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伪造的红陶鬲
2013-06-08朱有仪
朱有仪
近日,有收藏者求鉴一件红陶鬲。此红陶鬲领部收束较大,口沿一侧有一较浅的流,另一侧有銴耳,袋足、分裆,外饰绳纹。据藏者自述,此陶鬲系他2012年秋购于西安某古玩市场周六早市。售卖者为一中年男子,农民工模样,自称此物是他在西安北郊一建筑工地干活时挖掘出土的。藏者认为是西周器物,几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400元成交。该藏者表示,如果经专家鉴定此陶鬲为真品,他愿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馆,为保护文物尽一点力。但是经本刊专家鉴定,这件红陶鬲非西周器物,而系近年伪造。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主要用于烹煮食物。其形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主要为灰陶与红陶两种,体量有大有小,大者高数十厘米,小者十余厘米。西周时期,鬲除作为日常生活用器外,也常常用作陪葬品,一般在中小型墓中陶鬲与罐、簋等组合使用。
这件红陶器从形制看,虽大体像鬲的造型,可是有流有銴耳,似借鉴了鬶的形制。陶鬶多见于龙山文化时期,且器体较瘦长,到西周时陶鬶已稀见。而西周陶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分裆鬲,一种是联裆鬲。这件红陶鬲的形制与西周的两种鬲都相差较大。从外部看似分裆,但腹内裆部连接处却显平弧,不像西周分裆鬲内裆部所形成的尖状分隔。若说内裆部平弧为西周联裆鬲的特征,但此陶鬲外部呈现的却是袋足分裆。显然,伪造者是胡乱拼凑,臆造而成。
该陶鬲外表饰绳纹。绳纹是古代陶器最为普遍的一种纹饰,它是制陶过程中用陶拍在半干的陶坯上拍打形成的,既是一道工序,又是一种装饰,虽然简单,但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美感。此红陶鬲的绳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显得异常杂乱,时纵时横,看不出古人用陶拍有规律拍打时所形成的纹饰,毫无美感,细加观察还会发现,有些地方像是划上去的,全无绳纹那种质感。
红陶器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在新石器时代很普遍。随着古人制陶技术的发展,红陶逐渐被灰陶取代,占据主导地位。西周时陶鬲多为灰陶质,很少用红陶。或许作伪者以为红陶年份比较显老,故作了此红陶鬲。但该陶鬲的颜色呈现新红,极不自然,给人一种胎质死硬的感觉。西周陶器绝无如此红陶者,即便有少量红陶器也是呈红褐或灰褐色。另,该陶鬲的陶质亦不纯净,内含杂质,但又不像夹砂,夹砂是制陶时有意而为之,与此有别。
这件红陶鬲除在形制、纹饰、陶质等方面露出破绽外,还有一个破绽就是土迹。就器物表面遗存的土迹看,出土之物表面的土应与器物有一定的黏合,但此器上的土却松垮地轻附于器物表面,而且器内壁与表面附着不少黄土,底部却干干净净,想必是底部黄土不易存留,作伪者干脆置之不理,未料想却露出蛛丝马迹。
这件伪造的红陶鬲很值得深思。陶器因其存在时代距今久远,赝品相对较少,且价格并不昂贵,因而近年来受到广大藏家的喜爱,尤其在西北地区,许多陶瓷爱好者都涉足陶器的收藏。但现在不少藏家对于陶器收藏往往放松警惕,比如这位藏者见到售卖者是农民工模样打扮,又听到“工地”“挖掘”等词,再看到器物表面有土迹,便信以为真,轻易购藏,造成了损失,也使作伪者的违法行为得逞。收藏古玩不能轻信售让者讲的故事,一定要注意器物本身的信息含量,那些才应是我们的着眼点。一件器物不论是放在博物馆或古玩地摊上,它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应该是一致的。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不难辨别出作伪者费尽心机装扮出来的物件其伪在何处,售伪者编造出来的故事又假在何处。
责编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