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2013-06-14谷阳春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谷阳春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关键词:数学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学,学生没有进行筛选,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出现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有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所以在课堂上也要根据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想要让不同学生都能有较高的提高,就必须使用分层教学。

一、同等对待,分层要求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我将学生分为三层: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不同层次同等对待,绝不歧视。用不同要求对待不同层次学生,如后进生主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中等生要督促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优等生要锻炼他们,时刻提醒不要骄傲自满,停滞不前。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既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又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使不同学生都学有所成。教学中,可以将中等生作为标准,兼顾后进生和优等生,要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不要要求过高,也不要有过高的层次差距。课堂结构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分层要求、集中讲授、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分层作业等环节。

1.分层要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其中包括:①掌握程度上的不同要求;②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要求;③思维深度上的不同要求;④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上的不同要求。

2.集中讲授

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讲授时适当放低起点,减缓坡度,其内容多为课本例题的分析、基础概念的讲解等基础要求。

3.分层辅导

教师要及时做好补漏、查缺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给优等生开设竞赛讲座,给没有过关的后进生补课。这样可以让优等生“吃得饱”,使后进生“吃得了”,能充分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分层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精选题目。把习题分成不同层次,分别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基本练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落实基本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设计发展性练习,通过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分层作业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不同层次作业:后进生安排基础题,中等生可以添加少量有难度的题目,优等生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灵活性比较高的题目。使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锻炼。

三、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引导

分层次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后进生心理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正确要求,既要放低学习起点,让他们能听懂、能接受,又不能一味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2.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同学易于吸收。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定多种教学方法,适用各个层次,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

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达到同一个水平,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得到较大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就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要合理使用“分层教学”,让学生有明确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缩小学生间差距,整体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国数学,1997(2).

[2]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唐复苏.中学数学现代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