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探讨
2013-06-12雷巧玲
毛 劲 栗 燕 雷巧玲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探讨
毛 劲 栗 燕 雷巧玲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目的 探讨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及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及利弊。方法 将我院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5 月来在转运途中使用过转运呼吸机或自动充气式复苏囊通气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使用急救转运呼吸机组的转运成功率及气漏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车载急救呼吸机能产生有效的呼吸末正压,从而能产生持续正压通气,可很好地应用于呼吸窘迫及肺出血的患儿,对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可极大的提高其转运成功率,降低转运过程中发生气漏等并发症的概率。是目前危重新生儿转运的首要保障。
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危重新生儿转运
随着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全面发展,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NETS)在全国各大医院不断完善,基层医院的危重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极大的降低了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近几年车载转运呼吸机的应用,为患有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患儿开辟了绿色通道,很好地完成了危重患儿从基层医院到NICU的过度,对其疾病的恢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
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使用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stephan F120),此前一直使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对危重患儿进行转运,现将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转运的危重新生儿分做两组,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共转运危重新生儿52例(设为A组),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共转运危重新生儿67例(设为B组)。
1.2 判定标准
119例危重新生儿病例均具备需气管插管进行辅助通气的指征,参照7版儿科学教材。
1.3 疾病构成
A组第一诊断为早产儿合并肺透明膜病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1例,胎粪吸入综合症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肺出血2例,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者2例,均在转运前或转运途中根据病情实施了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包括复苏囊面罩加压供氧,气管插管复苏囊加压供氧)。B组的疾病构成为早产儿合并肺透明膜病2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4例,胎粪吸入综合症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肺出血3例,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4例,均在转运前或转运途中根据病情实施了气管插管连接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stephan F120))。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1.4 转运流程
我院新生儿转运系统配备有专用急救救护车、新生儿转运暖箱、德国生产的急救转运呼吸机(stephan F120)、便携式脉氧仪及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微量输液泵、车载吸痰器及新生儿转运急救箱等设备。接到转运电话后及时了解患儿病情、诊断及转诊理由,征得家属理解并同意,在1~3h内转运救护车到达基层医院。到达后医师详细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设置脉氧监护仪,必要时重新清理呼吸道、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到达85%以上,建立静脉通道后即可开始转运。转运前向家属交代病情及途中风险,家属签字同意后即开始转运。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的变化,一旦经皮血氧饱和度<85%或心率<100次/min,常压面罩给氧无效时,根据患儿情况选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加压供氧,若仍不能维持氧合,则行气管插管复苏囊加压供氧或气管插管连接车载呼吸机,保证经皮血氧饱和度>85%及脉率>100次/min。
1.5 观察指标
危重患儿到达我院NICU后立即拍摄胸片了解心肺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和稳定生命体征,采取以下指标评定转运情况:①转运成功率(患儿到达NICU后2h内病情未恶化或未死亡数占转运总人数的百分比);②气漏发生率(入院后胸片发现气漏数占转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 统计学处理
定性资料结果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 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A组与B组转运成功率、气漏发生率比较
2 结 果
A组中有50例成功转入我院NICU,2例在转运后2h内死亡。B组中有63例成功转入,2例转运后2h死亡,2例转运后病情加重放弃治疗,两组在转运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119例危重病例转入我院NICU时立即行胸片检查,在气漏发生率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基层医院摄片均无气漏发生,因气漏转院者未纳入病例)。
3 讨 论
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在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过程中因简便、经济、实用已广泛使用,但因操作者经验不同,人工通气时输出的峰压不稳定,容易造成新生儿气漏的发生,尤其是在早产儿及气管插管的患儿,且复苏囊正压通气不能产生有效的呼吸末正压,从而不能产生持续正压通气,无法很好地应用于呼吸窘迫及肺出血的患儿。而车载急救呼吸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对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可极大的提高其转运成功率,降低转运过程中发生气漏等并发症的概率,是目前危重新生儿转运的首要保障。良好的转运措施及及时得当的院前急救措施是转运成功的必要前提。
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要有经验丰富的转运团队,能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紧急突发事件及时而准确的处理,还要求有先进而齐全的设施设备,转运呼吸机的应用能减少危重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可能直接影响转运效果。因此新生儿转运系统必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收集新生儿转运服务的数据,建立和共享规范的转运标准、实施连续的专业转运培训和健全的风险报告机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以保证转运的质量与安全[1]。
[1]邵肖梅 ,叶 鸿 瑁,丘 小 汕.实 用新 生 儿 学 [M].北 京:人 民 卫 生出 版社,2010:161-164.
R722
:B
:1671-8194(2013)05-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