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三学段“习作”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解读及教材分析(下)
2013-06-05胡满红
■ 胡满红
新课标第三学段“习作”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解读及教材分析(下)
■ 胡满红
(接上期)
(三)初识文体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常见应用文
课标明确提出了“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三种文体的概念。在这一学段目标里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这是从文体角度提出的写作新要求。
记实作文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习作写的是真实的生活事件,关注的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想象作文的本质特征是通过情境,借助想象,包括幻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关注的是学生大胆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应用文突出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强化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记实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想象作文重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二者虽有明显的形式之别,但都要求表达真实具体,追求个性和创新。
课标在小学阶段有意淡化文体,只是从第三学段开始提出了关于文体写作的初步要求,然后在第四学段才根据文体的分类提出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但从打好写作基础,培养写作能力的角度看,文体写作还是必要的。淡化文体,并不是完全不考虑文体,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掌握最基本的写作规则和文体要求,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比较而言,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实践在记实作文方面十分重视,应用文的落实尚可,但对于想象作文重视还很不够,落实情况更不理想。除了对想象作文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有实践操作上的困难。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专题之一。
三、第三学段“习作”教材分析
认真研读相关教材,结合第三学段“习作”课程的阶段性目标,了解现行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习作”教材的主要特点,对于我们深入把握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具体联系,不断完善语文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教学都是十分有益的。下面提供给大家阅读的是案例《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节选)》。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教研室 马建华
一、习作目标要求(略)
二、习作教材内容
1.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2.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习作、辩论)。
4.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5.请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写出一两个事例,要写真事,讲真话,题目自定。
6. 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7.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题目自定。
三、习作教材解读
仔细研读本册教材安排的七次习作内容,它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
1.体裁多样化
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宽,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为学生学习不同体裁的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教材编者因势利导安排多种体裁的习作,可谓恰到好处。本册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但有记实性的作文,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还有想象作文,如“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另外,还有“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的想法写下来”,“按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等等,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体裁的多样化,既增添了学生的习作训练的丰富性、新鲜感,又能使学生品尝到多种习作成功的幸福感,激励学生尝试新的习作形式的欲望。
2.内容生活化(略)
3.表达自主化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课标》提出的重要的写作理念。为落实这一理念,本册习作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首先,在“写什么”的问题上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例如《习作5》,“请你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一个“等学科”、一个“等方面”几乎包括了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小能人,自由选择的空间何等广阔。其次,对于“怎么写”的问题,教材没作什么限制,学生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存在任何条条框框,真正达到“我手写我看,我手写我想,我手写我说,我手写我做”。第三,题目多由自己定,本册习作教材严格遵循《课标》“提倡学生自己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原则,习作题目多由学生自己定。这种习作方式也为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坡度,为学生写作文增加了有利条件。
4.培养观察能力
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写好纪实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本册习作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如《习作1》指出:“有些文章是经过对某一事物的多次观察才写成的,《二八月,看巧云》的作者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二八月的云巧在形状和色彩这两个方面。就形状而言,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的形状又是多种多样,且变化多端,而这些变化绝不是一天中所能观察到的。”这就是告诉学生要经常观察、长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才能有较大的收获。还要告诉学生“观察时注意自然现象的变化,善于比较”。也就是说,观察要注意方法,要学会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发现新的东西,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另外,观察还要有重点。观察要在仔细认真的基础上,抓住重要部位进行重点观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突出重点。如《习作4》的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作者就没有对整个参观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一一介绍,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学生:观察也要突出重点。
5.激发想象能力
《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即便是记实性作文,也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少年儿童正处在幻想的年龄,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幻想和想象,如果给他们适当的话题加以引导和激发,那么他们心中的奇思妙想就会变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例如《习作7》:“月缺月圆”是怎么回事呢?课文《望月》中的小外甥说,月亮是天的眼睛,它每个月都要睁大了看人间一次,困了,就要闭上。这是多么富有创造力的有意思的想象呀!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限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
短短的富有感召力的两段话,再加上充满奇特想象的例文,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会儿上天和星星捉迷藏,到月宫看玉兔玩耍,观嫦娥跳舞;一会儿成神仙,驾祥云穿梭于太空……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无所不往,无所不能。
案例《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节选)》简单回顾了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整理了五上习作教材内容,较细致地对习作教材进行了解读。因教学建议不是学习的重点,在此略去。研读上述案例,有几点值得注意:
1.习作教材解读部分提到的“内容生活化”“表达自主化”“培养观察能力”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在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都要关注的重点,都是为了落实新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总体要求,所以,本册教材编写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基本理念。
2.案例中提及的“体裁多样化”“激发想象能力”特别值得关注。该教材分别编排了写人记事的“记实作文”,与星空和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学写新闻报道的“应用文”。案例中教材解读谈到的“体裁的多样化”,其实质是教材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中关于“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这一重点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中《习作7》在编写上也注重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由学生熟知的课文内容引申,使想象与生活和阅读经验接轨,其目的主要在于激发表达兴趣,打开习作思路,鼓励大胆想象和自由创造。
3.案例中提及的“培养观察能力”和“修改习作《拔河》”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亮点。显然,“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都是从落实“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这一阶段性要求精心编写的。留心观察可从周围人、事、物的特点及其变化开始,需要长期观察、定向观察甚至跟踪观察,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学习观察,养成观察习惯和积累意识。也可视为通过长线作业逐步培养观察的习惯和能力。纵览苏教版第三学段教材,由其安排的习作内容可见编者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视。应该指出的是,观察虽非语文习作训练的独当之任,但它的确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大家可对苏教版第三学段其他几册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设计做进一步的分析。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比较而言,苏教版教材在引导学生观察上大胆引入了观察指导的内容,且初步勾勒了训练序列,较好地落实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
至于“修改习作《拔河》”的训练不仅仅是一种训练方式的呈现,更是一种学习如何修改习作的具体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写、学改的过程,既是指引方法、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过程。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