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如何让蛋鸡多产蛋
2013-06-09闫冰广苗瑞志
闫冰广,苗瑞志,王 斌
(石家庄市栾城县畜牧兽医局,河北栾城051430)
炎热夏季常常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表现在产蛋减少、蛋重变轻,严重时鸡只中暑死亡!产蛋率会减少10%~30%,甚至更多。死亡率可在2%左右。蛋鸡的适宜温度是18℃~24℃。当气温超过28℃蛋鸡就会产生热应激,蛋鸡生理上就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当气温超过38℃,就会出现中暑死亡。下面就热应激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热应激表现
1.1 张开翅膀,体热便于向外界散发。
1.2 张嘴喘气,鼻窦对外界细菌和病毒有过滤的屏障作用;张嘴喘气使呼吸道变得干燥,容易造成新城疫和支气管炎传播。
1.3 降低采食量,温度在21℃~32℃,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1.6%~1.8%,下降2克左右。32℃~38℃,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4.65%,约下降5克。
有资料显示:当外界气温在24℃、32℃、36℃时,呼吸频率,分别为 20、112、257 次/分钟;心率分别为252、259、287次/分钟。呼吸频率、心率随气温升高比正常会高出很多倍 ,这样,由于热喘必然造成采食时间减少。另外,由于热喘造成消化道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影响采食。
1.4 饮水量增加,21℃时,水料比约2︰1;38℃时,提高至8︰1。
1.5 皮肤颜色变黑 ,热应激对机体损伤,由呼吸性碱中毒所致。
1.6 沾水、甩水,利用蒸发散热。
2 鸡舍热量
2.1 鸡舍热量的来源
外界热量(太阳),通过屋顶和四面墙进入。
内部热量(蛋鸡、灯泡、鸡粪)。
鸡体产热;消化饲料会产生热量,每0.45千克体重产生12 Btu(英热单位)热量(1Btu =1.055千焦 )。 其中5 Btu散失在空气中,导致空气温度上升。鸡粪发酵产热。
不同热源所占比例以1万只为例
2.2 不同热源处理方法
2.2.1 外界热量(屋顶和四面墙体)
解决措施:隔热材料,遮阳设施,性价比高的是泡沫板。不同隔热材料都有国家标准。
2.2.2 内部热量(蛋鸡、灯泡)
解决措施:通过风机把热量带走,需要测算通风量。
蒸发降温系统降温,高压喷雾降温,通过水份蒸发,降低鸡舍温度。水帘降温,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
外界温度达到28℃~30℃时,需要使用蒸发降温系统。请注意:当湿度大于85%~90%,不再使用蒸发降温系统。这时要靠风速,产生风冷效应,降低蛋鸡体感温度,让鸡舒适。
3 蛋鸡热应激带来损失
3.1 直接损失
产蛋率下降,一般比正常减少10%~20%,甚至更多。
按产蛋率下降5%效益损失(分析):
5000只×100天×5%=25000枚×0.45=11250元。
蛋重变轻,气温27℃以上每上升1℃蛋重大概减轻2两/箱。
蛋壳变薄,颜色变浅,破蛋增多。原因:钙摄入减少、酸碱不平、钙代谢异常。
中暑死鸡。
3.2 间接损失
夏天过后带来体重损失、体质下降、引发疾病损失等。
体质消耗严重,导致秋后产蛋性能下降(不可恢复),给鸡体造成严重损伤,引起早衰、死亡率增加。导致免疫麻痹。张口呼吸,引起新城疫等病的发生。
4 热应激对策
4.1 加强通风
通风作用:排除多余的热量和湿气;排除有害气体的同时提供新鲜氧气;降低灰尘,改进空气质量;稀释细菌和病毒浓度。
制造风冷效应。风冷效应就是在炎热的夏季,利用周围空气的流速来加大对流散热,降低鸡的热感觉,让鸡群处在舒适的状态。风冷效应产生体感温度即身体感觉到的温度。
环境温度≠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环境温度越高,体感温度越高。
2相对湿度越高,体感温度越高。
3空气流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4羽毛覆盖程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
4.2 减少应激
在炎热气候下,避免任何其他应激。
免疫,断喙,转舍等操作,应放在一天中最凉快的时段进行。操作时要保持安静。
4.3 合理的饲养密度
降低饲养密度。
4.4 及时清理鸡粪
减少粪便热量的产生,有效防治蚊蝇孳生,减少蚊蝇对蛋鸡的骚扰。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产生。
4.5 增加采食量
增加喂料、匀料次数,诱发蛋鸡食欲。增加夜宵,午夜天气凉爽的时候增加一小时饲喂时间。可以增加采食量2~3克;夏季采用;生长和产蛋期均可采用;取消午夜加餐应每周减小15分钟。饲喂颗粒饲料,可以增加食欲。
4.6 夏季选用优质配比平衡的全价饲料
不同原料的热增耗值 (消化吸收过程中产热值)不同。油脂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热增耗值分别为:16.5%、22.5%、31.4%。油脂最低,这就是夏季饲料中加入油脂的原因,加入比例2%~3%。
若配比不平衡,多余部分必然产生更多热增耗,加重热应激。优质蛋白质才能提供优质氨基酸,才能保证氨基酸平衡吸收。劣质蛋白质,不能保证平衡吸收,必然产生更多热增耗,加重热应激。
4.7 供应充足清洁的凉水
高温应激时,水需求量加大,水温以10℃左右为宜。凉水有利于提高采食量和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