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联自荐

2013-06-12

对联 2013年22期
关键词:五洲玉龙雪山万古

本栏目由本刊与中国楹联报合办

丽江及万古楼联

玉柱北擎天,真乃神工鬼斧,偕君极目,忽睹仙槎,遂疾书绝妙辞章,恰任情展示胸中浩气,尽教四海游人倾倒;

文峰南拔地,更藏琼阁瑶台,待我举杯,难收心绪,旋醉绘玄奇图画,欣得意挥掀笔底狂澜,还让五洲胜境含羞。

北起玉龙,剑刃奔腾浮汉表,神峰引发千山和;

南生文笔,佛光闪烁照菩提,名刹迎来万众尊。

地上狮山,山上高楼,楼上青天,劝尔莫飞天上去;

城中玉水,水中雪景,景中古乐,迎君常到乐中来。

自荐理由:

第一副:我写丽江的联往往从两座著名的圣山生发开去:上联写传说中擎天柱之一的玉龙雪山踞北擎天而立,在驼峰航线的飞行员眼中,它是秀丽异常的宝塔,在此将它人格化(君),并与作者(或读者)一起遨游天际,极目远眺,只见仙槎游弋,而灵感迸发,遂成华章,此即是“让四海游人倾倒”的充足根据,足以说明丽江是让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下联写峙南拔地而起的文笔峰及其山中的文峰寺。此古寺为藏僧朝拜金竺寺必到此“借钥匙”的修行灵洞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曾在此寺举行迎请佛祖舍利的仪式,热闹非凡,临此名刹,举杯酹酒,心潮澎湃,醉意挥毫,即会铭记胜似玄奇图画、让五洲胜境含羞的丽江旅游胜地。全联仅用86字,以抒情的优雅笔调,以少胜多地从别一种侧面概写了丽江在当今旅游热潮中独特的位置所在。上下联末一句化用胡承鸿联句,强调了丽江在“五洲、四海”的闻名程度。

第二副:此联写雄踞于丽江坝北面和屹立于丽江坝之南的玉龙雪山和文笔山,上联一个“起”字生动地写出玉龙雪山拔地而起之姿,接着十三峰如十三柄宝剑直刺天穹,奔腾于银汉,于是周围的群山也在这座纳西人的神山率领下唱和相拥奔腾起来;而下联突兀而“生”的文笔山也展示出佛光闪烁深藏宝刹的神奇,名山中的名刹(文峰寺)也迎来了滇藏众僧及广大老百姓的虔心崇拜,上下联一个“和”字和一个“尊”字,画龙点睛地产生了一种气势和一种张力,使两座名山在读者心中有灵气地活了起来。

第三副:此联通俗易懂,口语化的描述,朗朗上口,便于理解和记忆。上联从低处开始逐步往高处走,直至乘风欲飞之境,而后下联由近及远(倒映于玉水之中的玉龙雪景),继而进入从历史中走来的纳西古乐。最后扩张到欢迎五洲四海(游客)的时空。从表层上看,联语似乎很不经意地说得淡淡的,但在深层次上,却把古城、万古楼、玉龙雪山等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旅游事业都概括进来了。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在技艺上全联每句中都用了重字,除末一句外,都用了顶针,语意上层层递进,逐步扩大,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深化了全联的意境。

图为丽江万古楼风景

猜你喜欢

五洲玉龙雪山万古
浦口区举办第二届迎新春“五洲同庆 云端送福”活动
“五洲中华情,翰墨迎冬奥”海内外名家邀请展参展作品欣赏
庚子端午吟
玉龙雪山
江河 万古流
玉龙雪山
贺《清泉诗词》创刊30周年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颜真卿
去玉龙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