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今天,怎样读鲁迅

2013-06-17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世故鲁迅智慧

有人说鲁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鲁迅作品淡出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的消息,再次拉开了现代人与鲁迅的距离。然而,人们没有想到,在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公布的“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显示:超7成的受访者认为,鲁迅式杂文与鲁迅精神永不过时。那么,在现代人眼中,鲁迅究竟是什么形象呢?鲁迅先生的作品,究竟应该怎样去品读呢?

鲁迅的生活智慧

孔庆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他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他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和稿费。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钱人民币的七八十倍至一百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块大洋。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国民党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骂中国,那才是没出息的表现,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曾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截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就予以拒绝。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润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裳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选自《四十不坏》,有删节)

【赏析】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都被神化了。把鲁迅当成一个“人”,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加真实的鲁迅。

作者选取鲁迅日常生活中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生活智慧:鲁迅有着清醒的金钱观,他认为金钱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鲁迅懂得生存哲学,该敷衍的时候敷衍,该世故的时候世故。这无形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鲁迅,而这个鲁迅有着潇洒、轻松、生活化的神情与气度。我们大都知道很久以来被神化了的鲁迅,而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人间的鲁迅后,我们会对他更加崇敬。

人间鲁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惜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单身鏖战。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却从来耻于屈服和停止。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手中的那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却无比险恶的战场上,建立了超人一等的功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或是传记。可悲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人们无意的铺垫和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昧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品味了人间的一切疾苦,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文字才显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有生命活力。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毕生用文字进行搏斗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疑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生活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言给人们,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了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选自作者的同名作品)

【赏析】

鲁迅是一位用文字搏斗的巨人,他在其他人都不敢挺身而出的时候以笔作戟,以犀利的笔触让人们觉醒;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陶醉于“地大物博”,而是用手术刀一样的笔解剖着我们的国民劣根性。

关键是真正读懂鲁迅

林环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压抑痛苦说”“时代隔膜说”等各种说法也炸开了锅。

其实,类似说法并不新鲜,近年来几乎是定时地间歇性地爆发,原因基本围绕上述几个“说”。而反对者则一直坚称,鲁迅作品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甚至将其作品被删减上升到了“这是民族脊梁的垮塌”、“数典忘祖的闹剧”的认识高度。

然而,人们需要好好思索并讨论的,恐怕不应是删或者不删,而是该如何教与读。

如果全是简单的脸谱化和主题先行,难免让课堂变得像不讨人喜欢的“神坛”。究竟什么才是鲁迅精神?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写了挽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今,包括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在内的不少学者将此归纳为是最具普适性的“诚与爱”。鲁迅认为他的人生哲学都体现在散文诗集《野草》中,《过客》一文的主人公“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在得知前方是坟地和野花而且“料不定可能走完”后,唯一的选择仍然是决不回转地前行。这样执著不懈的追求,这样内心满怀光明的希望者形象,即使早已远去,也仍能让身处另一时空的我们感知来自他的温暖和人性光辉。

阅读鲁迅,其实是件愉快的事。他不会在你耳边唠叨,教训你如何“做人”;他只在你用心体会时,才远远地、隐约地说些“立人”的精神。而语文教育,也该是件温暖的事。可以试着,不光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还要还原“真实的鲁迅”,和学生们一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认知鲁迅。事实上,他就是孩子们身边可亲可敬的长者。

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一位语文教师勇敢地自我反省:“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完,甚至连二分之一也不到。我们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导致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先把鲁迅读懂。”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

【赏析】

鲁迅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他以自己的骨气、勇气和智慧使人们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如果说文章可以拯救人,那么,鲁迅用他的笔拨开了一个时代的阴霾。他的文字用血和泪组成,一字一句敲击着人们残破不堪的心灵。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拥护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诚哉此言,悲哉此言!

猜你喜欢

世故鲁迅智慧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世故之中有学问
孔乙己
阿迅一族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