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2013-06-04华爱国韩桢姝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9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强度因素

华爱国 韩桢姝

【摘 要】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包括水灰对比、水泥的材质、集料、集灰比一级水泥的养护等几个方面,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设计和施工上有一些基本的思路需要去遵循,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混凝土强度的问题,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水泥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对于任何钢筋混凝土来说,强度是衡量其承载力量的重要方面,而作为承载力量和各种作用力方面,强度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混凝土本身的一种性能。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是不透水,抗冻等一些基本的性能,而这些基本的性能和混凝土的强度密切相关,特别是透水的性能,强度高的混凝土不透水,往往更加的坚固。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问题是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强度越高,刚性越强,同时可以防止渗水,透水,防止风化和侵蚀,可以很大程度上对建筑物具有加固的功能,使其不容易在自然界的风吹雨淋的作用上,发生裂痕和断裂的情况出现,因此,合理的做好钢筋混凝土强度方面的工作,是搞好建筑行业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房屋质量和对房屋做质量评估的重要方面。

1.水灰比

水和灰的比例情况是水泥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方面,而这种强度主要决定于毛细管空隙之间的比例,这种比例比较细微,,难以估算,因此在估算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水和灰之间的对比情况,要注意其精确程度。一般是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对比核实的。

毛细孔隙率Pc=W/C-0.36α

胶空比x=0.68α/(0.32α+W/C)

其中:W/C-水灰比

α-水化程度

在钢筋混凝土强度水灰比的对比中,需要注意一个方面,对于一些材料来说,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却绝育水灰比,因此,水灰比和孔隙率是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浆体的基础和骨料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一些过渡的区域和孔隙之间的效率问题,在水泥石的水化中要做到完善,当孔隙率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自然会降低,而孔隙率的大小也决定于水灰比,因此做好水灰比十分重要,它是对混凝土密实程度的直接体现,对密实程度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混凝土混料过程中,要组号水泥强度的降低和提高的程度,需要形成一个水化无作为一个很小的量,进行对比核实,公式为:

(W/C)min =0.42α

公式是指水化的程度不能低于0.42,在这种要求下,残留的未水化的部分就会遗留在泥浆之中,这种遗留的泥浆会一定程度上对浆体本身进行干燥,形成一定的固体结构,这种固体结构很大程度上对混凝土本身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对水灰比进行核实的密实度核实,特别是进行定龄期强度的对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符合当前的各种需求。

2.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细度是混凝土的重要指标,水泥的强度有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之分,早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本身的强度,而后期的强度是指在水泥的后期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的强度,这些强度的发展会贯穿混凝土的始终,一般来说,强度较高的水泥制成的混凝土的轻度也会很高,而且增长的速度也会很快,而一些强度较低的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很大程度上削弱混凝土的强度,需要后期增加一些额外的养护条件进行混凝土本身的培养,对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成飞来说,无论是通过养护还是通过改变成分形成的混凝土强度都是这样在一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来说,都是混凝土和水泥的最高强度。

水泥的细度也是混凝土的重要方面,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细度越大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的水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强,同时要保证水泥之年的一些区域,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

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C3S含量的差异引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即水泥质量波动引起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离差,不随龄期而增大,但混凝土强度的离散系数却因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泥质量波动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大。

3.集料

集料极重要的参数是集料的形状、结构、最大尺寸及级配。集料本身的强度不太重要,因为集料强度一般都要高于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在承载时混凝土中集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骨料颗粒强度比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要大。大多数天然骨料,其强度几乎不被利用,因为破坏决定于其它两项(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一般而言,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但过强、过硬的集料不但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在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改变其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两种不同的影响。水泥用量和稠度一样时,含较大骨料粒径混凝土拌和物比含较小粒径的强度小,其集料的表面积小,所需拌和水较少,较大骨料趋于形成微裂缝的弱过渡区,其最终影响随混凝土水灰比和所加应力而不同。在低水灰比时,降低过渡区孔隙率同样对混凝土强度一开始就起重要作用。在一定拌和物中,水灰比一定时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将随粗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增加。试验表明,增加骨料粒径对高强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骨料粒径似乎无大的影响。另外,在同一条件下,以钙质代硅质骨料会使混凝土强度明显改善。

4.集灰比

对于强度大于35Mpa的混凝土,集灰比的影响就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在相同水灰比时,混凝土强度随着集灰比的增大而提高。这是因为:集料数量增大,吸水量也增大,从而有效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内孔隙总体积减小;集料对混凝土强度所引起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5.养护

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过程能正常进行,包括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水泥水化只能在为水填充的毛细管内发生,因此,必须创造条件防止水分由毛细管中蒸发失去,而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泥凝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大量自由水变为表面吸附水。这时,如果不让水分进入水泥石,则供水化反应的水就会越来越少,在水灰比小于0.5的情况下会出现自干现象,使水泥水化不能继续进行。

6.结语

总之,在钢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泥成分进行混合,掌握好一定的比例对于混凝土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比例,做好混凝土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金天.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甘肃冶金,2005(02).

[2]杨铭慧,于万春.浅谈普通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3]王荣祥,任效乾.矿山混凝土构筑物强度及抗渗性能的改善[J].现代矿业,2009(08).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强度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