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着力点的探讨
2013-06-08张延康
张延康
【摘 要】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安全工作,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铁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出路在于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具体的实行措施。
【关键词】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作业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U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52-01
1 前言
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正式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部署,而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的安全管理过程。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做好铁路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品质意义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吸取了传统管理方法的精华,又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被看做是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升级和创新,它比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更深刻地揭示了事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根源。我们一定要用好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牢固树立 “三点共识”,把握好 “三个重中之重”,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狠抓管控措施落实工作,形成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2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着力点
笔者认为,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既要遵循安全工作规律,继承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用安全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安全管理加以系统和规范,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因此,离开既有的安全管理,把它束之高阁是不切实际的,反之,不引进安全风险管理,墨守成规,安全管理就不会从一般到关键,标准化和规范化就不能建立。而安全风险管理也早已长期存在,但很多时候并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安全风险管理仅仅停留在理论或制度层面,没有具体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或制定了难以得到重视,以及铁路企业内岗位之间的职能定位与安全标准模糊不清,管理中存在着交叉点和盲点,导致效率不高。因此,安全风险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使安全工作更具有超前性、针对性和主动性,确保真正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3 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具有全员性、全过程性。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建设,部党组要求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围绕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共为,确保实效。我们应着力发挥党组织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为落实铁路安全风险的积极效果,应作业标准化执行,应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3.1 完善标准,使安全风险管理有序和规范。
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作业,都是有安全风险的。只是我们掌握了每一个作业的标准,按章作业,才使得所有作业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安全风险。我们都清楚地看到,为什么同样具有安全风险的作业,有的职工能质量良好的完成任务,而有的职工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呢?其根源正是个别职工简化作业程序,不按规章标准化作业造成的。要实现对运输生产整个过程、所有环节的严密控制,特别是对高风险岗位和作业环节的有效控制。要从行车设备、职工作业、管理制度、外部环境等关键因素着手,确定安全风险点、制定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提升安全风险过程控制水平。车间是安全风险控制、执行和管理的主体。抓标准化作业,应当建立健全本车间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安全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办法,标准,以规范车间、班组安全风险管理。车间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有序和规范,所做的首要工作,就是把部、局、段的标准和规章分门别类,引导司机把标准分为:部规章、局规章、段文件,部、局事故通报、技术说明等类别,并花力气弥补标准缺失的问题,让标准齐备,让制度健全,让作业有章可查。
3.2 重心前移,把标准化贯穿安全风险管理全过程。
人们常说,车间、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小到基础台帐,大到应急处置,都要一件一件去完成。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有时管理层这根针为什么提不起下面的线呢?尤其在作业点多时,安全管理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例如一些车间虽然车间在安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抓住重点,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前沿阵地还是存在《行规》未修改、推进不引导等安全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通过管理层和职工一起开展安全风险大讨论及反思,有几点感悟:一是安全管理按部就班是不行的,不引入安全风险管理,职工就会干惯了,管理层就会看惯了,问题就会接二连三出现了。二是职工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未按标准化作业,自行其事,导致作业程序简化。三是现场的安全管理乱就乱在个别职工不在意,无所谓,一个点有一个职工不标准化作业,五个点就会出现五个安全隐患。因此,抓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必须重心前移,夯实前沿阵地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基础。重心前移,首先要解决作业标准化的“养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执行作业程序,一丝不苟执行标准,才能使安全风险的控制点受控。重心前移,还要对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简化作业程序,不严格执行标准化的职工进行教育、处罚、谈话等,让其因为一次不标准作业而受到震动,印象深刻。例如当发现有车间司机违背《作规》操作后,车间可以此为安全风险题材,开展大讨论,找到不按标准作业的根源是哪里、责任人是谁,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车间干部到集中修的每个点组织司机学习《作规》,让作业司机明白:不标准化作业就是蛮干,就是给安全埋“定时炸弹”,就有安全风险,让司机们在作业中,脑海里始终有一条标准化作业的主线。重心前移,要重视抓长远,提高整个司机队伍学标、贯标的整体素质,作业前学习标准,作业中执行标准,作业后总结标准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学标贯标的常态化。
3.3 加强督导,促进标准化作业减少安全风险。
督导,就是安全风险管理中,管理层对作业全过程的督促和指导,是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要认真履行好督导职责,现就笔者的车间工作经验总结四条。第一,管理干部必须对现行标准“心中有数”。只有管理干部对标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现场纠正简化作业程序的做法,才能纠正违章蛮干,起到督导作用。第二,安全风险管理中要全面落实好标准化作业。车间管理人员要不折不扣地督促职工执行各个相关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使用作业车进行施工作业,确保劳动安全和施工安全。第三,车组司机都要认真执行一次作业标准。规范使用“安全三项设备”,杜绝惯性违章,全面确保车辆运行使用安全。第四,车间管理人员在当前的集中修施工点要全过程参与班前会、整备作业、施工作业、收车检查、作业完毕后的总结会,并认真督促车组司机全程标准化作业。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措施就要从夯实安全管理制度基础、全面提升设备质量、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强基础建设。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形成组织完善、装备齐全、分布合理、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体系。
4 结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员参加的全过程管理,安全风险问题,都要靠职工通过标准化作业去消除、转移、降低风险。把标准化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安全风险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张惊涛.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2] 刘连珂,赵士琦.浅谈煤炭铁路安全工作中的机制创新[J].工业设计,2011(05)
[3] 张珊珊.论铁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4)
[4] 李斌旭.对铁路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