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音乐课堂常规训练的“艺术”
2013-06-04张洁
张洁
小学音乐课堂常规的训练,不仅能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师生行为的规范,更是教学成功的保障。如果我们注重从小处抓起,从基本处抓实,抓牢,讲究训练的“艺术”,定能生成精彩的课堂。
1、教学前以音乐律动、模仿表演创造“静”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还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状态。因为他们才脱离幼儿园阶段大部分时间随性不羁的生活,而漫长的暑假也没有任何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和适应性过渡学习,入小学以后,对于按时上学、放学、上课、下课、活动、游戏等各个时间段做什么,该怎样做,他们的概念是模糊懵懂的,行为是率性而不受控制的。所以在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老师花很大的力气很长的时间一步步引导与训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常规秩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对于孩子们而言,上音乐课更像是来到一个自由快乐的世界,他们放松至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课铃响过之后,您请看:站在座位旁仰头喝水的;半截身子趴在别人的课桌上喋喋不休的;有低头默不作声自个儿折纸玩儿的;有口中大声喊叫,你推我搡的……甚至还有同学这个时候报告说要上厕所。那场面就像是身处自由市场。初看这种情景,免不了让人头皮发麻,心情恼怒郁闷。如果我们不能够控制自己,不假思索,板着面孔,提干嗓门大声呵斥一通,“安静!”“快坐好!”重压之下,一定会使他们受到惊吓,他们会很迷惘,很惶恐,不知道老师怎么生气了,为什么发脾气。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很快就又会再起波澜。“态度决定成败”。这时我们应该很清醒的的认识到:眼前的喧闹昭示的是无序和无理,他们的自由和快乐是没有约束和导向的。太过任性和自然的东西需要秩序的规范和修整。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音乐的本质是美的陶冶、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其任务是实施美的传播,带领学生们进入音乐的圣殿,了解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的美妙。因此,我们可以用“音乐律动”,有节奏的模仿表演“请你跟我这样做”等活动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建立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当他们听到音乐,就会主动的进入到律动表演中;听到铃鼓响起,教师发出“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指令,就会放下一切活动,认真的跟随。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将会省力而有效。孩子们虽然有些调皮,但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精灵,你的笑脸制止,你的抚摸示意,你的眼神告白,他们都可能瞬间了解接受,但习惯的养成和规矩的约束,更能让他们适应学生的角色,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原则的。
音乐律动要求短小简练。动作可以选择一些舞蹈的基本手位,还有一些熟悉的少数民族常用的舞蹈基本动作等。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表演中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对高年级的创编表演活动打下基础。“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动作设计可以选择手臂的一些舞蹈姿态,包括腕部的运动,也可以将律动的一些动作迁移。除此外,我还会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编成有节奏的模仿表演的动作,比如:刷牙、洗脸、梳小辫、照镜子、擦桌子、扫地、挥手再见等等,配上音乐的节奏用来带领他们模仿表演。这样的动作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会感到亲切、有趣,乐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亲历创编动作,实现模仿活动由老师带领逐渐的过渡到学生带领做,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活动中以身体语言引导学生懂得“礼”
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互动,课堂内容的反馈等环节,都离不开提问和思考,讲述和倾听,歌唱和表演。这就要求学生懂得安静的聆听,冷静的思考,平静的欣赏,而后,大胆的发言,积极的评价,真诚的表扬。低年级学生控制力差,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兴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马上就说,急不可耐。突兀的打断同伴和老师的话语是常有的事,有时对正在前面进行表演的同学毫不留情的指手画脚,表达不满,旁若无人。更有学生经常会因为不同意同伴的意见不等别人讲完就站起来义正辞严的反驳,引起课堂内的争吵。如果教师的语言制止不当,混乱的局面一时难以控制。针对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对直观形象感兴趣的特点,我采用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示意他们停止自已的行为。如用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太吵了!”或模仿体育裁判用手势做出暂停的动作;再如用双手蒙住眼睛说“我不想看到这么没礼貌的行为”,用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想听见这么没礼貌的声音”等,孩子们反应很快,这种手势动作连续使用几次以后,他们只要一看见我蒙眼睛捂耳朵就会接着说“我不想看见……”,“我不想听见……”那些抢话的,插嘴的,指责的学生立刻就会意识到过分了,做错了,羞愧的低下头来。爱冲动的孩子按捺不住的时候会一边举手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看我的反应,我总是用手势示意他先坐下来,用将手放在耳旁做“听”的动作要求他安静的“听”。等别人讲完再给他手势请他起来发言。如此下去,课堂上有进步的学生我也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的改变,用语言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倾听和发言的习惯,使得课堂上的交流变得礼貌而和谐,理性而融洽。
当然,关于“举止文明以礼相处”的观念灌输还是必不可少。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安静的聆听别人,不插话,不打断,是讲文明讲礼貌的表现,心平气和的说出反对意见更是有修养的体现。先听清楚问题,认真的思考过后大胆的发言,说明我们有头脑,不鲁莽,不草率。我们允许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想法,不同的欣赏眼光和角度,但不允许不文明的指指点点。提出建议要诚恳,评价要多找别人的长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我们需要友好合作,我们要共同营造温馨与和谐。所以,在低年级段就开始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好的行为标准,赢得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轻松惬意,而且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3、课尾小结用一句话评价建立“思”
音乐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鉴赏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这些都离不了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反思。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指出,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孩子们的思考是粗浅的,直接体验和直观感受占主导地位,高兴,快乐,好,不好,他们的语言表达简单明了。我们也常常着重关注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主动积极,快乐表达,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多数时候我们忽略了引导他们反思、内化,忽略了去主动培养他们养成课后思考总结的习惯。因此,在教学活动结束部分的几分钟里,我们可以设计一句话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印象最深的、感受最强烈的某些方面加以描述,对某些细节,比方自己的歌唱、同学的表演、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的态度、同学的反应等等,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生评价的话语哪怕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断断续续的,都将逐渐的促进他们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连贯性,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学会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提炼,归纳,升华。最初我们可以设计引导式的提问,大多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例如“这节课你有进步吗?”,“你学会唱这首歌或学会表演这首曲子了吗?”,“你跟同桌合作的愉快吗?”……然后过渡到对教学内容思考,“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好?”(有表情的歌唱,完整的表演等)“你表现的怎么样?你从歌唱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深情,欢乐……)”“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自然的美好可爱?”“我们学习认识了用音乐表现的小动物,你能不能试试描述一下你理解的小动物的样子?”……除了引导式的提问,启发式的回答讲述之外,我们的一句话评价还可以用小作业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练习写话,把想说的话,例如今天的收获、自己的心情、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建议、失误的不满,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喜好等,就写在书本所授内容的空白处。教师每次在课前进入教室的准备时间里翻看一下孩子们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针对问题寻找解决的良方,同时也弥补了一部分学生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当众交流心得的遗憾。
简言之,稳定的学习情绪,明确的课堂观念,有秩序地对话交流,简短的反思评价,都是保证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重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规范的教学秩序,让孩子们享受到优雅的音乐教学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友爱合作的愉悦心态,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已经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