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缺失引发的价值观偏离问题的研究
2013-06-05张磊
张磊
摘 要:在当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信仰的过程中走入盲区,出现因信仰缺失而引发的价值观偏离现象。通过阐述大学生信仰缺失带来的价值观市场化、世俗化和实惠化倾向现象,提出重构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以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08-02
追求人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现代人,尤其是21世纪青年大学生人生思考和求索的热点和中心。科学的人生信仰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行为的指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和谐人格的组成部分。因此,高素质的大学生应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把个人学习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起来,把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然而,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信仰的过程中却走入盲区,频频出现因信仰缺失而引发的价值观偏离的现象。
一、大学生信仰缺失所引发的价值观偏离现象
在国内某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关于“要不要有信仰”与“要有什么样的信仰”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市场的弄潮儿和佼佼者;有的学生认为:在当今时代,理想和信仰是一种奢侈品,将理想庸俗化为所谓“理想、理想,有利就想”;有的学生对社会主义产生误解、失去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随着东西方冷战时代的结束以及意识形态对抗的终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过时的理念,能赚钱的就干,利己的就学,相反的就不干、不学[1]。这些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滑坡”现象的一种体现。80年代初起,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将雷锋、张海迪、保尔·柯察金等作为时代的偶像,将“为人民服务”、“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作为人生谏言,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声声呐喊中追求人生的意义。然而到了今天,许多的大学生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是谁”、“人生的路呀,为什么越走越窄”、“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的疑问中迷茫地生活,信仰的缺失带来价值认知模糊、价值主体偏离,继而伴生了他们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所追求。于是许多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主体偏离的市场化倾向、世俗化倾向和实惠化倾向,转而去崇拜物质、功利与享乐,直接导致了其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低俗化,这已成为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又一主要特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倾向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浅显的、另类的社会新潮不断被激起,而部分当代大学生深陷追求时尚之中,更有甚者将追求近利、追求潇洒作为其人生信条,将其在作为自身的个性特征凸显、张扬。他们在各种新潮面前,竞相仿效,唯恐落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自主选择了人生,实际上却被世俗化的潮流左右。在近几年里,大学校园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曾先后掀起过出国热、读研热、打工热、经商热、家教热等等。这一个又一个热点的闪现和转动,既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又是大学生尚不能把握价值观变革的深层内涵的结果。这充分地说明了大学生因自制力差、对人生的认识不够,而极易因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诱惑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这些都表现出了大学生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的浮躁以及对人生认知偏差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市场化倾向
将依照“市场行情”作为塑造自我的原则,并以此实现自身价值,而理由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选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思想冲击着人的传统观念,人的欲望逐渐得以张扬,有的大学生将学习与个人素质发展的动机逐渐利益化,他们努力撇清“有用”与“无用”,坚持有用才是真理,认为只有获得奖学金、评选上各种荣誉奖项才能证明个人价值,才能在以后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生存下来。另外,在做事、交友等问题上都以是否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为标准进行选择,于是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重有形证书轻无形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2]。他们往往会以市场倾向替代其人生信条,无暇顾及一些深层次人生价值的思考,其人格也极易被市场化。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惠化倾向
校园内最常见到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惠化倾向,校园内许多大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倾心于社会上的明星范、大款派,并愿意将父母给的生活费甚至学费花在流行的服装、新奇的饰品、多功能手机、高端电脑等“大学奢侈品”上,以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作为其人生的全部价值。如近几年校园内普遍的透支消费现象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跻身“校园负翁”的行列,而这些负债现象并不是因为学业的需要,只是为享受虚荣进行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另外,随着近几年“美女经济”的日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参与到选美、征婚、模特秀等媒体炒作的作秀节目中,更有甚者一些长相较好的女大学生竟理直气壮地做起了“二奶”。而有的同学因为自己的相貌平平,对未来就业丧失了信心,并产生了自卑感,甚至因“貌丑”而产生了“负疚感”。2010年南京某高校的一名女大学生为整容竟扬言卖肾。“美女经济”已成为泛滥之势侵入校园,它为女大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造成校园精神文化低俗化[3]。大学生信仰迷失、价值主体偏离伴生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低俗化的态势已诱发了自由放任和分散无序的有害现象,这与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取向相悖。
二、重构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20世纪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坚强的灵魂在驱使时间的大地上前进,就像石头在湖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其信仰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高社会主义信仰重塑的自主性
青年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通过有效的自我构建方法和技巧重塑社会主义信仰,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价值观自我构建能力。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重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倡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经典作品,并能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丰富他们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情感体验。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大都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流淌着动人的人间真情,无论是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感受、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是自我实现人生的典范,都可以在经典艺术海洋中寻找到可以借鉴的精华,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提高审美素养、增强辨别美丑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5]。二是鼓励大学生依自身情况选择名人名言或者警世格言作为人生奋进的座右铭。毫无疑问,健康积极的座右铭可以帮助大学生省察克己,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将座右铭作为其人生准则来执行,这样可以帮助价值观方向更明确。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其信仰教育功能优势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生活形式和物质形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全学校师生团结、求实创新、明礼诚信、具有活力的文化氛围,以积极的先进文化背景引导大学生确立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学校领导层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坚持科学治校、民主办学的宗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行开来,注重深入挖掘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开展信仰教育,使大学生在“志存高远、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办学理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组织开展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信仰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朝着健康、崇高与完善的方向发展,更加主动地为学生们提供锻炼自身能力和展现个人魅力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引导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价值感的养成
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其品行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行为方式,深刻认识其社会责任,并进行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能够及时地为适应未来社会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学科专业和学术性研讨活动。结合专业学习、就业实践、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开展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与职业训练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让、推广以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参与创业设计。通过学科专业和学术性研讨活动,巩固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以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培养具有和谐人格与创新队伍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目的、有组织地去企业、农村、社区等地,进行参观和访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结果的社会活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走社会调查、调研与挂职锻炼相结合的道路,开展以培养能力、科技服务、接触社会、奉献社会为目的的挂职锻炼。
三是各类社会服务活动。社会服务的核心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参加各类社会服务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内容广泛,贴近生活,使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生活感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树立良好的情感、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承选,丁三青,蔡世华,杨秀.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47.
[2]徐素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305.
[3]罗梦华.美女经济下的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J].企业家天地,2008,(07):127.
[4]董琴.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安徽理工大学报,2009,11(1):23.
[5]刘森.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策略[J].教育理论,200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