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2013-06-19周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3期
关键词:寄宿制监护人心理健康

周成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被寄宿在亲戚家甚至自己独自在家,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我校初二年级1068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623人,而这623人中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占到470人,占到整个留守儿童数量的75%,寄宿在亲戚家中的117人,占到整个留守儿童的18%,独自在家的36人,占到整个留守儿童的5%。在调查中,有60%的儿童不愿意与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进行心灵沟通,其中12%的儿童很少与寄养人交谈,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但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本人通过调查总结发现,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有以下问题:

1. 学习不求上进,学习意志、毅力不强,甚至有厌学、逃学想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总觉得自己不在孩子身边,有愧于孩子,因此会经常给孩子钱以补偿,宁愿自己在外节衣素食,也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其实,这样反而对孩子不好,促使孩子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安于现状,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做事不能善始善终,遇到困难和失败,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对社会上的一些外在诱惑不能进行正确的分辨,常常有厌学或逃学的念头出现。

2. 思想品德不良、有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现象。由于远离父母,代管人又疏于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恶习。特别是代管人难以发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留守学生不懂礼貌,没有教养,不尊重师长、易怒、任性、随心所欲、不听劝阻等。有个别孩子甚至形成了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的习惯,成为学校和家庭难以共同教育的典型,有些甚至被多次送到公安机关,导致其失去上学的机会,最后只能随父母外出打工。

3. 自卑感较强,常有嫉妒、憎恨、仇视心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境不好,大多留守儿童总觉得低人一等,但他们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处,有人关心,有人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而导致情绪低落,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从而封闭自己。久而久之,个别学生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出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和相处,甚至个别学生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本人认为,应从政府、学校、家庭多方面进行教育,才能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1.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尤其要搞好寄宿制学校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高峰期的到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小学出现了“空校”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办学成本高、教育投资效益低的问题。为此,各地均采取大量撤并中小学和精简师资的做法,以降低财政开支。但是大量撤并中小学给那些居住分散、离校较远的学生上学带来困难,尤其是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安全更加令人担忧。为此,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2.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档案包括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情况、与现有监护人的关系、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让它们学会团结、互助合作、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有心里话可以向同学或朋友诉说,从而缓解因缺少家庭温暖而出现的孤僻心理,消除孤独、自卑思想;学校要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思想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改变父母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父母应该积极培养良好的教育观念,想办法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应尽可能多地与子女联系,加强彼此沟通情感,以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惑,给予精神上的帮助;临时监护人也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寄宿制监护人心理健康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