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嘉诚撤资,“大家要小心”什么?

2013-06-10廖中华

中国商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百佳屈臣氏李嘉诚

文/本刊记者 廖中华

王石在微博上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李嘉诚为何售卖大陆及在港资产,自然有其深意。

2013年8月29日,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刻。

旗下长和系宣布,以近33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及停车场。这是李氏家族继宣布卖掉超市连锁集团——百佳超市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在此之前,市场风传李氏有意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相继宣告出售大陆资产,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与其在欧洲大手笔收购资产形成鲜明对比,李氏家族此举被一些人解读为“弃港入欧”,甚至据此推断大陆将有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有好事者还列出数据,称广州西城都荟开业不足一年,但商场租户及业界一致看好,并非经营不佳。百佳超市在许多港人眼中,更是一颗商业明珠,李嘉诚为何要卖掉他们呢?到底意欲为何?

纯粹的商业行为?

不妨先来看看百佳超市的发展历史。

百佳是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集团的连锁超级市场。1973年在香港成立,现在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有超过345所分店,其中有超过50家为超级广场及购物广场,员工总数超过15000名,是目前整个香港地区最具规模的超级连锁市场之一。

就在6个月前的3月29日,还有媒体报道称“李嘉诚抄底内地零售业百佳计划今年开店20家”。当时,百佳超级市场物业及发展部总监林惠贞表示:今年百佳计划新开店20家,比去年增近两倍。

半年时间不到,从疯狂扩张到突然卖掉,这其间经历了什么?

用李嘉诚自己的话说:“纯粹是一次商业行为。”但从更广泛的背景去也看,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行为。从2010年开始,李氏家族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大手笔花钱,收购公用事业。以700亿(港元,下同)买入英国EDF Energy PLC电网资产和以588亿购得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 Water等等。李嘉诚起家,最拿手的好戏就是低买高卖。

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起源于美国的“两房”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这让精明的李嘉诚嗅到了某种难得的商机。

此后,低迷的欧洲市场如同1967年的香港,是趁低吸纳的千载良机。在经历前述的几宗大买卖后,李氏家族若要在欧洲市场再进一步,手上必须有更多的筹码。

现在,李氏家族所能做的,就是把香港资产中比较值钱但又不是很赚钱的

业务出售套现。百佳,就是这个筛选过程里的一种必然选择。

翻开李氏家族在香港的营运项目,不外乎四大类:港灯、零售、电讯、港口。电讯与港口已经通过上市套现部分资金,港灯属于有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李嘉诚暂无套现意图。惟一可变现的就是零售类项目。

李氏家族的零售类项目,当然以屈臣氏集团为首。下辖连锁店除了百佳,还包括屈臣氏与丰泽。

耐人寻味的是,李氏家族此次并没有将百佳与屈臣氏一起卖掉,而是将百佳与屈臣氏分拆。

为了让自己日后在零售领域有所作为,只卖前者不售后者。此外,百佳年报不理想,也是李氏家族抛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回报率只有3%。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香港百佳去年利润只有6.7亿,平均每间超市月均仅赚16万,约为和黄集团261亿纯利的2.6%。

至此,百佳已成李氏家族的鸡肋。反观屈臣氏,其前景一片光明,大家所熟知的奶粉水货事件,就明白屈臣氏的伟大“钱”景。

“李超人”的投资智慧

作为华人的偶像代表,李氏家族在内地及香港甚至整个东南亚都有极为深厚的人脉关系,其旗下的产业,为何在香港回归十六年后,制定出“脱港入欧”为发展思路,除了欧洲经济处在一个价值低迷的时代,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李嘉诚曾经说过:“投资在有法律保障的地方”。这是每一个深谋远虑投资人所必备的眼光之一。

回想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从一开始的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理念、缺思维方式等“一穷二白”现状,到现在渐渐有了“家底”。

内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样子。从全国各地搞招商、搞投资、吸引像李嘉诚这类境外富商去投钱的时代不同,很多大型企业、甚至一些私企,在某些领域都有“平分秋色”之意,个别国企凭借各种资历与背景,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影响力更是远胜李氏家族。

可以说,当年李氏家族在中国大陆“一呼百应”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更让李嘉诚心虑的是,香港回归后,不少国企凭借资金与政府背景的优势,在李氏家族视为根据地的香港市场“攻城掠地”,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相信李嘉诚比谁都清楚。

由于社会及各种因素的原因,当年的财富领袖、港人偶像已经渐渐被“地产霸权”、“行业垄断”等新标签所替代,甚至有些极端的人,还将“压榨工人”之类的词语与之划上了等号,这种起源于个别地方的“仇富”心态,一旦滋生蔓延起来,对任何一个富翁来说,都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因为这种心态,稍加引导,最终都可能会演变成为一种“民意”或“大众行为”,不得不使人联系起二十世纪之初的“打土豪、分田地”那场改变国人现状的伟大革命。

更有甚者,由于百佳是一个公众更容易集会的地方。这里经常成为抗议李氏家族所作所为的“是非之地”。

对于李嘉诚来说,卖掉百佳,只怕“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开某些社会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撇清了垄断之恶名。

财富之水宛如风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1 997年英资撤离香港,香港的经济命脉一直在不同背景的勾兑与作用下,变幻着不同的角色。先从英资手里交到华资这边,下一棒,是交给谁的手里呢?国企、民企、新的垄断集团?都有可能。不过,最大的可能还是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来接盘。

2013年9月17日,中国传统中秋节前夕。为了应对势如潮水的质疑与盘诘,李嘉诚在一次饭局中亲自避谣:公开澄清他不会撤资,并一再重申:“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

无论是何种原因,也无论接盘者是谁,李嘉诚近期接二连三的抛售意图,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结合在一起,还是让一些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李超人”的投资智慧在华人圈中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些抛售行为,还是给市场传递了某些信号,正如王石在微博里所说:“大家要小心了!”

这,恐怕才是我们关心的真正原因。

猜你喜欢

百佳屈臣氏李嘉诚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2016年“电商百佳县”TOP20
拟入选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公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这个冬天不太冷 屈臣氏约你环抱暖“杨洋”!
李嘉诚发名片
我的江湖,还未褪色 李嘉诚:不被逆转的神话
薛凯琪代言全新上市 屈臣氏骨胶原滋养系列
屈臣氏方面宣布门店突破4000家今年还将新增700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