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3-06-06严雪松李玉斌

中小学电教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交流信息技术

☆ 严雪松 李玉斌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近年来,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中对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做出了明确的描述:“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一、应用现状与发现的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灵活、自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以较轻松的姿态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应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做出比较详细的调查,从学习态度、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情况、合作学习参与深度以及合作关系等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

1.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合作学习充满兴趣,从学期前的22.7%上升到学期末的56.9%(如图1),合作的频率和次数增加显著。然而,部分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出现了偏差,54.6%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方式抑制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实践中对于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活动一片茫然,不知道“合作些什么?”“怎样进行合作?”以及时间限制、竞争条件、展示准备、汇报要求等不明不白、不问不听,于是各“作”各的,你不想与我“ 合”,我不愿与你“合”,使小组合作学习作而不合。

图1 学期前、后学生对合作学习非常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变化

2.合作学习参与深度处于较低水平

合作学习参与深度,体现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所承担的责任或者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中,60.2%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做组织者”,然而又有 72.7%的学生“渴望被小组成员接受,并突显自己的地位”。这两项数据充分体现了学生想成功想表现自己但又缺乏信心和勇气的矛盾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适当提供一些机会强化其行为。

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学生“搭顺风车”的现象,导致个别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不仅合作毫无意义,甚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组内关系相对融洽,组间关系有待改善

合作最基本的行为是交流与沟通,以此来加强小组内学生之间的默契,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效率。在“遇到问题时,我愿意与小组内其他同学讨论”一题中,72.2%的学生表示赞同。可见学生在合作意识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上都有比较好的表现。经过统计组间关系问题的数据发现,73.9%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甚至还有36.3%的学生与其他组的学生有了矛盾冲突。由于每个小组所面临的任务相同,在完成效果和质量上出现了竞争,彼此之间有了明显和直接的利益冲突。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果只是保证了小组内的融洽合作,却忽视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战火硝烟”,顾此失彼,这种教学失误还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二、建议

基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这并不与合作学习的理论冲突。笔者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在互助、互补的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要掌握各种合作技能,在小组中学会介绍自己,懂得欣赏别人,合理提问,合理回答。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做到有耐性。自己发表意见的时候做到理论充足,以理服人;意见不统一时,学会委婉表达歧义观点,同时还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2.保证组内有效合作,调节组间公平竞争

由于每个小组都有着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之间有利益冲突,甚至导致不同学习小组之间的学生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为了保证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保持良性状态,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性别、个性特征、知识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布置合作学习小组任务时,尽量具体化,明确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方向;合作学习小组建成之后,有具体的评分标准约束学生,促使他们之间相互帮助、坦诚相待;适时打散原有小组,进行随机重组,增加不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

3.增强教师的组织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在合作学习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备课任务加重,对于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授课是需要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决定进行合作学习之后,又如何安排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对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新的挑战。其次,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应当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指导者,适时对合作学习环节进行调整,避免因指导不当而局限了学生自由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最后,教师之间也要有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扩大学科之间的交流,缩小学科之间的差距。

三、结论

根据我国实际的教育状况和人口特点来看,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将会长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将信息技术课程大班教学细化成小团队协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目前,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改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局限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J/OL].http://www.ahjks.net/lw/bzh.htm,2012-5-27.

[2]孙文波.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l):5-7.

[4]郑淑贞.社会互赖理论对合作学习设计的启示[J].教育学报,2010,(6).

[5]梁建.谈合作学习中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2).

[6]张婉莉.合作学习课堂定位的行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0).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交流信息技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