密、商业集中。平原路为市区主要交通干道,车流量大,平原路北面为高密度商住楼,阻隔了通往河道的视线与交通,河道北面为带状居民区,阻碍了通往荣校路的交通,这样的空间规划导致了卫河的“被隐藏”,无法体现滨水区的景观效果和空间的开放性。(图2)
图2
卫河公园(核心段)
卫河公园是新乡市历史渊源最早的园林公园,始建于1924年,原为纪念辛亥烈士所建的“暴张公园”,后经不断改建,1983年正式命名为卫河公园。它位于中同街北,胜利路西,周围繁华的商业区紧邻河道,居民稠密,园区占地面积约8 hm2。
铁西郊野段(京广铁路以西)
铁西郊野段沿河两侧多为住宅用地,河道的四周都是道路,并且在西北侧还有铁路线,繁忙的公路、铁路给休闲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减少干扰,设计了用槐树、乌桕、三角枫、五角枫等树种构成的浓密的隔离林带,使滨河绿地形成一个安静的环境;在驳岸的处理上采用了与新区郊野段相同的生态软驳岸的做法,内河建有湿地,堤上设置了滨水步道,放缓了堤岸护坡,退后防洪堤顶路面,并进行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与湿生植物的搭配种植,植物生长环境具有层次感。
三、卫河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滨水护岸形态生硬,欠缺生态调节能力
基于城市泄洪排污和加固河堤的考虑,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用浆砌块石和混凝土将河道堤岸硬化和河道底部的衬砌(图3)。采用这种设计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坡岸的稳定性的作用,而且能够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坡岸显得整齐划一。然而,僵硬顺直的河道使其自身失去了原有自然形态,不仅减少了水在河道内停留时间,降低了蓄水的能力,也阻断了水——土壤——生物之间的循环和联系,滨水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特征被悄然泯灭。
图3 卫河公园中的河堤
2.沿岸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滨水景观资源利用率较低
根据实地考察发现,由于卫河两岸规划与景观建设配合不到位,造成卫河沿岸的用地性质影响了滨水区的可达性与开放性。尤其是核心段沿岸人口相对密集,缺乏必要的道路、停车场等设施,滨水景观空间的辐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同时,随着卫河滨水景观的改善,周边房产价值越来越高,高层住宅随之越来越多,滨水景观区被封闭,滨水景观资源利用率降低。
3.地域特色表达欠缺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汇集了丰富的城市文化和人们的精神诉求。除了满足人们散步、运动、交流等使用功能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到人们在视觉审美、地域文化、城市特色等精神层面的感受。饮马口河段曾是卫河上的重要码头,是历史与文化积淀最深的地方,最能体现城市风貌的空间,但是在目前的建设中缺乏这方面的考虑。
4.亲水性需求在设计中考虑不足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对水的依赖决定了亲水性需求是人的天性。水是滨水区最具吸引力的环境要素,人们在这里获得与自然环境共生的乐趣和视觉的享受,使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得到精神的放松。在卫河滨水景观建设中河道更多考虑的是排污泄洪的需要,对滨水景观氛围的营造以及人们与水相关的活动考虑不足。滨水区域内水质较差、缺少栈道、水上平台等亲水设施的建设,僵硬陡峭的滨水护岸将人与水隔离,从而导致城市滨水空间丧失了应有的亲水功能。
5.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发挥城市滨水景观使用功能的重要因素。滨水景观由于建设投入力度的不均衡,许多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垃圾桶、公共卫生间分布不均;供人们休息、遮阳挡雨的设施缺乏,不易于人们在夏冬季节活动;沿途公交车站点和停车场少,难以吸引距离较远的居民进行滨水休闲活动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滨水景观的吸引力和可达性降低,从而削弱了城市滨水景观使用功能。
四、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治水与亲水并重原则
治水是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前提,是城市安全的保障,亲水需求则反映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天性。然而水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总是用“水火无常”来形容水的破坏力,所以在设计时必须在防洪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使人们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与水接触。
2.生态保护与居民活动相平衡原则
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与人们在近水区域进行的各种活动和人工环境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过度的开发的滨水空间势必会影响滨水区的生态保护。设计时应本着“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尊重滨水区域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物习性,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尽可能的少受人工环境的干扰。
3.人性化的原则
人是环境的主体,人性化就是对人的尊重。设计时需要在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基础之上考虑空间、尺度、交通、安全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需要。
4.尊重场地历史文脉的原则
城市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历史的发源地,它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使新建的滨水景观空间与旧的历史文脉协调共生,不仅继承和延续了历史的脉络,赋予景观以文化意义,而且也提高了城市的人文标识。
5.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河道景观建设中应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安全可分为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指河道排洪、防洪,以及其对城市和周边居民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考虑游人观景、亲水等活动的安全性,在设计中可以针对特殊地段采取不同的做法,如:驳岸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者采用减缓坡度的方法、设置护栏或设置植物围墙等安全措施。
五、小结
近年来,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定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阶段不少城市都将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纳入新城区规划和建设中,滨水景观的建设也为城市环境增加了许多魅力和灵气,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中,采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在不断吸收国内外其他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上、结合本地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注释: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丁圆.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3]张文杰.“近自然”城市公园改造分析——以新乡市卫河公园改造实例[J].福建林业科技,2009.3
[4]唐剑.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