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互动”模式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3-06-14王彩润
王彩润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导学互动”着眼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我认为,这种模式下应着重培养以下几种学习习惯。
一、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学导纲是其他环节的基础。学生扎实、深入地自学了,才能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导学归纳、反馈训练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真正实现交流思想、思维碰撞,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可事实上,不少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对问题的思考懒于动脑、浅尝辄止,寄希望于小组讨论中听取其他学生的发言。可想而知,这样的小组讨论有多少实效。所以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重要性。其次,在学生自学这一环节加强巡视、督促、指导,以促使主动探究习惯的养成。另外,在互动交流时应对学生进行赞赏性、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探究的乐趣。
二、合作交流的习惯
著名社会教育家、哲学家维果茨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我国,儿童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比较普遍,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合作,不愿或不会分享。所以在小组讨论时,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让、没人发言或常常是一人发言,其他学生随声附和或不加辩驳、不置可否的现象。这样的小组讨论便流于形式,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儿童期正是人与人之间合作意识与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加强指导,教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三、乐于表达的习惯
由于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孩子往往含蓄内敛,不爱表现自己,缺乏西方孩子的坦率直爽,所以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不张嘴,或说话声音小,或语不成句,或啰嗦重复,或词不达意,冷落了课堂气氛,影响了师生上课的情绪,更不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所以教师应在教育学生认识交流的重要性、表达的意义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表达的勇气,点拨学生表达的技巧,使学生在表达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乐于表达。
四、善于倾听的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中,听和说同等重要。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准确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准确把握对方的意图,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发言,进行有效的沟通。但学生往往重视了说,却忽视了听。所以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或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是领会错别人话的意思。这样就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妨碍了交流,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所以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然后教学生善听,听懂理清教师的讲解,听明白同学的意见,听出错误在哪里,分歧是什么,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发言。
以上是我在导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心得和体验。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不应成为一种点缀出现在课堂中,更不应该流于一种形式。相信辅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互动模式的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广阔的、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