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国际珠宝展看2013年珠宝流行趋势
2013-06-08韩涧明
韩涧明
石,地壳上各种矿物的集合,承载着亘古以来绚丽的大千世界。它们聚而成山,散而为沙,或以平实庄严示众,或以纤巧华丽魅人,举凡金银、珠宝、玉翠,哪一样不是石呢?庭园、案头,以及我们的颈项、手指之上,哪一样不是它们放射的光华?
本刊特辟之“典石”栏目,是对以往“赏石论道”栏目的升华,不但囊括由大自然之手率意塑造的天然之石,亦涵盖出自人工雕琢的创意之作,旨在与同好一同探究石之典藏之理,共求石之大道所存。
此前市场人气一直高速膨胀的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2012年底终于放缓了步伐。按照主办方的说法,全球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珠宝领域,珠宝行业目前所呈现的特征为“增长放缓”。就展会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北京珠宝展大体保持了与2011年近似的水平,市场调整迹象明显。
首先,黄金制品在北京珠宝展中表现平淡。近年来,黄金一直是北京珠宝展中备受关注的宠儿,有着投资风向标的意义。然而,由于黄金市场的高位行情,加之此届展品在观众期待的更具设计理念与个性、贴近生活等方面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商家也在推广各种黄金、K金首饰,但总体而言,乏善可陈。
钻石市场方面,近两年来,彩钻异军突起。这其中既有时尚化需求的推动,也有拍卖市场的引领示范。粉钻与黄钻是彩钻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几年来年均增值幅度高达20%。本次北京珠宝展,不少钻石卖家都打起了大颗粒顶级彩钻的旗号,相信这种追求在未来市场中仍将保有持续的热度。
近两年来,彩色宝石市场升温有目共睹,这既符合内地宝玉石市场的成长规律,同时也有境外珠宝商积极运作的推动。2012年北京珠宝展最明显的增长指标,是境外机构所占比例的提升。2011年北京珠宝展时,境外展商为295家,2012年则为340家,其中很大比例来自于彩色宝石的经销商。
在彩色宝石领域中,全球最大的缅甸红宝石供应商辉帝珠宝公司从拍卖行到一级市场都加强了推广力度。他们以“红钻石”概念,强调高品质红宝石的珍贵。除纯天然红宝石而外,辉帝还特别强调,随着天然顶级红宝石资源日益枯竭,此前价值被低估的人工热处理的红宝石,即将成为未来最好的投资选择之一。
与红、蓝宝石等传统彩宝相比,碧玺经过几年的快速升温,如今行情已趋于平稳。倒是一直比较小众的欧泊,在北京珠宝展上,无论在展位还是推广品种上都有新的动作,值得进一步留意。
和田玉与翡翠市场此前由于热度提升过快,2012年整年市场都比较平淡,行情变化鲜明。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也更容易在合理价位成交,藏家选择也更为从容。另一方面,随着公众对两者认识程度的加深,中低端翡翠、和田玉市场正被更多的替代者所抢占。与同价位翡翠、和田玉相比,这些替代品的品质与装饰效果都要更胜一筹。因此,各种价位在千元甚至百元级别的玉石纷纷加入市场争夺,使得这一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其中,黄龙玉经过几年市场沉淀,已基本形成较为平稳的供求局面,在收藏市场的位置也因此稳定下来。各种玛瑙、玉髓类制品由于设计更贴近市场需要,工艺更为精致,因而大面积地占领了展会空间,销售情况较好,进一步冲击了中低端玉石市场,尤其是翡翠市场。其中,南红玛瑙独立行情走得最高,白玉髓则以价格低廉获得较大销量。
在市场人士看来,无论何种材质的珠宝玉石,就目前阶段而言,都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这种空间将来源于当代设计的融入。
北京珠宝展的主办方每年都在倡导新设计,因此每年都会有相关的设计展。2012年的“两岸三地珠宝首饰设计名师联展”“时尚中国——CCTV彩宝首饰设计大赛”等,都属此类。虽然以目前情况来看,内地相关设计还不是很成熟,但可以看到的是,这些设计与市场的契合度正在加强,尤其是一些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也显露出锋芒。
与内地展商相比,台湾馆是北京珠宝展中一个十分特别的展区。由于起步较早,台湾珠宝商强调设计,尤其是将设计作为价值增长点的做法对内地珠宝商有着直接的激励和示范意义。
作为北京珠宝展的重头戏,2012年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评选有着十分抢眼的表现。可以看到,在原料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许多以往不被重视或重视不够的材料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在雕刻材料的品种上,2012年天工奖评选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性的多元局面。一方面是参赛作品的材质极大丰富,设计者与雕刻者对这些材质的利用更加充分,出现了一批令人称道的好作品;另一方面,不同背景的玉雕师以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充分释放各自的价值表达,使得参赛作品的层次更为丰富。其中,陈朋旭、宋春峰以独山玉材质创作的“云峰古道”玉山子引人注目。其对玉料的审视与处理几近完美。与很多玉雕师强调繁复工艺的取向截然相反,“云峰古道”故意隐匿雕琢痕迹,最大限度地呈现自然效果,追求不着一字的艺术境界,作品大气磅礴,无论是对于玉雕艺术以及中国文化的审美实践而言,都堪称范例。
河南玉雕大师在本次天工奖中斩获颇丰,作品颇为出彩。由此看来,河南玉雕的发展空间与心气都不小。玉雕界期待着河南玉雕下一次的整体飞跃。
天工奖有追求大气的传统,这一点在器皿类中表现突出。每年的天工奖评选中都有一批端庄、大气的器皿类作品登场亮相并获取最高奖项。2012年天工奖评选中,蒋喜的仿青铜薄胎作品“气”、朱玉峰的“龙凤双耳瓶”等均体现出这一点。
本年度白玉作品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追求套件的取向明显,而且多为大套,总体有过犹不及之感;另一点就是通过表面装饰而不是雕刻造型寻求画面感的复古及文化味道。
2012年天工奖评选中让人看到新亮点的一个玉种当属青玉。青玉是具有传统欣赏内涵的门类,在中国玉雕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当代,这一玉种的光彩却始终被白玉的风头所淹没。近年来随着原料市场的变化,玉雕师开掘原料的视角发生转移,此次天工奖评选中便出现了令人击节赞赏的作品。像获得银奖的杨文双、王志宽创作的“一苇渡江”。作品凝练简约,造型流畅,更重要的是其表现的题材与青玉材质相得益彰,具有丰富的观赏与回味空间。
责编 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