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竞赛信息化管理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2013-06-13张战锋

电子测试 2013年6期
关键词:武术信息化管理

张战锋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100)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管理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武术竞赛的信息化管理也必将是武术科学化管理的改革方向。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竞赛的报名系统、抽签系统、成绩录入和计算系统、成绩查询系统将是重点环节。本文首先论述了传统武术竞赛管理的方式,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武术竞赛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创新管理方式的有效策略,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着手,以期可以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

1 传统的武术管理方式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在千百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传统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随着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武术已经进入了奥运殿堂,传统的中华武术正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交流不断增多,武术赛事日益频繁,然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武术的世界化发展,尤其是中小型武术比赛,依然处于原始的人工操作之中,人工报名、人工抽签、人工计算和输入、条件查询等给组织者和参赛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工作流程繁琐,工作量大、误差多、效率低是已经凸显出的问题。这与武术走向现代化、世界化的目的已经不能匹配,因此,武术竞赛在组织管理上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 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管理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武术竞赛的信息化管理也必将成为趋势。武术信息化利于武术传播与推广。在信息极广的今天,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数字平台进入人们的视线,并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武术信息化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平台,尽快的开发利用武术信息资源,使武术信息资源早更广的范围内共享,是势在必行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在挖掘、传播、分享武术资源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武术的传播与影响。

规范化的规则和要求是竞技比赛的核心要素,武术管理的信息化则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大量的武术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合理的规范化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而使武术竞技更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武术的信息化也可以是武术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再生起到促进作用。武术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地散落在我国民间各地,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如何的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到一起并合理的进行选择,使之成为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并可以运用到实际的竞技赛事中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武术的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的完善这一系列程序,因此,武术的信息化管理将对武术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 新型管理方式实现的关键

3.1 科学的管理理念

由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性差异以及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均等性,使各省对武术竞赛管理系统的开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省份还采用人工方式为主,而有些省份基本上已半信息化管理。此外,21 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更新很快,而目前研究的系统开发环境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也没有将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巨大功能充分挖掘出来。因此,把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武术套路竞赛的实践是目前我国武术竞赛实现信息化管理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信息化平台的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使之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并已经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中。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哪一种行业,信息化管理都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武术竞技的不断传播和发展,使得将计算机运用到武术竞赛组织管理中成为了武术科学化管理的突破口,也是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能够开发出专门针对武术竞技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的正是既熟悉计算机语言又通晓武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一类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武术竞赛信息化管理的因素之一。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开发的武术竞技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当包括的几个功能模块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结合以上所列举的功能模块,武术竞技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还应包括:

开放性:规则和数据的修改具有开放性,即能达到即时修改。

分级管理:严格的用户帐号及口令管理,实现分级操作,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具有不同使用权限的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同一操作系统内操作,减少了多个管理系统并行引发冲突的可能。

安全性: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自然也离不开软件、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在系统收集到数据后,应针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合理的设计数据库,达到能够即时更新、及时备份,将意外情况给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也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并采用规范化的流程定期进行检修,以免因机器长期使用出现系统故障等。

成绩处理即时性:根据现场评分的情况,采用手工成绩录入或者电子计分系统,在每一个运动员场上演练结束后,就能立即给出相应的得分,达到成绩处理的即时性。

操作简单快捷:简单友好的操作模式,可以使操作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方便快捷,数据统计的安全准确。

数据导入导出方式的多样性:数据的录入既要包括人工方式也要有电子计分系统,同时数据的导出方式应使数据可以及时应用到常用的工作环境中,如:Excel、XML等。

经济性:尽可能的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成本投入,研制出可行性较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3.3 信息化管理的普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普及,各种用于大型运动会比赛的信息处理系统也将越来越多,但它们所需要的网络规模建设较大,功能、结构复杂,开发、运行以及维护成本较高,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都需要事先经过专业的实践培训。能够有效的结合实际,合理的分配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使武术竞赛成绩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快速而及时的反应出来,是武术信息化管理普及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武术竞赛组织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将武术竞赛的实质发扬光大,在社会文化中形成一定的影响。

3.4 建立武术综合信息体系

建立武术综合信息体系,使武术管理不仅仅是在竞赛方面取得进展,也在推动武术运动训练走向科学化方面有所突破。如今,世界各国的体育训练与比赛竞争都异常激烈,体育训练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是决定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各级决策层的决策已由经验型的传统决策向更快、更全、更准的科学型决策转变,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是决策层临场科学指挥和科学管理的有力武器。

信息化管理使武术赛事组织管理走向科学化,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率。中国教育网通过各个大学之间的链接和导航,扩大了自身的影响,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知名网站。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鼓励下属单位建立自己的网站,依托中国最大武术门户网站——博武网的快速发展及影响力,在全国形成武术远程教育,作为全国武术远程教育的中心,这将会有广阔的市场。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以通过网络教育来培养全民健身所需要的武术社会指导员,利用网络教育的特 点,及时使他们了解更新的全民健身以及武术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加快知识的更新。对参与武术健身的城镇居民而言,他们也需要知识更新,通过网络 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健身科学文化素质。武术通过网络信息化教育和普及的模式更为武术的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捷径。

3.5 建立高水平的网络信息技术队伍,推动武术进一步国际化

武术的网络信息化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网络技术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武术信息网络的建设成效,直接影响到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前途。建立高水平 的科技人才队伍需要武术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我们应该明确,武术网络信息化不是信息技术在武术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也不是简单地将现有武术政务职能 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武术职能部门在推动武 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和改革,是实现武术管理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美国和欧洲体育界充分运用高科技进行体育训练比赛和产业化推广的成功经验值 得借鉴,特别是NBA篮球职业联赛和欧洲五大职业足球联赛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体育产业化运营的典范,而这些成功与高科技和信息化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武 术管理部门应重视和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有实事求是和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和产业化运营提供保证。

4 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把我们带入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速度和质量。武术竞赛管理信息化是武术竞赛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成为提高武术竞赛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影响渗透到了武术竞赛的各要素。武术竞赛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武术竞赛管理的发展方向,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武术竞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要以竞赛的性质和规模为依据,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能否满足开发系统的技术力量为条件。而武术竞赛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推广,要以使竞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依据,既要结合传统的竞技要求也要合理的改进和创新,使科学技术服务于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1]张彪.从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市场现状探讨中国武术科学化发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4)

[2]付海芳.武术散打竞赛资源分析以及商业化开发的构想[J].价值工程.2010(25)

[3]谢晓菊,李振林.市场化——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猜你喜欢

武术信息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华武术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武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