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素养
2013-06-06杨广斌
杨广斌
语文教师,担负着传承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的重任,所以语文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汉语的未来。当今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式的碰撞,不仅给中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学语文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当好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不同于一般艺术的艺术.丰富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成功艺术家精彩舞台表演的奥秘.教师文化底蕴的丰富与否,更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深度、广度,课堂的气氛,课堂的质量。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恰如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不但招式精妙,更重要的是内力浑厚。招式可以速成,而这内力却是丝毫取巧不得的,没有长期的修炼,那任督二脉是无论如何也打不通的。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了"内力",那一切技巧和招式都是花拳绣腿。当今国际上出现了汉语热的现象,我们在欣喜之余,更看到了汉语"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不争事实。"内力"不足啊,你说你是大师,人家不服气,迟早要来踢你的馆子的。前辈中人不乏高手,宗师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已臻化境,如今已垂垂老矣;我辈中人岂可不修"内力"?纵观语文宗师,他们亦有秘笈。
1.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丹田才会有底气,气度自然高华。于漪老师说,现在的语文教学缺少"文",语文教师也缺少"文",这个"文"就是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对语文应该是痴迷的,喜欢手捧书卷,泛舟书海,品读鸿儒巨著、经典名篇,吟唱唐诗宋词、汉赋元曲。细细体味那半床明月半床书的意境,慢慢积淀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喜欢沏茶香茗,静夜笔耕,描述四季交替、人间万象,抒写人间悲欢,心絮感言。胸中沟壑尽填美文佳篇,眼角眉梢染遍诗情画意,言语谈笑中见才思之敏,举手投足间现儒雅之气。徜徉在五千年的文化长廊,你会恍然如忧国忧民的屈原,如超凡脱俗的李白,如呕心沥血的曹雪芹。当你走上课堂,在孩子们眼里,你就是屈原,就是李白,就是曹雪芹。你每讲授一篇课文,就是贮藏在学生心中的一个语文经典,一篇课文就能构建一片语文学习的天空。你所积淀的文化底蕴这份"内力",将会在小小的教室形成一个"气场",让孩子们痴迷不已。
2.博采众家成杂家
修炼语文"内力"要让自己成为"杂家"。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是相等的,语文教学是宽广的、厚重的。翻看一本本语文课本、其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所以有不少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语文教师难当"的感慨。宗师李镇西亦言教语文若"带着脚镣跳舞", 要想把舞跳得自如,跳的好看,杂学少不得,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诚然,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者,也很难在课堂上闲庭信步,信手拈来,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虽然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有不懂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以"这个问题老师下课后查查资料再告诉你"这类回答来应对学生的热情提问时,你可看见,学生的眸子一下子暗淡了许多。长此以往,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将不复存在,学生对我们的语文功力将产生怀疑。诚然,我们不是专家不是全才,但我们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汲取和修炼,努力地使自己博学,让自己成为"杂家"。当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我们就会底气十足地说"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当学生充满探求和敬佩的目光聚集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应该是多么幸福和骄傲。
3.教育理念铸灵魂
修炼语文"内力",要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说,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的灵魂。现在的许多语文教师还墨守着早已生锈的教学模式,陈腐落后,拖拖沓沓,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教得疲倦,怨天尤人;学生学得枯燥,味同嚼蜡。因此,将来你能否成为一名语文的"内家高手",先进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即使一时不能吸收,不能转化为教学实践,也为你的将来奠定了高的起点。眼高手低只是暂时的,只有眼高了,循序渐进,你的手自然也高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应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不应是一个只看眼前的"近视眼"。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股"内力",即使再努力,你恐怕也只是一个"二流"角色。
4.踏踏实实做真人
修炼语文"内力"须心无旁骛,做一个"真"人,否则一不小心将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不伪饰,不做作,不矫情,不欺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早已刮进了校园,有的教师已沾染市侩之气,弄虚作假,道貌岸然,确实愧对"灵魂"。自己的灵魂都没洗净,怎么去当"灵魂的工程师"? 只有"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只有"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你的语文"内力"才会充沛浑厚。
我相信,我们身边会不断地涌现出"内力"浑厚的语文高手,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也将继续浇铸着华夏儿女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