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设初探
2013-06-08王海波韩杰斌曹体进
王海波 韩杰斌 曹体进
摘 要: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建设,为有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保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01-02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机制和规模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201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到了58万余人,其中硕士生招生规模已是2003年的1.17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预计在2020 年在校研究生规模将达到200万。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急速增长的同时, 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尚显不足,在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的构成特点和学习生活特点,依旧沿用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导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严重滞后。研究生虽然有着高校大学生的共通特点,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
一、研究生群体在新时期的新特点
1.研究生群体构成的多样性
研究生培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统招、自筹经费的,也有委培、在职的,其中硕士研究生还有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型的。研究生群体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 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尤其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面临严重挑战。研究生群体的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差异,研究生中既有未婚青年,也有已成家立业者;有的经过多年社会历练,也有的尚未正式接触社会。这些差别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交流、情感沟通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从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研究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研究生的政治理想和价值取向也开始出现新变化,近几年研究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有些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着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模糊的现象。多数研究生攻读学位是因为对本专业具有的浓厚兴趣,想要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以便学有所成。但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或者逃避工作的压力,或者为了地位和前途发展需要, 甚至还有一些人是考研热、文凭热的追随者。
3.研究生群体行为方式的差异性
新时期的研究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科学意识与民主意识,但是过分强调个性,注重个人奋斗,而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导致了研究生的组织纪律性差,集体意识淡薄。他们崇尚民主、尊重科学,注重自我进步,不同的生源、多种招考方式、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培养类型和研究方向,使得他们的生活学习更为自由分散,再加上他们已经形成的成人意识,造成了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只重视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对淡漠。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首先,研究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其次,由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时间侧重于大学本、专科学生,缺乏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特点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通常处于搭顺风车状态。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研究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很少,许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或党团组织兼职负责,从事管理的人员组成复杂,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不重视甚至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主观认为研究生有较强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此种认识导致本该加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被严重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地等基本需要,导致他们产生不满情绪;而伴随收费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不断提高的收费标准,使得在经济、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随着多元化办学形式以及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推行,多种学生组织形式的产生,亟须修改和完善原有的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创建新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作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教育和管理校外实习的研究生等问题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3.新媒体的应用和传统教育载体的正面作用尚未充分挖掘和发挥
一方面,研究生越来越习惯于运用互联网,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便捷。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在网络所构建的交互式平台上会被充分地调动和刺激起来,网络平台对传统教育载体的冲击尤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与滞后的网络管理不相适应,使得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业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课题。
三、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的途径和内容
1.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平台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等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研究生自觉克服不良思想的影响,对外来思想文化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为此,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既要充分体现 “宽容性、平等性、对话性和竞争性”,又要切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通过开展多种生机勃勃和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实现校园文化在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2.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平台
学术交流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学术活动中研究生可以畅快地交流,自主地学习,高度地自律,大胆地工作和实践,使得学术活动的服务教育、组织管理和激励塑造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研究生学习、实践以及成长、成才的基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研究生在进行学术活动的交流和体验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个人行为,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合理搭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地承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建立学术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将高层次科研学术活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把学术育人落到实处。
3.构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平台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不同阶段使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对于研究生这一成年群体来说应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将历史情景、影像资料等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互动的教育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各种便捷工具,使得新媒体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发挥论坛、微博、手机短信、QQ群等自身灵活、快捷等优点,把教育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语言、文字、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获取研究生反向传递回来的各种信息,形成互动。这样的互动平台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平台
教育管理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教育与管理相辅相成,教育是基础,管理是保证。由于培养方式的特点:研究生的导师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学习地点、学习时间不统一,他们自身也强烈地呼唤组织归属感,因此,建立一种组织将他们凝聚起来十分必要。高校应立足自身特点与学生需求,从三个方面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带动整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重视实验室或课题组的育人作用,实验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实验室内部同学长时间在一起参与科研、学习,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抗挫折能力培养、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和危机干预等相关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长期和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在一起,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动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开展教育活动,有时甚至比教师更容易做研究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应加强研究生干部的培养,壮大队伍,提升素质,使其成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托力量。
参考文献:
[1]曹银贵,吴克宁,黄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从研究生的特征与困惑出发[J].当代经济,2008,(10).
[2]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3]胡光远.机制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4]黄斌,吴琼华,李文灿. 新形势下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5]姜振家,刘恩贤,杨光明,张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