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

2013-06-04张玉梅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9期
关键词:预防林业

张玉梅

【摘 要】病虫害防治是目前我国林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对于林业的损害的程度已经超过其他人为、自然灾害的总和,因此必须自上而下高度重视,打赢这场控制病虫害的攻坚战。本文将就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工作和广大从事林业以及关注林业建设的朋友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林业;虫害控制;预防

从林地面积总量而言我国不算少,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是按着人均而言,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在世界上人均相比,人均森林面积屈居世界第119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八分之一,完全可以用微不足道这样不客气的言语来形容。可以这样说,每一点森林对于我国来言都是弥足珍贵,必须加大力度保护。而每年受到病虫害威胁森林面积就有上亿亩,使得本就极端稀少的森林资源更加每况愈下。所以林业部门必须要集中全力为保卫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而奋战。

随着时代的脚步进入二十一世纪,处在信息技术大爆炸的年代,很多技术领域都有了长足进步。作为林业部门也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使用合理的技术使得病虫害综合治理上一个新台阶。不论是什么领域时候整治的成本都要远大于预防的成本,在这点上林业也不例外,所谓“防治兼顾,预防为先”。而对于预防而言,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是其关键,必须从实践出发,善于结合理论运用各种成熟的营林技术,把病虫害控制在最小,使人民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而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给出的方法具体实施:

1.造林工作概述

(1)选择育苗地的标准:a.林地附近,利于运输;b.平缓地段;C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d.水利设施齐全。

(2)苗圃工艺流程:a.深翻整地;b.土壤消毒,杀虫消毒,施基肥;c.开沟平床;d.种子消毒,灭菌,发芽;e.播种套管理覆盖;f.栽培,杂草控制;干旱和水涝的治理;g.肥料的施加;h.间苗、钉珠;i.病虫害防治;j.出圃苗木分级。

(3)造林措施包括:a.在合适的土地植树;b.合理整地;c.良种壮苗;d.抚育管理和保护。

(4)主要主要地理环境因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

(5)适地适树的主要方法:选用合适的树,选择适当的地,从降低成本考量相应的改良树种或者土壤。

(6)种植密度确定原则:a.经营宗旨;b.品种特性;c.场地条件;d.造林技术;e.经济条件。

(7)混交林优势如下:a.改善立地条件,发挥多种保护利益;b.能够充分利用营林地的营养空间; c.可以提高森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d.种植的弹性加大;e.可以提高造林成效。

(8)混合树种通常是:混合间种,带状混合和大规模混合。

(9)造林主要过程:a.规划和设计;b.绿化建设:离地间隙(冲床撩壕,开坡平地)整地,施基肥;c.植树造林(种植苗木,种植,间苗);d.抚育;e.补植;f.病虫害防治;g.减少人为损坏。

2.造林技术来控制病虫害

造林,在林业用地上采用植苗、扦插或播种等方法营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确切地说,种植面积较大,而且以后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称为造林。面积小,不能形成森林或森林环境的,只能称为植树或栽树,而不称为造林。造林作业包括采种、育苗、栽植(或播种)及幼林抚育等,所形成的森林称人工林。近年来人工林的种植中,有些地方营造大面积的杨树林,其中树干螟黄斑星天牛蔓延加剧,严重威胁到农田林网安全,冬天的监测只发生甲虫疫情分布面积就在70000亩以上,病虫害的树木和有病虫害危险的林木有200,000,疫情非常严重。这就要求林业部门一定要采取更新树种,造林技术,为预防和控制多品种的科学配置,提供经济和科学的方法。

2.1如何种植杨树

(1)栽培需要的条件。依照杨树的植物特性而言,杨树造林实施“一深四大”的科学种植方法,大唐1m平方,高3.5米,间距要大,灌溉英尺深的栽植8厘米以上。

(2)技术特点概述。杨树种植技术要领可供运用的可以概括为“三埋两踩一提苗”,具体如下:1/5预先埋深(20厘米)表土,然后放入苗木,埋到2/3深(70CM左右),步上紧,最后埋到地面,再次踩紧,然后苗提到促进根系舒展,浇足水。

(3)技术方面对种植杨树的支持。a.防止苗木失水,以确保生存的关键,千方百计防止苗木起苗,运苗的脱水。苗运到林地,最好在水中,苗干浸泡2-3天(浸泡至少24小时),使其充分去除吸收水分后造林。b.大量的轻土壤和地下水水位更深的苗木种植,适当深栽,使原来的根茎深入土壤50公分70CM或更深。然而,在黏重土壤或夏季地下水位太高,不应该深栽造林。 c.种植时,过长的侧根应该被截断,防止植物窝根,影响生长,根除严重的机械损伤,腐烂感染疾病不至于危机苗木。

2.2建立林业的混生理念,科学合理分配物种

从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站在平衡的结构上看,可持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坚持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根据法律规定,促进森林健康”,并大力推广多品种的科学配置,以创建混交林在结构上更加合理、稳定,从而减少病虫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对预防和控制由重到轻,以防止严重灾害的发生。

2.3多品种的造林模式配置

因地制宜,采取多品种的配置模式是一个自然的控制方法。种植设计时,考虑到树种的选择组合,采取混合植株之间的混合模式。甲虫疫情乡,杨树森林,果树网格复合经济模式,促进林网结构调整。按照“合适的土地,种植适宜树木树”的原则,因地制宜,促进合理配置物种的科学合理配置。

2.4如何针对不同地理、气候情况进行多品种树种的配置

(1)防护林带尤其成片带状分布的,包括:护岸林,护路林,防风固沙林,一般岸边道路两侧,种植超过6线周围沿公路沿线排水树木以杨树为主采取应变混合,主要是杨树森林,第二排恩照7比3的比例,采取混合,杨树诱饵种株杨树主栽品种。

(2)主要道路周边:包括:干沟,渠,主干道路主要是道路绿化,防护林的保护一般道路沟渠两侧的树木有2行以上,选择天牛免疫种国槐,水曲柳,樟子松,云杉,杜松或耐种的杨树,柳树,榆树,正确配置诱饵种杨树,混合比例为7:2:1。

(3)国家级森林,包括:斗渠,毛渠,该领域的边缘,一般两侧的排水配置两排树木,选择杨树,抗灰物种,可以配置刺槐,杨树免疫树种可以种植灰混合采取的应变。未发生甲虫疫区应大力推广杨树速生丰产林,果树,小网格复合经济农田林网模式。大面积覆盖的地区选择两个杨树树种的分配比例为7:3,采取隔行混合小网格,选择红枣,杏,山楂等树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精诚合作,基层林业人员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尤其是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的问题更是需要在以上总结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手段,积极新区,实践中寻求突破,为我国的林业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康民,汤端生.浅析林业造林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2]钟淼.营林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J].国土绿化,2008,09.

猜你喜欢

预防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land produces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