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用植物识别技术》野外实践与学生能力培养
2013-06-19张静
张静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野外实践在高职教育《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认识药用植物的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安排学生上山实地认识药用植物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野外实践;行动导向;植物标本;能力培养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是中药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首先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的命名等基本知识,然后重点以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为主,分科介绍各类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为《中药鉴定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医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重要保障。《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平时教学主要以多媒体课件、挂图、部分植物标本和教材辅助教学,学生体会不到药用植物的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长什么样,挂图、课件、腊叶标本不能形象的展现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那么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主要是安排学生到实地去认识药用植物,学生能够用利用眼看、手摸、鼻子闻、口尝等直接的感官去认识常见的药用植物。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有它自身的优点,并且通过药用植物野外实践能培养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
一、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优点
1.亲近大自然,亲身感受药用植物
中药主要是古代人们在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人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杰出成果。中药以植物药居多,占中药构成的87%,所以古代记录中药的文献叫做“本草”。药用植物野外实践将上课地点由教室搬到了大自然,摒弃了教室看不到药用植物实物的弊端,将药用植物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理论实践一体化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边结合课本描述,边看药用植物实物,实现了《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学生用感官亲自体会药用植物的形、色、香、味,不用再去死记硬背,实践之后记忆深刻久远。
3.目的明确、任务清晰、行动中学习
在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由于以考核为前提,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4.实地考核,成绩公开、公平、公正
学习到了一定阶段,我们针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药用植物形态特征描述及看植物写植物名称的实地教学考核。我们采集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药用植物,随机编号,学生抽签。考核中我们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使每位学生考出自己的真是水平。使每位学生满意。
二、学生能力培养
在《药用植物识别技术》野外实践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药用植物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采集药用植物标本的能力、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备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般课堂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说话等不良习惯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积极学习、争先恐后、争着动手、积极查阅文献、争着认识药用植物的场景。
1.利用工具书、查阅文献能力
野外实践之前,我们准备好了《中国药用植物志》、《河北药用植物志》、《中国药典》(一部)等教学工具书,以供学生及时查阅。同时每名学生还带上自己的《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教材。看到药用植物后首先记录其基本特征,比如根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茎的长度和直径、颜色和表面特征、叶的形状、大小、颜色、上下表面气孔情况、有没有毛,叶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或簇生、但也还是复叶、花冠的类型、雄蕊的类型,柱头、花柱、子房的情况、果实种子的情况等。然后查阅文献,最后确定植物的学名。
2.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用植物,其标本应该如何采集,比如特别高大的药用植物如何采集、一般的药用植物应该如何采集。采集药用植物时尽量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药用植物。尽量选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特征齐全的植物。
3.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备能力
药用植物采集完成之后就是腊叶标本的制备了,制备腊叶标本时对于比较高大,超过1米的药用植物,我们要求折成“N”字形,要求上端带花和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对于枝叶十分茂盛的植物可以剪去部分的叶。对于叶很厚、肉质的植物药用开水烫后才压制等。学生通过野外实践,能够具备独立制备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的能力。
4.团结协作能力
野外实践教学期间我们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既有小组任务,也有个人任务,个人任务考核个人的认真程度与做事态度,小组任务主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团结协作的能力。他们只有密切合作,合理分配任务,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较好的完成指定任务。通过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教学我们的学生大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讨论
药用植物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防病、治病、日常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野外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教学效果,更加培养了学生很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分配、对课程教学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相当于导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巧英.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反思[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21-23.
[2]袁小江.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
[3]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4]基于核心技能培养的《中药鉴定学》之教学实践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61-162.
[5]陈卫元.对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111.蔡中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