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13-06-08刘晓静卢立春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71
刘晓静,卢立春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71)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刘晓静,卢立春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7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病例纳入标准将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观察,按有无院前急救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有效转运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有效转运时间上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13%明显优于对照组67.39%(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21%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P<0.01);研究组死亡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影响较大,院前急救干预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血压骤升引发动脉破裂出血的危重疾病,疾病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若不及时救治,预后较差[1]。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人数剧增,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急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而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以血肿部位、出血量、发病时间、意识障碍情况等最为关键[2]。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超早期抢救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进展恶化,是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积极可行措施[3]。我附院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干预,意在探讨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2010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41~83岁,平均(59.17±2.39)岁。发病时间0.5~5.7 h,平均(2.14±0.27)h。按有无院前急救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59.46 ±2.32)岁,发病时间(2.18 ±0.25)h;对照组男 28 例,女18例,年龄(58.98 ±2.41)岁,发病时间(2.12 ±0.29)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CT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②转运途中无死亡,能有效转运至医院进行抢救治疗;③能配合观察研究及随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按病例纳入标准将我附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观察,按有无院前急救分为研究组(有院前急救干预)和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干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有效转运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考王纯主编的《重症心脑血管病治疗学》:①治愈:血压恢复至脑出血前水平,临床症状消失,可自行活动;②显效:血压基本恢复至脑出血前水平,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意识障碍;③有效:生命体征平稳,血压下降幅度小于发病时血压的15%,且低于200/110 mm Hg(1 mm Hg=0.1333 kPa),意识状态较前好转,临床症状较前减轻;④无效: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发病时血压的15%,或血压持续上升高达200/110 mm Hg及以上,临床症状加重,意识障碍加深,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在SPSS17.0统计软件上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转运时间比较:研究组有效转运时间(0.95±0.14)h,明显短于对照组(1.27±0.36)h,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1,P=0.042<0.05);说明在有效转运时间上研究组具有明显优势。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研究组分别为3例、23例、19例、5例,有效率89.13%,对照组为1例、14例、16例、15例,有效率67.39%。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56%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死亡率情况比较:研究组死亡3例,死亡率6.52%;对照组死亡8例,死亡率17.39%,两组死亡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9,P=0.034,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自发性或原发性脑出血,而并非外伤导致的脑实质出血,多数是因血压骤升引起的动脉破裂所致,亦称高血压性脑出血[5]。此类出血多为一次性出血,且一般于发病后20~30 min停止,但6 h内仍有80%的血肿可继续扩大,且血肿压迫时间越久,则周围脑组织会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导致病残率升高[6]。另有研究表明血肿扩大可能与脑出血后血压后继升高、多次呕吐、过量脱水或呼吸道阻塞等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避免诱因发生[7]。发生高血压脑出血6 h内,即超早期抢救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相反,6 h后再行手术等治疗,脑机能术后恢复相对较差,且多有严重后遗症[8]。因此,在有效时间窗内抢救治疗,尽早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关键所在。
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道畅通、降低颅内压、安全转送为原则,以争取时间为入院抢救治疗打下基础[9]。接到急救电话迅速出诊,到达患者发病地点首先快速准确诊断并判断病情,然后安置患者体位,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分泌物排出,同时予以吸氧;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颅内压增高,予以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转运时尽量保持患者体位平稳,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如出现呼吸停止等急症,应迅速行气管插管并固定,以保证有效转运至医院。到达医院像接诊医生交代病情及用药情况,以便进一步抢救治疗。李怀恩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提出了以现场急救、转送途中救护、院内急诊救治3个环节为主体,以畅通气道、建立静脉通路、脱水降压、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处置为原则,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10]。赵发桐等研究表明在广大群众中普及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有助于院前急救措施的进行,进而提高临床疗效[11]。张丽琴观察研究指出快速而准确的病情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并强调了急救与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12]。姚钝锋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治疗措施,得出早期及时的准确诊断与救治是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病死率的关键的结论[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有效转运时间上有明显优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13%明显优于对照组6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21%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死亡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上可见,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影响较大,院前急救干预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1]黄智武.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6(11):391.
[2]Anderson C,Chakora T,Stewart- Wynne E,et al.Spectrum of primary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n perth,Weterm Australia,1989 - 90;incidence and outcome[J].J N euro surgpsychiatry,2008,57(11):936.
[3]邹维峰.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3):2636.
[4]王 纯.重症心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7 -698.
[5]张康丽.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85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18(7):27.
[6]张功义,张 龙,孟庆勇,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2):101.
[7]王卫民,何玉娟.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1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138.
[8]潘三改,赵 毅.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潘[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4(2):52.
[9]刘 林.高血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5(9):8644.
[10]李怀恩.高血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55.
[11]赵发桐,周燕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J].中国医疗前沿,2009,21(4):40.
[12]张丽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5):684.
[13]姚钝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治疗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2):92.
2012-06-28 编校:侯小玲/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