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还语文以本色
2013-06-06张大明
张大明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课文无非是一个引子","一切为迁移而教"。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在如何处理立足文本与拓展课外之间的关系上明显存在一些误区。一种是固守课本,强调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消化、理解、掌握;另一种则比较激进,主张"反文本",对课本稍加诠释,即马上进行大量的课外拓展。其实,这些都是极端化的做法。我们要在明确语文的学科性质、目标定位、基本环节等前提下,既立足课本,凸现"例子""引子"的作用,又注重诸多课外语文素材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求不同形式、不同渠道,有效加以沟通,使其相关内容能够密切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学习对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
那么,怎样探求立足课本与拓展课外之间的渠道,真正做到追本溯源,还语文以本色呢? 经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一些经验,小做归纳如下:
1.利用知识联系,寻找拓展的生长点
学习一篇课文,并不表明只是知识学习的一个"点";学习完一篇课文,也并不表明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以课文为根本出发点,想方设法,寻求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向四面八方拓展,从而寻找到知识的新的生长点,构建起比较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文学习,必须善于从课内跳到课外,课外的文学世界更为精彩,从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拓展知识的习惯、提高文本感悟的能力。如教《孙权劝学》,便把学生带向《三国志》《三国演义》;教《荒岛余生》,便把学生带向《鲁滨孙飘流记》;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便把学生带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再塑生命》,便把学生带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背影》,带学生走近朱自清;教《济南的冬天》,带学生走近老舍。
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一是以作家为联系点进行拓展,加深对其作家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如教《桃花源记》,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这样,对陶渊明憎恶黑暗腐朽社会、向往安宁和平生活的理想,以及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人格,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二是以文言知识为联系点进行拓展,为文言学习的能力迁移打下基础。如教《五柳先生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唐代王绩的《五斗先生传》;教蒲松龄《狼》,则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聊斋志异o狼三则》,教《核舟记》,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教《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等,它们因为题材接近、文风类似、写法相似,故而有很多拓展的联系点,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能。
2.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拓展的演绎点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平时很难挤出较多时间去进行课外拓展。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呢?我们就应该把目光转向网络,充分利用这一高技术的信息平台,快速实施拓展,并收事半功倍之效。
其实,新课程标准中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而必须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从更广阔的天地中,汲取语文的营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与学生一起参与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了大量有关战争的电影、图片、文字资料,并制作了许多PPT课件等,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对战争的认识,发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强烈心声。这种拓展学习视野的方式,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进行,并且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追求高效、优化,我们语文就应该与之相匹配,真正做到"追本溯源,还语文以本色",那么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囿于课本,既要以本为"本",又要努力跳出课本这一窠臼,不断探寻立足课本与课外拓展的广阔的中间地带和丰富的联系渠道,以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可见,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确实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完全有必要加以落实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