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动”与“静”
2013-06-04刘留柱
刘留柱
我最近听了好多节语文课,觉得这些语文课堂充满了“动”。听,课堂上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这一切,使平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使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热闹”与“生动”,我们就会感觉到学生的“动”只注重形式:一方面参与活动的对象只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充当陪客听众而已;另一方面学生思考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发言,但说的是对文本浅尝辄止的理解,因此,有感情的朗读只注重在技巧方面机械的模仿……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课堂上“动”有余而“静”不足。一堂课中,我们的老师为了活跃气氛,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一旦教室里无声,总觉得“冷了场”。因此,往往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不到一分钟便让“交流”开了场,结果便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我看来,“静”是“动”的和谐共振体,“静”是“动”的前提与基础。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尤其不能少了“静”——默读静思,个性批注。也就是让学生潜心全文,边默读边思考,同时在课文旁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及理解。
1、默读批注,营造潜心会文的“场所”
读书,需要琅琅的读书声,更需要静静的读书场。我们的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灿灿的美,浓浓的意,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悠悠的趣……这“人文情感”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如何让学生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凭教师的分析讲解达不到最佳效果,靠小组合作也不能代替。因为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潜心全文”,需要学生直面教材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淀去解读,去体会,去感受,去揣摩,去领悟。课堂上热热闹闹的气氛是难以让学生“悟”出真谛,只有在静静的读书场中,全体学生才能静下心来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与作者倾心对话。
当学生默读批注时,静静的读书“场”形成了。这个“场”中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干扰,学生在这个“静场”中极易走进文本,达到“文我合一”,进而忧文中“人”所“忧”,喜文中“人”所“喜”,情感得以共鸣。
2、默读批注,搭建个性阅读的“平台”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让阅读真正体现学生个性化行为,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但,我们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学生初读了一遍课文后,不管学生是否读通了,更不谈是否读懂了,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或许会看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滔滔不绝地发言,或许会听到学生的高谈阔论,他们的妙语连珠,与教师的话相映成趣,让人们由衷地欣慰。可事实上,如果只让学生读上一两遍后,学生的情况会是这样吗?否!真实的情况是:两三位“尖子生”举着手,众多的学生却是一脸的漠然,似乎“事不关己”,认为“出出耳朵听听”,当当听众即可。教师呢?认为只要不是自己全盘灌述,有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理解就是“尊重学生主体,体现阅读个性化”的表现。但这种“主体”与“个性化”的对象不是“全体”而是“少数”,不是“真诚”而是“形式”。
倘若教师让全体学生都默读静思,并作个性批注时,那么学生不再把学习语文当作“尖子生”的专利,自己也不再是语文学习中的旁听者,而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这样,“个性阅读”的平台就会搭建成功,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学生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所以,与其说学生是在默读,不如说是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是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于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得到情感升华。
一句话,我们只要正确处理好“动”与“静”的辨证关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潜在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