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琵琶演奏放松状态的思考

2013-06-19刘静

艺术教育 2013年5期

刘静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琵琶演奏中放松与紧张的理解与思考,分析琵琶演奏中出现的技术动作僵紧的原因,并对左右手的放松技术操作做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

【关键词】静态运动 储备能量 合理有序

放松是所有学习演奏乐器者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放松状态才能使学习者步入学习乐器的正确轨道,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充分表达乐曲内涵,抒发相应的思想感情,从而进入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对于琵琶的演奏也不例外。

放松是相对于紧张而言的。严格来说,人的身体没有绝对性的放松,只是一种相对性的用力和不用力。身体的某一部分运动时用了多余的力量,而且持续用力,就是紧张。身体某一部分所用的力量,能维持在达到这一运动所需用力的最低程度上,就是放松。

在人体的一切运动中,都有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两种形式。动态运动是我们所指的肌肉群收缩运动,而静态运动是指肌肉群只能做维持性的工作,并不做收缩运动。笔者所指的放松就是静态运动。放松是在静态运动中做动态运动,而不是在动态中做静态运动。也就是说,要在放松的状态下用力,而不是在用力的状态下放松。一切运动都必须在一个静态运动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进行,没有静态运动,我们无法储备能量,进行下一次肌肉收缩的动态运动。

动态中的静态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演奏状态的放松。演奏状态的放松是以肌肉群合理有序的分工,协调交替的收缩、复原所产生的平衡,以及动作心理和音乐心理的和谐来体现的。完全的放松几乎是不存在的。在弹击琴弦时,手指在接触弦的一瞬间肌肉收缩,做动态运动。除此之外,肌肉只做维持性的工作,都不应用力。也就是说放松是为了储备能量再次用力,没有放松就不可能保证演奏的速度和质量。并且,演奏动作的技术技巧难度越高,动作自动化反应程度越高,对放松的体验就越细微,理解就越深刻,越准确。在演奏过程中用力与放松要不断地交替进行,它们是因同一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人体各部位的有机协调运动,使这一矛盾达到了和谐、统一。

演奏不放松,动作僵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初学阶段强调声音的音量与响度,或片面强调学习进度,忽略基本技巧的技术含量的训练与强化训练,演奏处于勉强应付吃力状态,造成动作僵紧。

二是没有理解臂重在技术条件下的合理释放与一般用力感觉的本质不同。将臂重简单地理解为全臂的力量,使劲代替了臂重的功能,从而失去动作的弹性,产生僵紧感。

三是独立技术动作基本准确,连贯演奏中却频频失误,动作交接过程中没有掌握动作连接与动作转换技术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引起僵紧。

四是对低水平示范和演示的简单模仿,或者对高水平演奏的盲目效仿,都会造成演奏技术与知觉分离,从而产生动作生硬与失调。

五是在完成必要的动作组织之前,过多地强调变化表现,使表现性技巧失去了重要的基本技术的支持。从而造成演奏中的僵紧感。

琵琶演奏者对协调感觉的体验与分辨是不同的,对运动必须的紧张和非正常僵紧的分辨能力也有差异,严格、合理、有效的训练可以强化和提高这种分辨能力。

弹奏任何技巧首先都要让学生从心理上做到放松。放松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作为,任何一种作为来做放松都是一种紧张,所以,学生在练习中必要体会放松的感觉,一种无为的体验,并要树立自信心,能够敢于面对困难。其次,就是要有耐心。慢练是解决紧张最有效的办法。要把每一技巧动作分解,耐心理性地分析。耐心慢练每一个技巧动作,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下面笔者针对琵琶弹挑、轮指技巧来说明如何进行具体的放松练习。

右手轻轻地摇摆几下,以保证手与手腕得到充分放松,慢慢地抬起小臂,放在一弦的上方,不要与弦有接触,小臂与大臂垂直,小臂与面板平行,相聚约有一拳远,手腕微隆起,大指与小指自然弯曲,指尖相接,虎口呈圆形,其余三指自然弯曲,手型呈圆形。食指主动出击,弹弦的一刹那手指要迅速有力、又短又快地“弹”出去,随之便放松回到原位。只在击弦的瞬间用力,击弦的前后都要放松,不要持续用力,且手臂或小臂不要帮助用力。拇指做挑尽量弯曲小关节,击弦和伸直必须是同一个动作。指甲触弦要浅,用指甲尖端击弦。只有颈、背、肩、臂、肘、腕、虎口及手指各关节放松,才能把力量运到指尖上,声音才会有弹性和穿透力。

挑的放松状态是和食指弹一样。演奏时不要用蛮力,无论是演奏多大强度的音符,用力时不能使琴弦的振动超越规限的空间,手指对弦所释放的力度,也不能超越乐器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否则声音就会炸裂。

轮指要求大臂自然下垂,小臂自然抬起,与面板基本平行,处于放松状态,右手呈半圆形,保持一种圆形的结构框架。食指主动击弦弹出后,放松停留在外,不要收回,拇指下移至中指指尖上方;中指主动击弦弹出后,放松停留在外,不要收回,拇指下移至无名指指尖上方;无名指主动击弦弹出后,放松停留在外,不要收回,拇指下移至小指指尖上方;小指主动击弦后,放松停留在外,不要收回;拇指挑弦,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借用拇指挑弦的瞬间迅速收回到原始状态,准备进行下一个周期轮指的演奏。轮指在琵琶演奏技巧中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演奏形式。轮指出音均衡统一,流畅生动,松弛是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然而,放松不等同于懈怠,手指不能无力地从弦上擦蹭而过。无论是演奏如何细弱的音色,最终手指的力点必须与琴弦有一个交接点撞击的过程,否则就会发出虚散的声音。

我们一再强调放松,因为一切运动都必须在松弛的状态下再进行用力,运动的规律即是放松—用力—再放松。如果违背了这个运动规律,演奏就无法正常、持久地进行。我们要在练习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放松的感觉,用耳去聆听放松的音色,身心的松弛才会创造出通透、松弛、圆润、美妙的音乐。

琵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走过3000多年。其承载着历代演奏家、理论家和制作家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汗水和心血,而放松是琵琶演奏艺术中的先决条件,也是历代演奏家和理论家们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将放松加以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必定使这一古老乐器焕发出强烈的现代气息。

参考文献:

[1]姜虹.琵琶艺术[J].北方音乐,2001.

[2]林石城.琵琶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3]李景霞.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顾风宾.琵琶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任鸿翔.琵琶曲选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