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国风》中“水”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2013-06-07屏,梁

关键词:国风诗经隐喻

张 屏,梁 田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诗经·国风》中“水”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张 屏,梁 田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诗经·国风》中包含了大量的“水”概念隐喻,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情感是水”及“困难是水”的跨域映射,对水喻爱情、思念、哀愁、怨恨及障碍、禁忌、离间等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诗经;水;概念隐喻

一、引言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在中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化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诗经·国风》中,与“水”相关的作品多达53首:其中直接提及“水”的篇目共25首;河堤、沼泽、塘池等间接涉及水的篇目有9首;泛舟、捕捞等与水相关的篇目6首;以雨、雪、霜、露等水的其他形态出现的篇目有13首。加之二雅与颂,全部《诗经》中涉水篇目接近百篇,几乎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1]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文学创作之源。在中国诗歌开山之作的《诗经》中“水”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以水起兴、用水作比、借水抒情……,“水”的身影贯穿于《诗经》当中,令思无邪的诗三百犹如出水芙蓉般清新、亮丽;而《诗经》中“水”意象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诗歌等文学作品。如Lakoff所述:“诗性思维利用日常思维机制,对其加以延伸、阐述并以超乎寻常的方式将其结合起来……”;[2]诗人将日常的、简单的概念隐喻加以组合、进行创造性发挥,形成复杂的诗歌隐喻进而完成隐喻创新及文学意象的创建;运用共有的思维方式、借助人人都有的理解基本隐喻的能力,诗人建立了作品与读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实现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诗经·国风》中“水”的隐喻情况进行认知分析,深入探讨“水喻情感”及“水喻困难”两个基本概念隐喻。了解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对理解诗性语言、赏析诗歌作品具有指导意义。

二、“水喻情感”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映射互动,是来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纵观《诗经·国风》中与水有关的诗篇,普遍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隐喻是“情感是水”及“困难是水”。先民傍水而居、依水而生,将与水相关的心理体验同自身主观情感联系起来,使“水”成为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

人的情感是一种抽象概念,无法在现实中触摸。对抽象概念进行描述十分困难,人们便在对“水”特性的体验认知基础上,选择了用“水”来比喻心境、情感:水无常态,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而人的情感也一样,高兴时心潮澎湃,安静寂寞时心如止水。《诗经》中以水为源域,情感为目标域,将水的特性映射于诗中人物的爱、思、哀、怨之中。水与情感的映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情感是水”的跨域映射

1.水喻爱情

《周礼》中对爱情婚姻做了明确的规定,《地官·媒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3]意思是说每年仲春之际,男男女女可以不受礼法约束,破除禁忌,欢乐聚会,自由恋爱。春意盎然的水边成为了“令会男女”活动的最佳地点。《郑风·溱洧》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河、洧河岸边游春的场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春日里“涣涣”、“浏清”的溱、洧之水清澈透明、涓涓流淌,犹如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绵绵不绝。情感的波澜就像溱、洧的春水,始终是推动诗中男女主角行为的动力。[4]溱洧二河已不仅仅是润泽两岸植被、滋养万物的保障,更是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爱河”,是生命繁衍的源头。

2.水喻思念

因爱慕而相思,因相爱而相念。“思念”这种在情人、家人、朋友等分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情愫牵挂之感在《诗经》中也与“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王风·扬之水》描述了戍边战士对家中妻子的思念:“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连“束薪”、“束楚”、“束蒲”都冲不走、飘不起、流不动的小河流又怎能承载得起这颗沉重的思念妻子之心呢?即便是相思成灾、河水泛滥又能如何?君命难违,迫不得已南征北战、颠沛流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家。

故园之思在《邶风·泉水》中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首出嫁女的思乡曲中,开篇“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便将思乡之情比作了喷涌的泉水:同样的奔流不息,同样的永不衰竭。然而,奔流的泉水终有汇入故乡淇水的那一日,嫁于他国的女子却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对回家路线、方法的设想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幻想,徒加悲伤。泉水奔流有穷时,唯有思乡无尽处。

3.水喻哀愁

水畔是青年男女爱情的发祥地,汩汩流水是寄托思念的载体。当爱不成,思不到时,哀伤忧愁随即而生。《诗经》中不乏水中哀歌,《鄘风·柏舟》抒写了女子寻到意中人、渴望婚姻自主、至死不渝的意愿:“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少女选中了意中人,却偏受到阻挠,尽管有宁死不屈的精神,决心以生命相抗争,但无奈势单力薄、母命难违,只能望河兴叹。无尽哀伤、脆弱无力尽显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中。

《鄘风·柏舟》抒发的是无法与心爱之人在一起的哀伤之情,另一首《邶风·柏舟》则饱含着丝丝忧愁。此诗到底为何人何事而作,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5](P52)但诗的主题向来没有大的分歧。第一章“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描写了泛舟江上却无心赏景的心境,心中的忧愁如眼前的江水一样流淌,酒不甘味,夜不能寐。全诗紧扣“忧愁”二字,忧愁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后面章节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等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5](P 50)

4.水喻怨恨

因爱成痛,因痛生恨。付出的爱收不回、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怨恨之意油然而生。《召南·江有汜》描写了一个被弃女子的痛苦及对变心男子的怨恨:“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篇以江水起兴,“江有汜”、“江有沱”均指江水的支流,暗指两人感情出现问题、男子变心、移情别恋。女子由感念而哀伤,由哀伤而至怨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足见男子的薄情寡义。既然你斩情丝,我又何必念旧情?怨你、恨你,还要送上你一句话:“早晚有你后悔、忧伤的那一天!”女子恨过于爱的报复心理显露无遗。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与丈夫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情感和决绝的态度。《氓》将淇水作为背景贯穿于全诗。同是一条淇水,随着主人公前后处境的不同,其喻意也迥然有别:第一章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水是一条“小爱河”,是送初恋情人的必经之路;经历了相思、婚嫁、婚姻生活的种种,第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中的淇水已饱含了哀伤,遭夫遗弃只能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娘家;而最后一章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以“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来表达对丈夫变化无常的怨恨。结尾处,主人公以“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对丈夫的愤慨,显示了终结婚姻的决绝。

爱、思、哀、怨这几种世人皆有的基本情感在诗人的隐喻创作下与水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些难以触及、言指的抽象情感通过“水“的映射变得鲜活、灵动、跃然纸上。

三、“水喻困难”的认知分析

《诗经·国风》中另一普遍运用的基本概念隐喻是“困难是水”。原始农业时代的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往往缘水而居。水既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保障,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出行交往的屏障。[6]因此,在交通设备极为落后的古代,“水”成为了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困难”。水与困难的映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困难是水”的跨域映射

1.水喻障碍

远古时期,交通不便,渡水工具也相对落后。一望无尽的茫茫河水便成了人们之间相互往来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当追求所爱之人时,这种障碍显得越发难以逾越。《周南·汉广》抒发了一位男子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的情怀:“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江滔滔、江水悠悠,浩瀚无边的江水是真实存在的障碍,更是男子追求心仪对象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考验。然而,游不过、渡不去;困难之大,终究无计可施。最终,男子只能黯然接受现实,将企慕之情深深埋于心底。

2.水喻禁忌

上古时期,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需要接受婚前教育。在这一时期内(至少是三个月,多为生产和狩猎的季节),男女要实行严格的隔离制度,相互往来被严格禁止。世界各地的隔离的地区不同,中国古代是在水中。女性一般被隔离于水中的高地(河心岛),或两水交汇之处,利用险阻的自然条件,便于隔离期的管理[4]。在此期间,男女之间禁止相会,只能隔水相望。脍炙人口的《周南·关雎》描绘的便是在禁会期男子对心上人的朝思暮想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州”暗指女子未嫁前接受婚前教育的地方。四周的河水象征着严格的礼法、禁忌,不可冲破。深受礼制约束的男子在浓浓的思念下陷入了对爱情获得成功的美好前景的憧憬之中……。

3.水喻离间

坦诚相待,互相信任是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谣言、离间无疑为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加了困难。《郑风·扬之水》是妻子对误听流言蜚语的丈夫所作的诚挚的表白:“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与前文《王风·扬之水》中水喻思念不同,这里用“水”比喻流言蜚语,离间之词。诗篇以“扬之水”起兴,称“扬之水不流束楚、不流束薪”暗指再多的谣言、离间也动摇不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妻子劝慰丈夫勿信谗言,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迷惑。妻子将丈夫视为自身唯一的依靠,更加希望丈夫能够信任自己、与妻子一起共度难关。

世间的困难有千万种,障碍、禁忌、离间等困难在《诗经·国风》中巧妙地与“水”联系了起来。我们在感叹于古诗人无限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对这几种形式的困难有了更深而真切的认识。

四、结语

在以“比”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诗经》作品中,比喻的运用随处可见。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诗经·国风》中的“水”概念隐喻进行分析;解析了“情感是水”及“困难是水”的跨域映射;深入探讨了水对爱情、思念、哀愁、怨恨等情感及对障碍、禁忌、离间等困难的隐喻。在认知框架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对理解诗作内容、挖掘创作源泉、指导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此类研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诗歌爱好者及《诗经》研究者所关注。

[1]李红普.略论《诗经·国风》中的水之“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280.

[2]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7.

[3]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80.733.

[4]刘毓庆,李蹊.诗经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8.

[5]姜亮夫.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 -52.

[6]董雪静.《诗经》水滨恋歌探微——兼论《诗经》“水”意象的文化内涵[J].兰州学刊,2009(1):101.

[责任编辑 刘范弟]

A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of Water in the Regional Songs of The Book of Poetry

ZHANG Ping,LIANG Ti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01,China)

There are a lot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water in the Regional Songs of The Book of Poetry.The cross-domain metaphorical mappings of"emotion like water"and"difficulty like water"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oncept of comparing water to love,missing,sadness,hate,barrier,taboo and instiga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s.

The Book of Poetry;water;conceptual metaphor

I207.2

A

1672-934X(2013)04-0105-04

2013-06-03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406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31209)

张 屏(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梁 田(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国风诗经隐喻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国风时尚关键词
寻找“国风少年”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国风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